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學夫子要從夫子的心境去契入、去效法

  學夫子要從夫子心境去契入、去效法
  蔡禮旭老師
  我們學夫子要從夫子心境去契入、去效法,舉了很多《論語》當中的句子。相同的,我們學《弟子規》、學其他經典亦如是。我們在修學的過程,記得夫子講的舉一要反三,這個三不是一二三的三,中國古聖先賢三、六、九是多的意思,就是要舉一反多。最好能舉一反一切,這是最好,一是心態,一切是所有的言語行為。我們知道恭敬的重要,一就得到了,有一恭敬就能對一切人恭敬,就是一切。其實修學的道路,絕對不是說一本經典才會一本經典,我們能從根本的心境去力行、去契入,一經通一切經都通。為什麼?你從一經當中,所有古聖先賢的立身處世的心境,你都領納在心中。你再去翻《論語》,再去翻《孟子》,那是孔孟這些聖人心心相印,一看你就明白他們的意思。所以修學不要貪多,要一步要學到紮根,就好像挖井一樣,一口井要挖到底,挖到水源一本經要能扎到心地上去。那一口井通了,它跟所有的水源都通,這本經也是一樣,一經通了,跟五千年聖哲人的心境,神交古人,這才叫善學。
  我們往後讀《弟子規》,「親有過,諫使更」,那是什麼心境?不能只看到動作那是不忍父母做錯。只有一心一意協助父母改過,絕不把父母過失放在心上,他才能「怡吾色,柔吾聲」,沒有這種心境,這樣的態度不出來。大舜心中只有父母,只有如何成就父母父母有任何過失都是反省自己做得不夠好。鄰居要來指責他的父母,他都去阻止,不是我父母的錯,是我自己做得不夠好。這樣的心境能達到,我們的德行成就,甚至於是我們後代幾千年子孫福分都能成就
  剛剛舉了幾個句子,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夫子剛好從朝堂回來,家裡說馬廄(馬房)失火了。夫子馬上說「傷人乎」,有沒有人受傷?夫子是重義輕利,他希望他這些家裡的人不要受傷,損失一些財物沒有關系。所以是問人,沒有問馬,那可能一匹馬都不知道多少錢,這是處處替人的安危著想。漢朝有位忠臣叫丙吉,他是個宰相。當時候他當宰相有一次微服出巡,經過一個地方,遇到當地發生鬥毆,打架,而且出人命。有人說宰相,那邊出人命了。結果丙吉點點頭,沒去管,就接著走。走了沒多久,看到一隻躺在路旁,好像很疲累的樣子,好像生病了。丙吉馬上去了情況把它主人找來,問這只牛怎麼搞的,是不是得了瘟疫?主人說剛剛它太調皮,我追了它好久,要打它,它跑得氣喘吁吁,它沒病。丙吉聽了那就好,接著又去繼續趕他的路,到處看看了解整個人民的生活狀況
  他的這些幹部就在那裡搖頭,奇怪,人家夫子是問人不問馬,我們宰相是學聖賢之道,怎麼問牛不問人?牛好像病了他要問,人死了他不問。你看誤解丙吉,閩南話說讀到後背上去了聖賢書怎麼讀成這樣?所以有時候看錶面是看不到真實道德學問。丙吉笑一笑對他們說,今天我是宰相(就像現在行政院院長、像總理這么大),假如一個鎮、一個縣的一個事情,我每個都去過問,那不就搞得所有這些行政人員都雞飛狗跳了嗎?既然有當地的父母官,那就讓他去決定就好了,我去了,不是增添更多不必要的那些煩惱,或者不必要的那些閑話了嗎?甚至我去的時候,可能那個地方他們也都秉公處理,我去了之後可能都要丟烏紗帽了。這都人情練達,宰相不是小事都管,宰相是抓決策,抓影響全國人民的這些重要決定的,各個地方自有他管理的這些行政官員。所以他是融通這些道理。但是為什麼去問牛?假如一隻牛得了牛瘟,瘟疫它會很快傳染給其他的牛,牛假如集體生病了,老百姓就沒飯吃了。假如是這個情況要趕快處理掉,不然會影響,不知道會餓死多少人,他的考量都是為了大人民考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