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寶鬘》導讀 第一篇導讀 二、如何了解「四法」
由四法的標題即可知,四法的內容實如貫珠,一氣呵成,環環相扣。先是歸心於法,歸法之後,即當以法為道,修道目的為求除種種妄念妄見,故談除妄之法,最後以大圓滿見轉一切虛妄為覺性。
四法中,以道上除妄一法為本書重點,龍青巴尊者在本章中,先以中觀應成見抉擇小乘大乘各宗見,然後再以大中觀見作為抉擇,是為見地之建立,也可以說,這是密法種子,種植在大中觀如來藏理論土壤上,長養出來的一樹奇葩。
據說「四法」之名,初由噶朱派祖師岡波巴創立,他有《岡波巴四法》傳世,為噶朱派重要論述。此四法,原為修行人解決四個問題:即對此生的執著;對輪回的執著;對自身的執著;對實有的執著。龍青巴尊者於造本論時,僅據「四法」之名加以發揮,然凡所發揮皆用大圓滿見,是故已不同於岡波巴之四法。岡波巴另有《寶鬘論》,則與本論無關。
至於中觀見跟大圓滿見的分別,僅在於前者仍有抉擇的標准,用以顯諸法本不生不滅;後者則以諸法起時,剎那圓滿,不須更立抉擇標准。然若欲理解大圓滿見,則仍須以中觀見作為基礎。為此,已特於敦珠法王所著之《寧瑪派教義》一書中,摘譯出其述中觀宗義部份,成《中觀宗宗義》,已包括自續派、應成派及大中觀宗義,大中觀即如來藏,亦即大圓滿見,讀者可以參考,此處不予詳述。
一為應成派的理論及其對余宗的抉擇,此為由般若、唯識過渡至大中觀的橋樑。至於大中觀,則暫時不討論。(可參考《寧瑪派叢書》見部《九乘次第論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