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期明覺 文:關其禎
非佛教徒的人恐怕未聽聞「凈土宗」之名,就算是佛教徒也許不知道凈土宗是什麼!眾所周知,佛教是釋迦牟尼佛所創立。他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生於古時北印度 (今尼泊爾) 的王室,貴為太子,原名悉達多。二十九歲時,他舍王位而出家,在山林修苦行。六年後,他在菩提樹下成正覺,號釋迦牟尼佛。及後,他到處說法利生,至八十歲入滅。
佛陀的教化建基於智慧和慈悲兩大支柱,如他成正覺後所言:「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佛陀有圓滿的智慧和道德,凡夫卻有煩惱的妄想和執著,這是我們與佛陀最大的分別。佛陀這番話還有一個深遠的意義和重要的訊息:大地眾生只要轉妄想為智慧,化執著為德相,他們都可以成為佛陀!
所謂眾生皆有佛性,堪可作佛!從釋尊來說,欲令眾生最終悟入佛的知見;從凡夫來說,學佛的最終目的是成佛!為了開示長劫之苦因,欲令眾生悟入永生之樂果,又契合當時不同根機的人修習佛法,釋尊隨緣說法,觀機逗教,以種種言辭、種種譬喻、種種方便,欲令眾生趣向佛道。他廣開八萬四千法門,如小乘 (聲聞乘) 和大乘 (菩薩乘)、解門 (偏重理解) 和行門(偏重行持)、漸教 (漸次遞進式) 和頓教 (頓然超脫式)、顯宗 (言教相傳) 和密宗 (心印相傳) 等等不同的方法和途徑。當時受教的弟子們只要隨意修習,一門深入,都能蒙沾法益,各得解脫!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可是,時移勢易,釋尊入滅後,我等凡夫痛失良師,加上此世界是五濁穢土,障道因緣多,眾生的善根又愈來愈薄弱,不堪勝法,難解難行,無所適從,鮮有成就,如凈土宗宗祖善導大師所言:「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明。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遍攬。」
及至佛陀入滅後六百年,印度出現一位奉為「千部論師」、「八宗之祖」、「第二佛陀」的龍樹菩薩(nagarjuna),他極力推動大乘佛教,並依佛陀所說的主要經典,歸納了八大「成佛之道」的宗派,如華嚴宗以《華嚴經》為正依經典;天台宗以《妙法蓮華經》為正依經典,還有唯識宗、三論宗,及律宗、禪宗、凈土宗和密宗等,其中凈土宗則以《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為正依經典。以上前四偏重解門,後四偏重行門。同樣地,任何人可以按自己的根機選取任何一門來修習,皆可成佛道。
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的〈易行品〉,引用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雲:「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即以難行道和易行道判別菩薩道有兩種,曰:「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易行道者,凈土法門是也。
當凈土思想在東晉年代傳入中國,率先有慧遠大師 (334 - 416) 在廬山東林寺組織「白蓮社」,召集眾人以「觀想念佛」共修,求願來世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他被後世奉為凈土宗的初祖。早期的中國凈土宗多稱為「蓮宗」。凈土一宗之名,應是唐朝道綽大師 (562 - 645) 而立。他所著的《安樂集》雲:「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凈土。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經》(卷五五意)雲:『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凈土一門,可通入路。』是故《大經》(卷上意)雲:『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大經》是《無量壽經》,引言也是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
凈土宗輾轉發展至唐朝,善導大師(613 - 681)秉承龍樹菩薩、世親菩薩、曇鸞大師、道綽大師等的凈土思想,集記 (撰著)了《觀經四帖疏》,分為四卷 (四帖),疏解《佛說觀無量壽經》。他在開卷前的「勸眾發願歸三寶偈」中,清楚明確地指出:「今乘二尊教,廣開凈土門」。就憑這句話,我們可知善導大師是開宗的祖師 (宗祖),《觀經四帖疏》是一部開宗的典籍,正式開立「凈土宗」一門。
作者簡介:
關其禎,1974年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1988年接觸佛教,翌年皈依三寶。此後積極研習佛法。1992年舉家移民往加拿大,後協助東蓮覺苑成立「佛門」網站。近年來,專修凈土法門,尤其推崇善導大師的凈土思想,與蓮友們組織念佛會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