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勸諫領導的智慧

  勸諫領導智慧
  蔡禮旭老師
  作為臣子、屬下,有件很重要工作一定要盡心盡力地去做,就是當領導人有過失的時候,要懂得勸誡他。而勸諫的前提是領導對我們有足夠的信任才可以,千萬不能到一個公司才三天,就跟老闆直言不諱。
  《孝經》說「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天下」,當時的天子要有七個肯勸他的大臣,縱使他沒有很好道德學問天下還可以維持。「諸侯有諍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諸侯是一個國家,比如魯國、齊國,一個國家國君雖然無道,但是他若有「諍臣」五人,不會失去國家。「大夫有諍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大夫以前算是很大的一個官職,只要他身邊有三個肯勸他的下屬,雖然自己道德學問不好也不至於把他家族敗掉。
  身旁有向自己進諫的下屬,這對自己一生事業的成敗至關重要。古代很多良臣、忠臣都很本分,只要君王過失,馬上勸誡,最有名的莫過於唐朝的魏徵。當然勸別人不能直言不諱,要察言觀色,審時度勢。魏徵很有智慧,他一開始就跟唐太宗說:「我要做良臣,絕對不做忠臣。」唐太宗很好奇:「為什麼你要做良臣不做忠臣?」魏徵跟唐太宗說:「忠臣都要被殺頭,所以我不忠臣,我要做良臣。」聽他這麼一說,唐太宗哈哈大笑起來,但是笑過之後,唐太宗就會思考。古代的君王都是飽讀詩書,尤其對歷史是滾瓜爛熟,知道有暴君才會忠臣,如果他把忠臣殺了,就變成暴君。所以,魏徵這麼講,就不用擔心他自己的性命,因為唐太宗不想做暴君。魏徵言語智慧相當高,所以講話要不斷地去提升境界
  有一次魏徵勸諫態度太激烈,唐太宗一時無法接受,氣得半死,下朝之後就一路走回自己的寢宮,一邊走一邊說:「氣死我了!氣死我了!我一定要把他殺了。」這時剛好遇到皇後皇後看到皇帝如此生氣,心想一定是魏徵惹的禍。但皇後沒問皇帝為何生氣,反而說:「賀喜皇上!恭喜皇上!」唐太宗一聽莫名其妙,我氣得半死,你還恭喜我!他就問:「你恭喜我什麼?」皇後說:「皇上一定是聖君,臣民才敢這樣直言不諱。」唐太宗本來氣得半死,聽了這話就歡喜來了皇後言語智慧也很高!
  魏徵去世的時候,唐太宗非常傷心,悲痛了很長的時間。後來他說了這樣一段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銅作為鏡子,可以知道衣服哪裡沒穿好,頭髮有沒有梳好;以歷史作為一面鏡子,可以知道如何經營一個國家,使其更加昌盛;假如有肯勸諫的臣民,君王就可以知道每項政策的執行,對於整個國家社會的利弊得失如何。所以,唐太宗說他這三面鏡子破了一面,就是指魏徵去世了。唐太宗有如此尊賢的態度,難怪唐朝能出那麼多的賢臣,開創了「貞觀之治」。所以,魏徵是我們為人臣非常好的榜樣
  我們從這個故事中體會到,一個皇帝也好,一個平民也好,一生要建功立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身邊有真正肯勸誡的人。唐太宗沒有魏徵,沒有皇後能有偉大的功業嗎?太難了!所以,你的身旁有肯勸誡你的人,要好好珍惜。《孝經》說「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一個讀書人有一個肯勸誡他的朋友這一生才不會身敗名裂。而現在的人敢不敢勸主管?不敢!這一點很值得深思。因為怕得罪主管就不敢諫言,又擔憂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每天活在患得患失當中。人有得失之心就不能遵循理智、正氣去做事。所以,古人說「無欲則剛」,「欲」就是自私自利。人有自私自利,心就不公正,做事就總是瞻前顧後,反覆無常。《了凡四訓》說「命里有時終須有」,錢財不是憑藉自己的鉆營,去阿諛諂媚就可以獲得,所以我們要一心把工作做好,而不是去討好主管。我們愈是盡心盡力地把工作做好,無形中積累的福分愈多,同時還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喜歡被人巴結諂媚的主管,他做不了多久肯定就會垮下來。你時時盡到自己的本分有福又有慧,又有做事的能力,真正好的上司、主管來了,他要用誰?當然用你!
  《中庸》提到「君子居易以俟命」,君子絕不攀緣,只是充實自己,時時等待機會去造福於民;「小人行險以僥幸」,小人只想著利益自己,存有僥幸的心理,這樣往往會做出一些不合道義的事,到最後福也折損了,能力時間也耗費了,得不償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