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千功輸一罵
升第一義天之兩翼,等學而明見佛性,莊嚴而可度眾生,為法國土之王。因茲二力,出生死海之底。
『第一義天』是中國佛學特有的名稱。中國上古文化史中,天與道兩字的定義就有四、五重解釋。比如,四書五經中的『天』字,有時代表宗教上的觀念,代表主宰性,有時代表自然科學天體的天,而《中庸》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這個『天』字不是自然科學的天,也不是宗教性的天,而是理性的天,也就是在南北朝時代佛經翻譯所用的第一義。義者,道理。第一義,就是至高無上的真理,智慧中的智慧。給它加個形容詞,就成了第一義天。也就是明心見性,見到本地風光的智慧,在佛學上又叫做菩提、涅槃、真如等名詞。他說,這個定慧雙修的法門是升第一義天的兩翼,用現代的科技來講,相當於飛機的動力加速推進器。
『等學而明見佛性』,要修定,同時也要修慧,光是打坐修定而不修慧是不行的;或者只是把顯教、密教的理研究得通透而沒有實證的功夫,也不行。因此,定慧要等學才能明見佛性。『莊嚴而可度眾生』,定慧等持才能達到智慧圓滿、福德圓滿,兩大莊嚴才能救度眾生。『為法國土之王』,如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國土,釋迦牟尼佛的國土則是這個裟婆世界,裟婆世界你不要看成很臟哦!其實它和凈土一樣莊嚴,只是我們業力的關系才會覺得它臟。有一回有人問釋迦牟尼佛為何會在這地面不平,有高山、海洋及人心險惡的裟婆世界成佛,佛說我這個地方並不賴,因此以手指按地,與會者都看見這個世界和其他佛凈土沒有兩樣,這個道理就是『心凈則國土凈』。只要我們的心一寧靜就是壞環境也變成好環境;也就是因為有見惑及思惑才會有善惡、是非、好壞的差別,假如見、思惑都清凈了,則一切國土本來莊嚴。
『因茲二力,出生死海之底』,很多同學問:『道理明明懂,但做功夫不上路是什麼道理?』你的見解、學問雖然有了,但是還不能形成一股力量,因此大乘的十波羅密中的第九波羅密是力波羅密。庵提遮女曾提出一個問題來問文殊菩薩:『明知生是不生之理,生死是空,但總是被生死所轉,是什麼道理?』文殊菩薩回答:『其力末充。』因此,這一節極力地勸我們要定慧雙修,不可偏廢。
全假雙修,散妄亂而似風吹雲,破愚暗而如日照世。動邪見之深刺,拔無明之厚根。為大覺海之陰陽,作寶華王之父母。備一乘之基地,堅萬行之垣牆。以此相應,能入宗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