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改變了你?還是你改變了自己?
戒嗔喜歡講故事,根源是來自智緣師父,每隔一段時間智緣師父都會在佛堂里為來寺里的信徒們講佛法故事,時間也不確定,偶爾會通知大家下一次開講故事的時間,有些執著的人會天天到寺里來等著聽故事,也有些並不常來的人恰好就碰到了師父講故事時間,也許這就是師父所說的有緣人吧。
雖然都是講故事,不過師父講的故事比起戒嗔來說要精彩得多,其中包藏的道理也多很多,戒嗔的故事中就有不少從師父那裡聽來轉述給大家的,不過講得要差很多,很是慚愧。
來寺里聽故事的施主也不全是佛教徒,也有一部分是從前不信佛的,他們大多數是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想來山裡散散心。
師父對此倒並不介意,佛堂的門始終是敞開著的,多寬慰一顆需要寬慰的心就是一份功德。
最近聽故事的人中又多了一個常客,是山下淼鎮中的一位大嬸,她在鎮政府里管計劃生育工作。聽說大嬸脾氣不好,還經常因為計劃生育的問題和人吵架,有時候在聽故事的人中也有和大嬸爭議過的。在寺里的時候,大嬸從不當我們面與人爭議,她並不是虔誠的佛教徒,但也懂得尊重我們。
大嬸也有抱怨的時候,如果寺里不忙的時候就對我們邊嘆氣邊訴苦她的工作做得很難,她常感慨,說如果鎮里的人都像師父們這樣不讓人煩心就好了。
聽到這句的時候,也覺得滋味怪怪的,畢竟讓所有施主像我們這樣不讓大嬸為計劃生育工作煩心也不太現實。
小故事並不能真正改變一個人,但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潛在的影響。大嬸也有所得,前段時間她特意來感謝師父這段時間對她的指點。
她對師父說,最近和人爭議的時候,心頭常常會想起智緣師父的小故事,有些原本覺得重要的事情,忽然之間覺得並不那麼重要,以前覺得應該較真的事情,也開始思索是否有必要較真,一些無謂的爭議自然也少了很多。
師父說,每個聽故事的人,從故事中有所領悟,便以為自己所得來的東西一定來自故事之中,其實讓人領悟的始終不是說故事的這個人,而聽故事的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