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年,別忘了種好身邊的恩田

  回家過年,別忘了種好身邊的恩田

  春節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這是一年中最重要日子這一天,家的味道親情味道,和著年夜飯的味道,構成中國人年味道

  對我而言,在年的味道中,最不可缺少的是父母。有父母在,年味就足;父母不在了,年味就淡了許多。

  父母離世已十餘年。這十餘年間,每年我都回故鄉,與哥哥姐姐們一起過年。父母不在了,只能煺而求其次,兄弟姐妹抱團取暖,讓手足親情撫慰彼此的心靈

  十餘年間,我有接觸到中華傳統文化。當時學習了《弟子規》,將近不惑之年的我,才知道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才知道父母塬來是自己的恩田。

  當時自己慚愧後悔不已,父母在世時,我並不知孝敬這堂上兩尊佛,不懂得在恩田裡種福、修福,有時明裡暗裡還做了許多不孝折福之舉。

  回顧自己前半生,頗多坎途與失意,現在才懂得,這都是不孝導致福薄的果報。等自己明白了這個道理父母卻已撒手而去

  子女的醒悟與父母的壽緣,常常不在一個步調。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真是歌者唱的「多麼痛的領悟」!

  如今逢年過節,每每憶及父母在世時,站在陽台翹首企盼待兒歸的情景,自己就心酸不已。看見別人家的父母依然健康長壽,而做子女的畢恭畢敬禮父母端坐堂上,兒孫們俯首叩頭,感恩禮拜,自己就羨慕不已!

  唐朝善導大師雲:「父母世間福田之極,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極。」要知道,父母佛陀,那可是世出世間的大福田。而經典記載,佛陀不能消受的一缽飯,只有父母才消受得起。

  佛住世時,因天下饑荒,曾經叄天空缽不得食,有比丘不忍,變賣叄衣換得一飯供佛。佛對比丘說:「叄衣是叄世諸佛之幢相,此衣因緣極其尊貴、極其恩重,你今變賣而得此飯,我領你好心,但不能消受。」

  比丘怪而問佛:「佛是叄界福田、聖中之極,您不能消受,誰能消受呢?」佛說:「你母可健在?可拿去供養母親。」

  比丘說:「佛尚且不消受,我父母又豈能消受呢?」

  佛說:「可以消受。父母生你身,於你有大重恩,可以得消。」

  佛又問比丘父母信佛否?比丘不信佛說:「你以此飯送他們,他們定當心生歡喜,此後定會發信心,但你先教受叄皈依,方能消受此食。」

  《孝經》雲:「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孝養父母,不僅是做人、學佛的基石,也是開顯自性功德的金鑰匙。我們以誠敬之心供養父母一缽飯,尚且勝於供佛,更何況能以禮佛之心叩拜父母感恩父母功德自然不可思議

  前年春節,我們兄弟姐妹相約去廈門看望在那裡創業的侄兒人生中第一次在異鄉過年。在酒店吃年夜飯時,趁著觥籌交錯間漾溢的濃濃親情,我突然提出要給大姐磕頭。

  我的提議把大姐嚇了一跳,大姐說她受不起。我趕緊給她解釋:從小到大,逢年過節,我沒給父母磕過一次頭,沒感謝過二老養育之恩;現在想給父母磕頭,二老卻不在世,而長兄如父、長姐如母,在座唯您最尊,您就代母受我一拜,滿我心願吧。

  聽我這麼解釋,大姐頗為動容,我禮請她及姐夫移坐一旁,以禮拜父母的禮節對他們叄跪九叩。當我準備叩頭時,一旁的侄兒侄女以及我的女兒,也趕緊過來跪在我後頭陪拜。

  當我們叩下頭時,大姐眼淚流了下來。她說她也沒父母磕過頭,做為子女,她也很慚愧那天的年夜飯,我們在追思父母恩德、共話手足情誼中度過,雖然人在異鄉,但因有親情的維繫,年的味道依然縈繞在心裡。

  今天,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一些古禮也得以倡導。而禮的本質,正如《曲禮》雲:「毋不敬。」禮是誠敬之心由內而外的表達,亦即是「誠於中,形於外」。

  誠敬是成就世出世間一切道業學問的根本。逢年過節禮拜父母長輩祭祀列祖列宗,並非他們需要兒女子孫做個孝順樣子給別人看,而是我們需要藉由這樣的禮節,來開啟自己本有的性德。當一個人誠敬之心啟發,就為自己紮下了幸福人生根基

  今天,和許多年輕的同齡人一樣,我的侄兒仍在異鄉打拚,為實現自己人生夢想努力逢年過節,他回老家與父母團聚、上墳祭祖的時間愈來愈少。

  我不知道,前年在廈門過年,侄兒陪跪禮拜尊長這一幕,對他的人有多少影響,但我相信,一歷眼根,永為道種,假以時日,他會明白「福田心耕」,種好父母祖先這塊恩田,才會結出纍纍碩果。

  孝悌傳家久,忠貞報國長。新春佳節,祝願天下家庭一門和順幸福安康;祝願巍巍華夏,禮義興邦,國富民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