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下冊(第六十五章)03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六十五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六十五章 紅塵送色滌眼青03

  紅塵送色滌眼青

  但是華嚴境界不是,《華嚴經》認為整個世界,一切好的、壞的、是的、非的、善的、惡的,統統是真的、善的、美的。所以一般顯教講色法是壞的,華嚴則是『色性不思議』,有不可思議功德。好色,壞嗎?

  有些人因好色而悟道你看有位祖師睹桃花而悟道,多風流啊!可是他悟道了!有位無名比丘尼:『竟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手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多倜儻!可是語[悟]道了!這就是色性不可思議,真正的至善,沒有善惡的分別,一切善法、惡法升華了,都是善,此乃華嚴境界

  他說關於這個高深的、無上的秘密道理,『一切天人莫能知』,不要說人世間人類智慧不能透知,以天人智慧都不能深入到這樣奧秘的境界,除非悟道成佛了,才能懂。因此,『於色塵中入正定,於眼起定心不亂』,他說,有些大根器的人不需要出世,也不需要出家就在紅塵滾滾中人走去了。怎麼入定?

  滾滾中就是定,定就是滾滾,儘管滾,儘管定,他就是在出世,出世在哪裡?就在世法中,當場就出世,也無謂出世,無出不入。於色塵中入正定,定有很多種,四禪八定,不一定算是正定,只有如來大定才是正定

  但是有大乘根器就在色法中入正定,如《聊齋誌異》上有一故事,講某生到普陀山朝山,半路上碰到一個妓女也去朝山,結果兩人結為夫妻,成為道友,幾十年夫妻,並沒有夫妻之行為,倆人感情好得不得了!有時打坐相對一笑,盡在不言中,最後兩人修了幾十年,可以走了吧!沒錯,兩人一起坐著走了!蒲松齡寫的這個故事,就是『於色塵中人正定』,在色塵當中而成道

  『於眼起定心不亂』,那麼他用不用眼根呢?普通人都不敢看,尤其修道的人,或是小乘戒律,走路只能看前面三步。幾乎什麼都不敢看,笑也不敢笑,白骨(牙齒)不能露,小乘戒律這樣嚴重。大乘戒律不管,要看就看,於眼起定,而此心寂然不動,沒有散亂這就是如來正定。這說明什麼?『說眼無生無有起,性空寂無所作』,眼根與色塵之間,本來即不生不滅,目性現前,也就是心經》所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它本身即空性,既然萬法皆空性,哪裡有出有入呢?哪裡能夠說避開一面叫出世呢?根本就錯了!

  華嚴告訴我們直接進入。華嚴教理是圓教,也稱圓頓教,頓入圓融華嚴宗的大祖師們都從禪宗里出來,這個是中國創宗的,在印度沒有的。

  疏釋雲,定慧雖多不出二種,一事二理,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事定門也。

  『疏』;《華嚴經》的疏理。『釋』:《華嚴經》的解釋。

  為華嚴註解祖師很多,其中有清涼國師華嚴作疏;李長者(李長者居士),唐朝人,據經作論釋,兩位都是不得了的人。唐朝皇帝姓李,李長者是皇室,也是個王子,但他沒有出家,而是以居上[士]身『出家走了。李長者讀《華嚴經》而悟道,背了一部《華嚴經》准備到山裡注釋經典,在往山裡的路上遇到一隻凶惡的老虎擋住去路,他拍拍老虎說:是不是給我帶路的?老虎點點頭,他跨上老虎任它奔走。老虎把他帶到一個山洞,李長者帶著筆、墨、紙、《華嚴經》,一個人在洞中三年注釋《華嚴經》。後來來了兩個天女,到時就給他送飯;他要的東西兩位天女為他送來,自然心念一動就來了,他一切不管。註解完了,此人亦不知所終,最後如何?到哪裡去也不知道,這也是華嚴會上的菩薩,他的註解非常有名。一般學佛的,尤其青年同學們,能夠發心把這兩本疏釋研究完的,大概萬人中只有一人而且!你看我們有多少的寶貝沒有人看。

  疏釋是註解華嚴經》的,他現在引用這疏釋來講:『定慧雖多不出二種,一事二理,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他說我學佛做功要想成就,就是兩個法門條路:修定修慧。然而修定修慧的原則原理只有兩件事:一個是事上修,一個是理上修。所謂事上修,並不是說一天到晚打坐念佛就叫事上修,那不過是事上修的一種,事上修是心性上的修,在心理行為上改變習氣、改變貪腹[嗔]痴、改變做人做待人接物的一切行為,打坐不過是事上修的一件修法而已!這個道理千萬弄清楚,不要認為我一到晚打坐是在學佛,不打坐就不學佛,那叫修腿,不叫修佛,修腿的話,金華火腿多好!何必買你那兩條腿!要注意修行是在修腿,而是在心性上修。

  第二是理上修。要窮理,一天到晚盲目打坐是盲修瞎練,不看經,不窮理,光曉得佛教好,佛學好,佛教著作這麼偉大,而古人功名富貴『啪』一下就丟了,丟了就入山。能夠有這樣的著作出來,而後世卻不知,這不是很慚愧的事嗎!所以佛學研究透了一樣成佛這叫窮理,從理上來。

  不管從理上來或事上來,非有定力不可。什麼叫做定?就是『制心一處』四個字佛經名言:『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大小乘佛法用這八個字說完了。

  今天下午一位七、八十歲的高齡老道友問我,上次你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辦個什麼事?對啊!辦什麼事啊!無事不辦的事,要神通神通,就是山東話『要什麼有什麼』,要智慧智慧,就是要定,修定的原理就是制心一處。大家可以測驗自己,打坐得很好,心也跑得很好,坐在那裡東一個妄想、西一個妄想,不過有時輕一點,然後又來個大妄想:我這一堂坐得非常好。千萬注意!這個就是沒有制心一處,不要認為這個是制心一處。制心一處的話,初禪到達『念住』,念頭住了,不叫『念停』,佛經用字用得妙!叫『念住』,是活的,不是死的。念停是死了,念住是活的。

  念住以後到二禪才可以氣住、脈住。如果念不能住,別人來給你姿勢眼睛先瞪開,隔著四、五步靈感來了這叫制心萬處。再不然還沒有到你面前五步你就知道,叫制心五步,有時還制不住呢!又笑又擺、又動又搖,那如何辦?『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事定門也』這是事上起修,屬於事定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