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要學會判斷選擇書籍

  要學會判斷選擇書籍
  蔡禮旭老師
  對於孩子,我們要明白他每天努力讀書的動機是什麼?假如孩子每天努力動機是「我父母這麼辛勞,我一要讓他們放心」,那你這一輩子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孩子的存心若是「我考得好,我爸爸就要給我五十塊、給我一百塊」,你就要擔心了。不要看孩子努力就非常高興,存心錯了,就錯到底,這個道理幾個人懂?
  有一本書叫《窮爸爸爸爸》,讓所有的父母趨之若鶩。為什麼?因為它是暢銷書。現代人看書、聽歌,也不知道這本書、這首歌內容不好,只要大家都唱、都看,他就唯恐人家覺得他孤陋寡聞,所以趕快去購買。其實現在最暢銷的書,可能就是污染最嚴重的書,因為它大部都是談論人家的是非恩怨,挖別人的隱私,看了會被污染。現在電視節目、新聞報道都說些什麼?很少講行善五十年如一日的善人,反而更願意採訪殺人放火的通緝犯,真是誤導孩子惡人當做英雄看。我曾經看到一篇報道,內心非常擔憂,整張報紙百分之七十都在報道一個槍擊要犯,還把他殺人的過程寫得一清二楚。結果在報紙的邊角這樣寫著,「有一位老者,五六十年造橋鋪路,不為人知」。這麼大的善人,只佔了整份報紙版面的百分之幾?而一個罪大惡極的人,百分之七十都在講他,真是顛倒了!到底誰是英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人被當做英雄忠孝仁義的人被人家恥笑:「現在還有人幹這種事!現在還有人拾金不昧?真傻!不會佔為己有。」這個時代非常可悲!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我們要力挽狂瀾,要有使命再現聖賢風范。
  所以,選擇書籍非常重要,要會判斷。人求學問要用虛榮心求,不要比是否有讀暢銷書,要比幾千年不衰的經典有沒有讀過。你能落實、實踐經典里的兩三句,保證你終身受用。而那些暢銷書看完之後,只會你的心波濤洶湧,甚至於擔心先生怎麼了,孩子又怎麼了,看了很多書,看到最後神經兮兮。
  記得我第一次到香港,坐電梯時,看到有人拿了一本書叫做《男人東西》。雖然沒看到內容,光看書名是什麼感覺?對男人來講,覺得自己被看成東西,已經是不被尊重了。女人看了這本書,保證每天提心吊膽。現在的書是唯恐天下不亂是在擾亂人的情緒而不是在提升人的理智。所以,選擇書時要能分辨好壞。那本《窮爸爸爸爸》教人什麼?讓孩子從小懂得管理錢財。這個出發點沒有錯,但是如何管理錢財?書裡面教導父母孩子家事你就給他錢,讓他來管理財務。聽起來好像沒錯,但是這樣做的話,孩子的存心是什麼?往後的流弊是什麼?有一位媽媽買了這本書之後,心裡想:「我女兒是最懶惰的,用這個方法應該會讓她得很勤勞。」回去之後,她就鄭重宣布:「女兒,你幫我洗一次碗兩塊錢幫我洗一次衣服塊錢。」女兒一聽,眼睛發亮,心裡想的不是幫媽媽,而是可以去買什麼東西,於是開始拚命地幹活。她媽媽想:太好了,我女兒已經變勤勞了。是否真的變勤勞了?現在一般人都看不到事實真相,所看到的都是很表面的東西,都是從癥狀解決問題而不是從根本解決問題。如果不開智慧,表面上看似解決了問題,事實上是製造了更多的矛盾
  後來這位母親跑來找我,說:「麻煩了!我叫我女兒做事,她一個星期之內變得很勤勞,還賺了我不少錢。結果一個禮拜之後,有一天我實在累得不行,我就她說:『媽媽這麼累了你就幫我衣服洗了曬起來,媽媽給你塊錢。』結果我女兒看看我說:『我今天也很累,我不賺了。』我才突然警覺到,這個方法錯了。」家庭是不是談利害地方?不是,家庭是談付出、談本分、談用心、談關懷的地方。連家庭這麼溫暖的地方都談利害了,這個社會就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連孩子父母的忙,父母還要跟孩子說:「來,兩塊錢給你。」真是不可想像
  我們在教學中曾經設計了一場戲。一個孩子母親做了一些家務,然後拿了一張單子跟母親要錢:洗了幾次碗幾塊錢,掛了幾次衣服塊錢。後來他媽媽也拿一張單子給他,她寫道:「我懷胎十月,不用錢。我生產的時候被割了一刀,不用錢。我煮了幾百頓、幾千頓的飯,不用錢。我替你操了多少心,洗了多少衣服,統統不用錢。幫你買了多少件衣服,不用錢。」這個孩子看完,覺得很慚愧。所以,家庭每個人用心付出的地方,是培養一個人懂得盡職盡責,懂得感恩、念恩的地方
  所以,很多暢銷書不能隨便照學,還是要遵循聖賢教誨,否則吃的虧就大了。等到你發現錯誤的時候,再想挽回,為時已晚。有一句話很實在,「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誰是老人?能稱為「老」的,都不普通人,「老」是尊稱,尊稱那些很有智慧的聖哲。「老人是指真正有智慧的聖賢人,我們要領受他們的教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