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以一切音聲海
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
——摘自《普賢行願品》偈頌
我們讚歎一個人,可能因為他能力卓著,可能因為他道德高尚,可能因為他為人善良……總之,有過人之處才值得讚歎。
在佛經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諸佛之間時常互相稱揚讚歎。這個稱揚讚歎不是走過場,你誇我了,我也誇一下你,而是深含密意:讚歎是一種行持,也就是修行的一個部分。
我們稱讚如來,是因為認識到如來的功德。如來具有圓滿的智慧和慈悲,我們通過讚歎如來而憶念其功德,從而生起見賢思齊、高山仰止之心,當心完全融入這些功德時,凡夫心也將隨之消融。時時讚歎並憶念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並以此作為觀修所緣境,還能幫助我們強化修行目標。所以,稱讚如來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內容。
佛陀示現成佛,並非是向大眾宣告自己成佛,而是告訴大眾:我可以成佛,你們也都可以!這給無量眾生以信心和鼓舞。
佛陀示現,廣宣法教,利樂有情,這種境界值得讚歎。佛陀度眾的艱辛,只有佛與佛才能了知,於是在佛與佛的讚歎里,又多了一層體恤和關懷,體恤成佛的辛勞,關懷教化眾生事業的進展。而我們讚歎諸佛菩薩,就是要學習諸佛菩薩勇猛精進,大雄大力,無畏慈悲的精神。
我們在對佛陀的讚歎中,經常會稱揚讚歎佛陀的相貌圓滿。讚歎佛陀三十二相,並且廣說佛陀是如何獲得這些圓滿的,說佛陀在行菩薩道時的累劫修持和艱難跋涉。佛陀的優良品質大致包括:清凈、平等、覺悟、自在、圓滿、無上、通達、了知、萬德萬能。這都是共性的讚歎。
除了共性的讚歎外,還有一種個性的讚歎。比如說釋迦牟尼佛的殊勝,他發願於五濁惡世救度最苦最難的眾生;他發願自己成佛的時候,要把整個虛空法界里最惡濁最難救度的眾生都招感到娑婆,由他來救度;他在行菩薩道時,在彼佛前發下五百大願,這是他區別於其他諸佛的地方。
對阿彌陀佛來說,區別於其他諸佛的地方是:他開啟了一個可以帶業往生佛國凈土的全新模式。這個模式是由阿彌陀佛發揚光大的,正是因為這個模式,把救度眾生的門檻直接從證四果出輪回,降低到發願念佛就可以,實在不可思議。
我們要學會去觀察對方內在的美好,內在值得尊重讚歎的品質,最好的讚歎一定是對對方美好品質的發掘。每個眾生都會有內心的閃光點,都會有自己的優良品質,只不過因為眾生都不圓滿,優良品質會夾雜在劣根之中。
佛陀讚歎地藏菩薩、讚歎觀音菩薩、讚歎虛空藏菩薩、讚歎文殊普賢菩薩,這些大菩薩都八風不動,可以隨便誇,佛陀也捨得口舌去讚歎,知道不會出錯。
我們對諸佛菩薩的稱讚,怎麼誇都不過分。對諸佛菩薩的稱讚,是為了增加信心,是為一切大眾做榜樣,是為一切苦難眾生做指引,是為一切六道眾生做照明,這個讚歎是有功德的。可是,對大眾而言,稱讚就要注意把握分寸了。
在戒律中,出家僧人是不可隨意誇獎在家居士的,並非在家居士的行持不值得讚歎,而是擔心讚歎了怕在家居士起我慢心。南瞻部洲眾生,脾氣剛強,業力較重,傲慢心起,難以降服。只有真正等他榮辱不動,八風不搖的時候,才勉強受得住誇一誇,若沒到這個狀態,誇他和害他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對世人的讚歎,一定要挖掘對方內在的品質,找到內在閃光點,以此去讚歎,不可過分,注意把握分寸。
一般來說,讚歎或是讚美,可以成為一種交流溝通的潤滑劑,讚美的好,談話的氛圍會好。但是,虛假的讚美,有犯口業之嫌,所以要實事求是。
你發現了對方的美好品質,誇兩句沒錯,誇過分了,就有綺語之嫌。或許你誇他幾句,他就忘乎所以,找不到北了,反而害了他。所以讚歎需要有智慧。
稱讚有兩種,一是恰如其分地讚歎他人長處;一是以有所得之心諂曲奉承。前者是清凈的,能令眾生歡喜;後者是染污的,且會妨礙修行。以善心讚歎他人,不僅能帶來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更能使我們充分認識他人長處,從善如流。若能時時發現他人優點,會覺得世界充滿陽光,因為我們看到、想到的都是好人。
讚歎他人,還能幫助我們有效克服我慢、我執和嫉妒。一個我慢或嫉妒心特別重的人,是不會稱讚別人長處的。自古文人相輕,原因就在於自視甚高,故將所有好話留給自己而不願贈予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