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下冊(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四章 修行陰陽關系

  葯法亦爾,或丸或散,以除冷熱,治無明病,以止為丸,以觀為散。

  一切佛法、一切修持方法,在佛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法葯』。醫生治病也是如此,或用丸,或用散。『散』是中國醫葯中一種制葯的方法,葯製成粉叫『散』。制葯者,中國古話叫葯店官,現代話叫葯劑師,起碼要學會膏、丹、丸、散四種本事。那麼,永明禪師將丸、散引喻為修持方法,等於人生病吃葯,有時吃葯丸,有時吃葯粉。他說對治我們心中無明煩惱心念不能停止,主要的一味葯就是修止,也就是通常所講的修定,一般打坐就是練習修定的初步。

  如陰陽法,陽則風日,陰則雲雨;雨多則爛,日多則焦。陰如定,陽如慧,定慧偏者,皆不見佛性

  這一文字的意思,與中國原始道家或用陰陽修鍊丹法,或用陰陽理事,是同一道理。在佛學尚未傳入中國,大約在漢朝以前,中國文化思想九流十家中就有陰陽一家。陰陽思想與《易經》有關系;算命、五行等都是從陰陽家的思想而來。為什麼在中國文化要把陰陽二字稱其為一『家」』呢?『家』等於現代科學所稱的『科』,這一學問可以說是中國上古時代的一種科學觀念,由實際運用的科學走入抽象理論科學的一個法門。那麼,陰陽家影響中國文化非常大,甚至到我們這一代也或多或少受其影響,乃至年輕人標榜頭腦科學,絕不迷信,到現在也都擺脫不了陰陽家的觀念。結婚算八字,雖然嘴裡斥之為迷信,心裡卻早已被這句話一箭中毒,他再說不算,也要偷偷去問一下。這些算命、卜卦、風水……都是陰陽家的東西後世講《易經》的學問,多半被陰陽家所包含,這一學問包羅萬象,天文、地理等各方面均有,尤其中國醫葯,更是採用陰陽辨症。我們經常有個比方,西醫理論基礎是建築在科學,而偏重於生理與物理,中醫的原理建立在哲學,而偏重於心理與精神,因此學中醫最難,難在哲學理論。中國古代醫術高明者,必須深通陰陽家,看病人,先了解何時發病,再看他的相,即可斷定其病根病源,為何此人會得胃病?是陰陽不調,陰陽不調歸諸於氣候、生理心理影響等各種因素非常多。

  講到陰陽,我們順便提出有關這方面的知識這是我們固有文化中的一個寶庫,必須去探討,當然也需要與現代科學,甚至未來科學作一個配合。

  再順便一提陰陽與讀書的關系。一位朋友花兩萬元買了一幅古人寫的對聯,下聯是『剛日讀經,柔日讀史』,剛就是陽日,柔就是陰日。中國古代用夏曆,現在過陰曆年正月初一拜拜,也是夏曆的規矩。夏曆早就用太陽曆,一年二十四節氣,不過已簡化用六十花甲代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西……王戌、癸亥等等。譬如天干、地支也有陰陽的分別。

  陽日讀經,人的情緒有時脾氣大,壯志淩雲,心裡很剛強時,讀書應該讀古代經典,以調和自己的心性。『柔日讀史』,有時情緒低沉,精神不好,最好看看小說、歷史,引起人的精神、興趣。讀古書的一看到『剛日讀經,柔日讀史』很現成,現在不現成了日子哪有日子、軟日子?所謂剛、柔是指天氣,陰雨天屬柔日;炎陽晴天則屬剛日,氣候變化對人的身體情緒都有影響。

  我們講這一段為什麼啰嗦了半天?諸位打坐學佛做功夫,必然受這個氣候影響,氣候影響調整不好,你的功夫白做。中國有句老話,要到什麼時候才算修道成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只要是還吃飯的,飲食、農具不能斷去,做不到寒暑不侵,氣候濕度一高,天氣一冷,你那個功夫馬上就變成『夫功』了!功夫完全跑掉,感冒來了,頭也發脹,打坐腿也發酸。所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並非易事,非得定的人不可,得三禪以上的定,勉勉強強可以做到寒暑不侵,冬天夏天差不多,沒有關系

  『陽則風日』,風大、太陽烈屬陽日。『陰則雲雨』,下雨的天氣是陰日。『雨多則爛』,水多食物容易霉爛。像今天天氣冷,實際上據氣象局報告,十七度左右,不算太冷,為什麼感覺比較冷?因為下雨,加上濕度,尤其台北是盆地,濕度更重,再加上大家身體不好,還要加上一個度數——感覺溫度,怕冷加濕度,倍覺寒冷,又加三度。有些身體好的不在乎,已經去了三度。

  濕度一高,人的身體都受影響,會中醫的一看,此人病了。像我們現在看看,滿堂人十分之七以上,面帶臘黃之色,不是衣服穿不夠,就是傷風,已經不行了,再加上晚上油膩吃多了,包你明天頭昏腦脹。就是這個氣候,與人身體做功都有密切的關系

  『日多則焦』,夏天太陽照久了人會發脹。

  那麼,永明禪師分析氣象給我們做指示。

  『陰如定』,打坐、定境界是陰境界。『陽如慧』,智慧境界是陽境界陰陽兩者要配合,是這個配合,不要搞錯了!所以有功夫得定,沒有慧觀發不起來,坐在那裡昏沉沉。有些腿子練得很熟,有時也可坐一、兩天,你以為對了?統統走入陰境界。走入陰境界後,即使能夠做到『坐脫立亡』,還是在陰界中。

  破記錄的死法

  『坐脫立亡』是禪宗術語。坐脫,兩腿一盤走了;立亡,站著走了,譬如五百羅漢,還有中國祖師,把徒弟召集起來就走。當然,也有人倒立而亡,如唐代鄧隱峰祖師。一般有道的人,死時大都是打起坐來走的,站著的也有。他問徒弟有沒有倒轉的?徒弟答說沒有。他就倒轉來死,兩雙手撐在地上,穿個長袍,如此倒轉死也沒有問題,長袍卻也沒有翻掛下來,還是順著身體倒立著,本事很大,就是要特別表演一手。他的姐姐也是出家比丘尼,悟了道的,聽到弟弟倒立死了幾天,跑去看他姐姐打他一下說:『你生也調皮,死也調皮,連死了不正經。』弟弟一聽這樣不正經,反轉過來,站著又死了。坐脫立亡不一定得道,當然鄧隱峰是得道了,以佛法來講,證得菩提了。坐脫立亡是修定的功夫有些人是在境界中,修行中要特別注意!因此歷代提倡凈土祖師告訴大家修凈土最好,念佛最好,原因何在?你不要考慮定慧,只要念念在佛上,定在其中,慧也在其中,這是後世非常方便的一個法門,因為後世般若智慧差了,慧觀起不來。慧觀起不來,學佛修行喜歡在定境上做功夫,功夫做得好,走入陰境界的非常多。陰境界當然也有好處,縱然做到坐脫立亡,死了以後也得一個學位,鬼仙而已!然後有人扶乩,他假託濟公和尚或其他什麼的就來了,這往往都是鬼仙在作怪,在鬼道中他也可以活得很久。

  這是定慧陰陽的分別,特別注意這一段。接下來極重要的一句話:『定慧偏者,皆不見佛性』,或者偏於修定。修功夫;或者偏於修慧,注重學理的觀,兩者偏一都不可能明心見性悟道。所以學佛的一條正道就是『定慧等持』,二者要平等修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