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慚愧」是什麼意思?對佛弟子有多重要?

  「慚愧」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並沒有將慚、愧二字連用,而這兩個字都是一種修行方法觀念。「慚」指的是對不起自己,也就是「自慚形穢」;「愧」指對不起他人,所以說「愧對於人」。慚與愧二者能使一切諸行光潔,慚、愧作為救度眾生兩種善法,能促使佛弟子精進、進步。

  「慚愧」一詞對佛弟子來說有多重要?

  有時候會聽見法師們自稱慚愧僧某某某,有時候也會聽見佛弟子面對眾人稱讚時,謙虛地說聲「慚愧慚愧」。佛教強調修行之人沒有慚愧心,不承認錯誤、不能改過向善,那麼修行就不能有進步。這一聲慚愧」對佛弟子說到底有多重要呢?

  高僧弘一法師在《南閩十年之夢影》中曾說:「我的心情是很特別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敗。因為事情失敗和不完滿,這才使我發大慚愧,曉得自己的德行欠缺、修養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過遷善。無論什麼事情,總希望它失敗,失敗才會發大慚愧。倘若因成功而得意,那就不得了啦。」

  享受成功的快樂不好嗎?為什麼弘一大師要從失敗的慚愧中奮進呢?因為知慚愧,才能更好地精進不懈。證嚴法師也講以慚愧心反觀自己,時時覺得於己於人,總是努力不足奉獻不夠;以慚愧心關照本身為人,做人若不自我省察檢點邪正,隨時有失足之危。

  我們不要誤會,認為有慚愧心就表示是有缺點,承認有缺點就表示做人很差勁。事實上是恰好相反的。因為知慚愧,所以才能缺點很少,常常改進;因為知慚愧,所以保持努力精進不懈。

  人無完人,人的這一輩子不可能沒有任何過失,不可能不犯任何錯誤完美無缺。我們不能過分苛責一個佛弟子嗔心升起,我們也不能永遠要求佛弟子菩提心永不退轉。但是佛弟子自己的內心必須要慚愧心。佛法里講懺悔懺悔的根即是慚愧心,根不能沒有。修行路上,有慚愧,有懺悔才好,兩者不能偏廢其一。有慚愧,沒有懺悔的實際行動也不行,否則慚愧就如過眼的浮雲,一下子就飄過去沒了,沒有在天空中留下任何痕跡,於你修行沒有任何增益;沒有慚愧心,即使你每天念得再多,修得精進,每天念幾千遍《大懺悔文》,也不是真正的懺悔,你的業障或者過失肯定懺不掉,無法清凈

  《佛遺教經》說:「慚恥之服,無上莊嚴。」一個人如果懂得「慚愧知恥」或許這會是最好的美容術,讓身心由內而外散發無上莊嚴的氣息。星雲師說慚愧反省,是自知的鏡子,是自修的功課。願佛弟子皆能坦坦蕩蕩做一個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別人問心無愧的人!

  妙高法師精進修行,長久以往他發現自己有點懈怠,於是為了鞭策自己,選擇了在懸崖邊打坐悟道。若是一時陷入昏沉,很可能摔下懸崖粉身碎骨,以治自己的墮心。一日妙高法師正打著坐,一不留神睡意來了,一不小心打了個瞌睡,人跟著掉下懸崖。妙高法師心想,這下是死定了,不料他剛剛掉到山半腰時,忽然有人把他雙手托著送上來了。他驚喜地問:「是誰救我?」答曰:「護法韋馱。」妙高法師心生得意接著又問:「像我這修行的人世間有多少?」韋馱菩薩回答:「過恆河沙數之多!因你有這一念的貢高我慢心,二十世不再護你的法!」

  這時妙高法師,幡然醒悟,漸愧萬分!轉念一想不管韋馱菩薩給自己不當護法修行仍要繼續。於是他繼續在懸崖邊參禪悟道。怎料又有一次他打了瞌睡,一頭栽倒了下去,就在他覺得這次真的要完蛋了的時候,又有把他雙手拖著送上來了。妙高法師又問「是誰?」答曰:「護法韋馱!」妙高法師說:「你不是說二十世不護我的法嗎?怎麼又來!」韋馱菩薩說:「法師!因你一念慚愧心,已超過二十世久矣。」於是妙高法師豁然開悟!

  這一念的慚愧,讓妙高法師懺悔改正了自己的貢高我慢之心,讓自己由內而外地無上莊嚴

  南無阿彌陀佛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