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在中國的傳譯(蔡宏)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在中國的傳譯

蔡宏
  
  內容摘要:《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是一部佛陀為十六大國王講的護國經典,經中講到了以般若性空來護佛果,以五忍來修行般若,經中對般若二諦思想也有著精簡的概括說明。經中特別是說到般若有種種功德,可以救護國家等,因而受到帝王的重視,歷史上曾多次有帝王開仁王法會,後來的高僧大德也多註疏、講說,以此來護國佑民,信眾也多持誦。因而此經對佛教、對社會有一定意義和影響。
  關鍵詞:譯註本 譯者 般若內容 護國經典 影響。
  作 者:哲學博士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佛教般若經典很多,被翻譯流傳到中國的有七百多卷,其中《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二卷受到歷代帝王重視。此經中佛陀為十六大國王講如何守護佛果、十地之行及守護國土因緣,經中講述般若為佛母,有種種功德,可以救護國家災難等,因而受到歷代帝王的重視,唐代宗為此經做的《大唐新翻護國仁王般若經序》中說護國實在茲經。[1]天台把它與《法華經》、《金光明經》並稱護國三部經。此經對佛教、對社會有一定意義和影響,現在就對此經的譯本、譯者、般若內容及影響做一些探索。
  
  一、譯本及注本
  《仁王護國般若經》傳入中國,先後有四譯:
  第一次在晉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有月支三藏法師竺法護譯本,一卷,名為《仁王般若經》。
  第二次是姚秦弘始三年,羅什,在長安西明閣逍遙園譯出《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二卷。
  第三次是梁永聖三年,西天竺優禪尼國真諦在洪府寶因寺譯出《仁王般若經》一卷,並作疏六卷。
  第四次是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 765年),代宗帝詔南天竺執師子國不空法師,在南桃園永明殿譯出,名為《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二卷[2]。
  這四種譯本中,晉竺法護譯本及梁真諦譯本現已失傳。在唐以前,讀誦注釋用的都是譯本智者大師對秦譯本評價說:
  
  譯者不同,前後三本:……雖有三本,秦為周悉。[3]
  
  智者大師還說經本有廣略,他說
  
  經自有兩本,一廣說,如散華品雲:爾時十六大國王,聞佛所說,十萬億偈般若波羅蜜,散花供養。二者略本,即今經文。[4]
  
  這是說佛為十六大國王說的《仁王般若經》有十萬億偈之多,現在人們所看到的只是略本。
  古代人們還常常把《仁王般若經》和《勝天王般若經》混起來,以為它們是般若經部類中的一部經。智者大師在《仁王經疏》中,對這兩部經做了區別。他說
  
  有人雲:天王一部即仁王部攝,此解不可。若如大經中明人王,亦天王,斯則可也。[5]
  
  智者大師、吉藏、圓測等都為秦譯本作過註疏,大藏經中收有的註疏有:隋智者大師述,灌頂記的《仁王護國般若經疏》,五卷;隋吉藏作的《仁王般若註疏》六卷;唐圓測註疏的《仁王經疏》六卷,宋代四明善月《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四卷。續藏經中收有明代〈仁王經合疏〉三卷,隋智者大師疏,明道霑合。《續藏經》中收有清代《仁王經疏會本》三卷,這一會本與合本基本相同,所以《續藏經》中只錄了其中的序文。這個會本是智者大師註疏的,清代天台學人成蓮比丘會集的。這些註疏都是注釋羅什法師譯本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的,其中智者大師的注本特別受到後來的天台家的重視,他的註疏在唐代法難時失傳,但傳到了日本,後來宋朝時,有海上往來的商人日本把此註疏帶到四明,如恂法師得到,晃說之為它做了序,然後四明善月據此註疏而作《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四卷。在近現代也有圓瑛法師據羅什譯本而作的《仁王護國經講義》。《大正藏》第八十五冊《古逸部》中又有敦煌寫本《仁王般若實相論卷第二》、《仁王經疏》各一卷[6]。
  唐譯本出來後,為之註疏的有良賁奉詔疏的《仁王護國般若波蜜多經疏》七卷。秦譯本和唐譯本內容基本相同,僅文字略異。新譯本經題上多一個多字這是唐譯的特點,新譯中的《奉持品》中多了護國消災陀羅尼咒。在《續藏經》中還有為唐譯本註疏的,如唐代遇良集的《仁王經疏法衡鈔》六卷,宋代凈源集的《仁王經疏》四卷,明代真貴撰的《仁王經科疏科文》一卷、《仁王經科疏懸談》一卷及《仁王經科疏》五卷。在清代,不空法師譯本也有流傳,清代成蓮法師講說此經時說:
  
  於戊戌冬,住報恩北寺,時值邊疆多故,臣民不安……惟成蓮所講,系當世通行唐不空譯本,而大師所疏為什公譯本經文互有異同,大旨正堪補備。[7]
  
  這說明在清代世上流通的多是唐不空譯本事實智者大師註疏本從日本取回來之後,也沒有在世上廣為流傳,而只是收在藏經中,只是在明代末年,國運衰微時才又印行這一註疏本。明崇禎甲申年元賢作的《合刻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序》中說
  
  天台智者仁王一疏,流落海外,有百數年宋代賈客之力始還本土,亦弗克大行於世。僅秘之龍藏而已,近因國運式微,災變迭至……此疏傳自陳隋已千有餘載,而若存若亡,不能大顯於世,雖老師宿學,鮮有得一見之者。[8]
  
  而唐不空法師譯本有一密宗色彩,自唐代密宗衰落後,這一經本流傳也是較有限的。在歷史上流通的一個就是天台註疏的羅什譯本,一個就是唐譯本,因為它們互相補充,因而通常後人讀誦、講解時也多兩個本子相互參照著用[9]。
  不空法師譯本與羅什譯本品目相似,一序品,二觀空品(唐譯為觀如來品),三菩薩教化品(唐譯為菩薩行品),四二諦品,五護國品,六散華品(唐譯為不思議品),七受持品(唐譯為奉持品),八囑累品。這兩個譯本內容基本相似,但各自的特色是很明顯的,如不空法師譯本中的《觀如來品》在羅什譯本中作《觀空品》。不空法師是從果上說的,譯為觀如來品,是在彰顯如來的果德,使令眾生對福慧雙足,清凈莊嚴佛果生起欣求的。羅什譯本是從法上說的,譯為《觀空品》,是在破除眾生一切執著徹悟法性空寂自性,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證得如來法身,這是從中觀學角度的翻譯。
  
  
  二、對譯者的辨析
  對於羅什譯本,近代學者多有懷疑,認為這可能不是羅什譯的,因為《高僧傳》中沒有提到羅什譯此經,湯用彤先生說:
  
  凡不知翻譯年月,而為重要之典籍,則列其目於下。(其《梵綱》、《仁王》二經,均有可疑,故未列入。)[10]
  
  他這是在說《金剛經》等經的翻譯年代不明,所以列於下面,而《仁王般若經》可能不是羅什譯的,困此他就未把此經列入《什公之譯經》中。
  羅什譯《仁王般若經》之所以可疑,還是因為般若經部類中,有八部之說[11],其中並沒有《仁王般若經》,而在玄奘譯的《大般若經》中,也無《仁王般若經》,窺基所撰《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中說:「西方尋訪彼經,未聞有本」[12]這是說玄奘西行取經時,沒有見到此經。
  在般若的五支說中,列有《仁王般若經》。而般若的五支說,還是依據《仁王般若經》中的記載來的,《仁王般若經》《序品》中說
  
  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天王般若波羅蜜多、大品等無量無數般若波羅蜜多。[13]
  
  羅什的譯本中說
  
  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說摩訶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波羅蜜天王般若波羅蜜、光贊般若波羅蜜。[14]
  
  兩個譯本說法大致相同,舊譯中的《光贊般若經》,即是大品般若。這是說前面已說了四部般若,現在說了《仁王般若經》,就有五部了。
  竺法護的譯本失傳,傳說為羅什譯的本子,流傳了下來。日本學者副島正光在《般若經典基礎研究》中稱羅什譯的《仁王般若經》為中國撰述的。[15]說《仁王般若經》是中國撰述,不一定可靠,因為不空法師是奉詔譯此經的,唐代宗在為該經做的《大唐新翻護國仁王般若經序》中說
  
  先之所譯,語質未融。披讀之流,臨文三覆,凡諸釋氏,良用慨然。先聖翹誠玉毫,淡慮真境,發揮滿教,搜綴缺文,詔大德三藏沙門不空,推校詳譯,未周部卷。……既而梵夾遠齎。[16]
  
  這里講了不空法師梵文譯本是從印度帶來的,對比兩經也可以看出,唐譯本內容與秦譯本內容相差不大,只是字句有些差異而已,不空三藏譯本是補以前所譯不足而已。羅什所譯《仁王般若經》確實不太象他所譯般若經那麼流暢,但其中仍多有中觀般若學的風格。
  在隋時人們即對此經的翻譯有懷疑了,隋沙門法經等撰的《眾經目錄》,在《眾經疑惑中說
  
  仁王經二卷,別錄稱此經是竺法護譯,經首又題雲是羅什撰集佛語。今案此經始末,義理文詞似非二賢所譯,故入疑。[17]
  
  智者大師在《仁王經疏》中對經本的翻譯做了辨析,說:
  
  問:古人雲:仁王經,非正傳譯,是事雲何?答:寡識小智,深可憐愍,豈有不見目錄,即雲非是正翻。[18]
  
  不管《仁王般若經》如何受到懷疑,天台宗把該經作為天台學的一個重要經典,《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五說:
  
  天台大師,出三種止觀法華玄義文句,及維摩,仁王,金光明,普門品,十六觀等疏,於是教觀大備。[19]
  
  天台智者大師註疏此經,從而建立了天台學的思想體系,因而重視此經,後來的天台學人也對此經多有註疏、講說。
  
  三、內容
  《仁王護國般若經》是在大品般若經後面講的,因而內容較廣,且較為成熟,清代天台學人成蓮在為《仁王經疏會本》作序時說,此經「乃八部般若之結經也。」[20]可見此經內容豐富而成熟。它不僅僅涉及般若思想,還講到十地思想[21]。護佛果、護十地之行是內護,護國土是外護,可見般若之力不可思議,「佛果菩薩且賴之成立,況國土乎,況生靈乎?」[22]
  此經作為一部護國經典,它能護國,正是因為般若力量,因而此經對佛教般若思想有著較多深入的闡述和說明,現在對此做一番探索[23]。
  
  (一)空的思想 經中廣泛講述萬法性空的思想,說菩薩般若空性空來護佛果。經中說: 色受想行識、十二處、十八界,士夫六界、十二因緣,二諦、四諦一切皆空。是諸
  法等,即生即滅,即有即空。[24]
  般若空故,菩薩亦空,何以故?於十地中,地地皆有始生、住生及以終生,此三十
  生悉皆是空,一切智智亦復皆空大王,若菩薩見境、見智、見說、見受,即非聖見,
  是愚夫見。有情果報三界虛妄,欲界分別所造諸業,色四靜慮定所作業,無色四空
  定所起業,三有業果一切皆空三界根本無明亦空,聖位諸地無漏生滅,於三界中余
  無明習,變易果報亦復皆空。等覺菩薩得金剛定,二死因果空,一切智亦空。佛無上
  覺種智圓滿,擇非擇滅真凈法界,性相平等應用亦空。[25]
  經中廣泛列舉名相,一一加以否定,說這一皆是空,並且還講述了般若經中的十八空思想
  經中說: 諸有為法悉皆空故,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諸法一切皆空。內空、外空、內外空、
  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畢竟空、散空、本性空、自相空、一
  切法空、般若波羅蜜多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26]又說如果著相分別,不能觀空,則不見真理,不能明了世間實相。經中說: 若著名相分別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不見諸法實性。[27]
  若菩薩住於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見。為住世間即非菩薩。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悉皆
  空故。[28] 空是般若的基本思想,是菩薩修學的智慧,經中說正是以此智慧菩薩來持佛果的。與空相關
  的般若經常說的一切法如夢、如幻的思想,《仁王般若經》中也有講述。(二)諸法如夢、如幻經中說諸法如幻的思想,經中說: 善男子若有修習般若波羅蜜多,說者聽者,譬如幻士,無說無聽。[29]
  一切眾生,性無生滅。由諸法集,幻化而有蘊處界相,無合無散,法同法性,寂然空故。[30]
  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觀,以幻化身而見幻化,正住平等,無有彼我,如是觀察化利眾生。[31]
  大王,此一色法生無量色,眼得為色,耳得為聲,鼻得為香,舌得為味,身得為觸,堅持名地,
  津潤名水,暖性名火,輕動名風,生五識處,名五色根,如是展轉,一色一心,生不可說無量
  色心,皆如幻故。[32] 經中說諸法如夢思想,經中說: 我人知見色法心法如夢所見。善男子一切諸名皆假施設。佛未出前世諦幻法。[33](三)修行般若經中講述了如何修行般若,講了修行般若的次第,以及修行內容及違緣的對治。經中說到以五忍
  來修學般若,即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前四忍每忍又分上中下三個層次,寂滅忍則只分
  兩個層次,如此則有十四個階段,可歸納為三賢十地,即伏忍的十住、十行、十迴向的三賢位,以及後
  四忍十地果位。
  信忍中有歡喜忍、離垢忍、發光忍,順忍中有焰慧忍、難勝忍、現前忍,無生中有遠行忍、不動
  忍、善慧忍,寂滅忍中有法雲忍、正覺忍。經中說: 聞此住忍、行忍,迴向忍,歡喜忍、離垢(忍)、發光忍、焰慧忍、難勝忍、現前忍、遠行忍、不
  動忍、善慧忍、法雲忍、正覺忍。[34] 這在羅什所譯的《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中相應地作:聞諸忍法門,信忍、止忍、堅忍,善覺忍、離達忍、明慧忍、焰慧忍、勝慧忍、法現忍、遠達忍、
  等覺忍、慧光忍、灌頂忍、圓覺忍者。[35] 五忍的說法佛教中較少見到,這講述了般若學的觀行次第,在一程度上填補了般若在這方面的
  空缺。這里講述了十地思想,羅什所譯與不空所譯相似,但羅什譯本中沒有採用《華嚴經》中十地的名相,
  而唐譯本是後來翻譯的,則採用了華嚴名相,更便於理解和流通[36]。與這五忍十四果位相對應的是十四個應化國王國土,經中認為證到一定果位才能以一定的方法治理
  一定國土,即中下品十信(十善)位作粟散王,上品十信(十善)作鐵輪王,十住、十行、十迴向位分別
  作輪王(銅、銀、金輪王),十地菩薩分別作贍部洲轉輪聖王[37]、利天王、夜摩天王,睹史多天王、化
  樂天王、他化自在天王、初禪梵王、二禪梵王、三禪梵王、第四禪大梵天王。「是為菩薩摩訶薩現諸王身,
  化導之事。」[38]在《奉持品》中又進一步講到這三賢十地修行階段中的種種情況,具體的修學品目、方法等。 (四)法性思想中對法性思想闡述不少,其中說到法性是真實: 以諸法性即真實故,無來無去,無生無滅。[39] 經中又說法性是實性,而且此實性清凈平等,非有非無,不可以別名相而得。經中說諸法實性,清凈平等,非有非無。[40]若著名相,分別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不見諸法實性。[41]
  
  經中又說法性是空,經中說
  
  智照實性,非有非無。所以者何?法性空故。」[42]
  
  在後面的《二諦品》中則也有「法性本無性,勝義諦空如」[43]的說法,認為法性無性,第一義諦是空。這些思想對三論、天台闡述他們的中道思想是極有幫助的。
  在講到「以諸法性,悉皆空故」[44],怕人落入空見,經中又說一切法皆有。經中說
  
  以諸法性,悉皆空故。由世諦故,由三假故,一切有情蘊處界法,造福非福不動行等,因果皆有。[45]
  
  這是說法性是空,但以世諦,又有假有的,有禍福因果。這樣經文系統地闡述了般若學的中道思想,但這樣的闡述,已與龍樹中觀以破為主,吉藏大師的破邪顯正,只破不立的般若三論思想有一定區別了。
  
  (五)二諦思想
  經中還闡述了二諦及四諦思想對於二諦,經中說:了知一二,非一非二,即勝義諦。取著一二,若有若無,即世俗諦。[46] 這是說無分別相是勝義諦,而分別相是世俗諦。經中還對世俗諦做了進一步解釋,認為眾
  生由妄想分別而作業受果,就是世俗諦。經中說有情之受,依世俗立,若有若無,但生有情妄想憶念,作業受果,皆名世諦。[47] 而世諦是幻化假立的,佛出世後才立種種名字。經中說:善男子,一切諸名皆假施設。佛未出前,世諦幻法,無名無義,亦無體相。無三界名,
  善惡果報,六趣名字諸佛出現,為有情故,說於三界六趣染凈無量名字,如是一切
  如呼聲響。[48] 經中說到二諦也是空,不可取著,否則也是著相。經中說:二諦四諦,一切皆空。[49] 又說般若無相,二諦皆空。……於第一義見無所見,若有修行亦不取著。若不修行,亦不
  著。非行非不行,亦不取著。於一切法,皆不取著。[50] 經中還說到「初照二諦平等理,權化有情游百國。」[51]這里的照二諦,有超越於有無之外的
  意思。又說「實智寂滅方便智,達無生理空有。」[52]這里講達無生理空有又說二諦為空,
  不可執著,則似乎在二諦外仍可再講一種二諦的思想。而在羅什所譯《仁王般若經》《二諦品》中,
  則說: 大王若有若無即世諦也,以三諦攝一切法,空諦、色諦、心諦故,我說一切法不出
  諦。[53]三諦的說法般若經中是較少見到的,羅什譯本中還多處提到三諦思想[54]。(六)佛身觀經中說到佛是無明斷盡的大覺者,經中說: 但斷三界無明盡者,即名為佛。[55]諸佛無所生,化無所化,滅無所滅。[56] 經中說到如何觀佛身: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無前際,無後際,無中際。不住三際,不離三際。不住五蘊不離
  五蘊。不住四大,不離四大。不住六處,不離六處。不住三界不離三界。……非一非異。
  ……非來非去。……心行處滅,言語道斷。[57] 這里講的就是中道實相,講到了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並具體講到不住世間不離世間的不二中
  道思想,經中還說: 若有說言於三界外,別更有眾生界者,即是外道大有經說。[58] 即認為離三界而講有真理則是外道見解,可見經中對不離世間而講解脫中道不二思想的重視。
  (七)文字般若
  以經中的中道思想基礎,《仁王般若經》還闡述了文字般若思想,在《二諦品》中,還直接講到文字即實相,說:
  
  所有宣說、音聲語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無非實相。若取文字相者,即非實相。[59]
  
  經中還闡述中修學文字般若,這在其它般若經中也是不多見的,經中說
  
  若菩薩不著文字不離文字,無文字相,非無文字,能以是修,不見修相,是即名為修文字者,而能得於般若真性,是為般若波羅蜜多。[60]
  
  則受持讀誦經典不著文字相,也不修持相,(又不見我相,)則三輪體空,能與般若真性相應。這種修文字般若法門在其它般若經典中還很少有闡述,這是此經對文字般若修法的獨特闡述。
  《仁王般若經》中的般若思想很豐富,如其中的本覺思想[61],不即不離思想[62],一切法皆如的思想[63]等,這些思想在經中只是只言片語,但其般若義理還是很有價值
  
  四、護國經典
  《仁王護國般若經》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講的是般若功德除滅災難,護持國家,使得天下太平,經中說
  
  此贍部洲十六大國,五百中國十萬小國。是諸國中若七難起,一切國王為除難故,受持解說此般若波羅蜜多,七難即滅,國土安樂。[64]
  
  國家中的七難是指
  
  一者日月失度……二者星辰失度……三者龍火、鬼火、人火、樹火,大火四起,焚燒萬物。四者時節改變,寒暑不恆。冬雨雷電,夏霜冰雪。雨土石山,及以砂礫。非時降雹,雨赤黑水。江河泛漲,流石浮山。五者暴風數起,昏蔽日月。發屋拔樹,飛沙走石。六者天地亢陽,陂池竭涸。草木枯死,百穀不成。七者四方賊來,侵國內外。兵戈競起,百姓喪亡。[65]
  
  經中還具體講到了如何受持此經及受持解說此經的功德利益
  
  (一)國王持誦
  此經乃為國王而說,經中說
  
  我以是經付囑國王,不付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以者何?無王威力,不能建立。是故汝等常當受持讀誦解說。[66]
  
  國王持誦此經對國家大利益,經中還舉了兩個國王持誦、修學般若經而退敵兵、消災免難的故事一是帝釋天退頂生王進攻的故事,二是普明王受持般若,並使眾王免被斑足王殺害的故事。經中說
  
  頂生王領四軍眾,來上天宮欲滅帝釋。時彼天主,即依過去諸佛教法,敷百高座,請百法師講讀 般若波羅蜜多經,頂生即退,天眾安樂。[67]
  昔天羅國王有一太子名曰斑足,登王位時,有外道師名為善施,與王灌頂。乃令
  斑足,取千王頭。……北行萬里,乃得一王名曰普明。……其王乃依過去諸佛所說
  教法,敷百高座,請百法師,一日二時,講說般若波羅蜜多八千億偈。……爾時
  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聞法,悟解證空三昧。……諸王聞已,亦皆悟解,得空三昧
  各各誦持。[68] 由於此經有這樣的護國功效,所以佛在經中多次勸國王們多受持此經,經中說大王過去復有五千國王,常誦此經現生獲報。汝等十六諸大國王,修護國法,應當
  如是,受持、讀誦、解說此經。若未來世諸國王等,為欲護國護自身者,亦應如是,
  受持、讀誦、解說此經。[69] 一切國土若欲亂時,有諸災難賊來破壞,汝等諸王應當受持、讀誦此般若波羅蜜多。[70]
  

由於經中這樣的勸說,後來國王多有修持王法會以護國佑民。
  (二)國王讀誦並請法師講解
  般若經義深奧難懂,不可思議,僅僅讀誦利益有限,所以國王還得請法師解說此經般若義理,以佛法利眾生,從而消除災難,這也是歷史上多有法師大德註疏此的原因。經中說
  
  一切國土若欲亂時,有諸災難賊來破壞,汝等諸王應當受持、讀誦此般若波羅蜜多。嚴飾道場置百佛像,百菩薩像百師子座,請百法師解說此經。於諸座前然種種燈,燒種種香散諸雜花,廣大供養衣服卧具飲食湯葯房舍床座一切供事。每日二時講讀此經。[71]
  
  由於這種原因,崇信佛法的皇帝,大都是在宮內建立道場,恭請有德高僧諷誦《仁王護國般若經》,為國家人民祈福消災
  
  (三)誦持此經利益
  經中還對受持經文護國滅災的原因做了解說,經中說
  
  大王我見諸國一切人王,皆由過去侍五百佛,恭敬供養得為帝王。一切聖人得道果者,來生其國,作大利益。若王福盡、無道之時聖人捨去,災難競起。[72]
  
  這是說仁王有道有德時,才能行持讀誦般若護國這是根本。而當國王無福無道時,聖人離開,災難就就起來了。經中還具體說:
  
  佛言大王:由贍部洲,大小國邑,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沙門婆羅門國王大臣不行正法,由此諸惡,有是難興。[73]
  
  這是說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師長國王大臣不行正法,則有災難。而且經中還說到災難起時,鬼神亂,而以般若威力則能平息這些擾亂,使災難不起。經中說
  
  若國欲亂,鬼神先亂,鬼神亂故,即萬人亂,當有賊起,百姓喪亡。國王、大子、王子、百官互相是非天地變怪,日月眾星,失時失度,大火大水及大風等,是諸難起,皆應受持、講說此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有不可思議功德,能為眾生帶來極大福利,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能擋災難,經中說
  
  般若波羅蜜多所有功德,猶如虛空,不可測量。若有受持讀誦之者,所獲功德,能護仁王及諸眾生,猶如垣牆,亦如城壁。[74]
  
  又說
  
  若有人,於恆沙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以用布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緣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於此經中,乃至起於一念凈信,何況有能受持讀誦,解一句者。所以者何,文字性離,無文字相,非法非非法,般若空故。」[75]
  
  這段文字說到文字性離,與實相等,所以誦此經有大利益,這也即是般若功德不可思
  議的原因。因此經中稱贊般若,說「般若波羅蜜多,能出生一切諸佛法,一切菩薩解脫法,
  一切國王無上法,一切有情出離法,如摩尼寶體具眾德。」[76] (四)五方菩薩護國中說國王護持三寶就有五方菩薩護國,經中說大王未來世有諸國王,建立正法三寶者,我令五方菩薩摩訶薩眾往護其國:東
  方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杵放青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南方金剛寶菩
  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摩尼放日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西方金剛利菩薩摩訶薩,
  手持金剛劍放金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北方金剛葯叉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
  鈴放琉璃色光,與四俱胝葯叉往護其國。中方金剛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輪
  放五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是五菩薩摩訶薩。各與如是無量大眾。於汝國中
  大利益。當立形像供養之。[77] 五方菩薩在羅什譯本中是手持千寶相輪的金剛吼菩薩,手持金輪燈的龍王菩薩,手持金剛杵的無畏十力菩薩,手持千寶羅網的雷電吼菩薩以及手持五千劍輪的無量力吼菩薩。從他們手持的法器相似來看,這兩個譯本中的菩薩是相似的。
  
  (五)金剛手菩薩咒語以護持國土
  經中說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卻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本願承佛神力,十方世界一切國土若有此經受持讀誦解說之處我當各與如是眷屬,於一念頃即至其所,守護正法,建立正法令其國界無諸災難刀兵疾疫一切皆除。世尊我有陀羅尼能加持擁護,是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門,若人得聞一經於耳,所有罪障悉皆消滅,況復誦習而令通利。以法威力,當令國界永無眾難。即於佛前異口同音說陀羅尼。[78]
  
  這是不空三藏譯本,所以又有一段咒語,以此護持受持讀誦此經的地方。唐良賁《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中說,有此「陀羅念誦儀軌一卷。」《大藏經》有不空譯的《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陀羅念誦儀軌》一卷(出金剛瑜伽經)、《仁王般若念誦法》一卷、《仁王般若陀羅尼釋》一卷。《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陀羅念誦儀軌講到五方金剛菩薩身相威德及建立護國法會的擇地、設壇、入場、觀想、結印等。
  
  五、影響
  《仁王般若經》在歷史上有著一定影響,羅什譯出後就有智者大師、吉藏、圓測等高僧大德註疏,唐代重譯後,又得到了帝王的多次支持,元世祖還曾建仁王護國寺[79]。歷史上也有不少大德對此經進行註疏、講說以護國利民。
  
  (一)講說《仁王般若經》
  《仁王般若經》義理較深,沒有講說註疏,還是難以得到般若大利益,因而在中國曆史上曾有多次仁王法會,請高僧大備講說此經。
  如南北朝陳武帝永定三年(559年),敕令於大內設仁王大齋,此後每年舉行兩次法會,講《仁王般若經》。
  陳後主至德三年(585年),曾請智者大師太極殿主講《仁王般若經》。《佛祖統紀》中記載說:
  
  (至德三年)四月詔赴太極殿,開大智度論題,及仁王般若經題,還寺就講。時百座居左(諸高座法師也),五等在右(五爵公侯伯子男也),……天子臨筵聽法,百僚莫不盡敬。……復下詔曰,國家舊講仁王,一年兩集,仰屈於太極殿再演此經。[80]
  
  後來陳後主又到寺里智者大師講《仁王般若經》,《佛祖統紀》中記載說:
  
  至德四年,詔迎顗禪師,居光宅寺,帝幸寺,聽講仁王,躬禮三拜。」[81]
  
  又如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詔令京城僧尼,每月二十七日行道,講誦《仁王般若經》,為國祈福。《佛祖統紀》中記載說:
  
  三年正月,詔京城沙門,每月二十七日行道,轉仁王經,為國祈福,官給齋供。[82]
  
  玄奘西行至高昌時,高昌王還講他講《仁王般若經》。《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中記載說:
  
  「復到高昌……王欲留法師,不聽西去。……王歡喜,請講仁王經。」[83]
  
  後代也很盛行讀誦修行這一經典,流傳到日本朝鮮也有持誦修學此經來護國佑民的[84]。
  
  (二)後來唐代宗時期
  不空三藏譯出《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又數次設會講誦,或祈雨,或祈攘敵。《佛祖統紀》中記載說:
  
  玄宗,康居入寇安西,詔不空誦仁王呪,感北天王子神兵現,五國奔潰。代宗,吐蕃逼京師,內出仁王經,詔不空置百高座講經,寇平。[85]
  
  在《三寶感應要略錄》卷下中又有唐代宗修仁王法會求雨的記載,說:
  
  代宗皇帝永泰元年秋,天下無雨枯渴,代宗以八月二十三日,詔於資坐西明兩寺,請百法師,講新翻仁王般若經,以三藏法師不空為都講。至於九月一日,黑雲聳空,甘露雨降,天下得潤雨澤,枯死草木,頓成榮茂,仁王般若威神不可思議。[86]
  
  《宋高僧傳》中記載不空三藏誦此咒為唐朝解除兵災的故事,其中說
  
  天寶中,西番、大石、康三國帥後圍西涼府,詔空入,帝御於道場。空秉承香爐,誦仁王密語二七遍, 帝見神兵可五百員在於殿庭,驚問空,空曰:毗沙門天王領兵救安西,請急設食發遣。四月二十日果奏雲:二月十一日,城東北三十許里,雲霧間見神兵長偉,鼓角諠鳴,山地崩震,蕃部驚潰。彼營壘中有金色,咋弓弩弦皆絕。城北門樓有光明天王怒視,蕃帥大奔。帝覽奏謝空,因敕諸道城樓置天王像,此其始也。[87]
  
  宋清源撰的《仁王經疏》中在解說此咒時亦引用此故事說得更為詳細。[88]
  
  (三)後來眾多大德講說註疏此經
  在《續高僧傳》中記載了彥琮、慧賾、曇延、靈裕、慧光等不少大德講說、註疏《仁王般若經》的,如:
  
  釋彥琮,俗緣李氏……及齊後西幸晉陽,延入宣德殿講仁王經,國統僧都用為承奉,聽徒二百,並是英髦。帝親臨御筵,文武咸侍,皇太後及以六宮,同升法會。[89]
  釋慧賾,俗姓李,荊州江陵人。……武德年內釋侶雲繁,屢建法筵,皆程氣宇,時延興寺,百座講仁王經,王公卿士並從盛集。[90]
  釋曇延,俗緣王氏……所著涅槃義疏十五卷,寶性勝鬘仁王等疏。[91]
  釋靈裕,俗姓趙……自年三十即存著述……勝鬘央掘壽觀仁王毘尼母往生論上下生遺教等諸經各為疏記。[92]
  釋慧光,姓楊氏,……凡所撰勝鬘遺教溫室仁王般若等,皆有注釋。[93]
  
  《佛祖統紀》中還說神照撰《仁王懺儀》,記載中說:「講懺儀,僧傳稱……神照撰仁王懺儀。」[94]
  
  (四)信眾持誦
  國王受持讀誦解說此經可以護國,滅災,而大臣及人民誦讀此經也護國滅災的功效。經中說
  
  一切國土若欲亂時,有諸災難賊來破壞,……若王大臣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聽受讀誦,如法修行災難即滅。[95]
  
  經中還說:
  
  若於是經受持讀誦,一切所求官位富饒,男女慧解行來隨意,人天果報皆得滿足,疾疫厄難即得除愈,杻械枷鎖撿系其身皆得解脫,破四重戒作五逆罪,及毀諸戒無量過咎悉得消滅。[96]
  
  因為般若智慧能為眾生帶來極大福利,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因而歷史上信眾還是多有持誦修習,但信眾們誦習也多是為了護國利益大眾。歷史上記載般若功德故事不少,其中就有禪宗四祖道信禪師在城被包圍而勸眾人誦般若經而退敵的故事。《五燈會元》記載說:
  
  隋大業十三載,領徒眾抵吉州,值群盜圍城,七旬不解。萬眾惶怖,祖愍之,教令念《摩訶般若》。時賊眾望雉堞間若有神兵,乃相謂曰:城內必有異人,不可攻矣。悄悄引去。[97]
  
  (五)五部般若之說
  般若部有分類有好幾種,有三部、四部、五部、八部的說法,而般若的五支說,就是依據《仁王般若經》中的記載來的,《仁王般若經》《序品》中說
  
  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天王般若波羅蜜多、大品等無量無數般若波羅蜜多。[98]
  
  這里的《大品般若》在羅什譯本中作《光贊般若經》,這是說前面已說了四部般若,現在說了《仁王般若經》,就有五部了。在這說到《仁王般若經》是在《大品般若》之後說的,因而又有稱《仁王般若經》是般若結經的說法
  
  (六)三賢十地思想
  《仁王般若經》的三賢十地思想佛教中有著一定的影響,它對佛教菩薩果位的獨特解說,受到後人的重視。關於菩薩修行果位,經典中有不同的說法智者大師在《維摩經玄疏卷》中說:「諸經明位數不同者,如《華嚴經》三十心、十地、佛地,但有四十一位。《瓔珞經》明有五十二位,《仁王經》明五十一位。新翻《金光明天王般若》及《大品經》但明十地、佛地,不開三十心。《大涅槃經》明五行十功德義,推以開三十心、十地也。諸論明地位多小不同,悉是約經故爾。」[99]
  《仁王般若經》中講的菩薩修行次第就有五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的三賢位共古三十果位,以及十地果位,再加上等覺,共四十一位,在三賢位之前又有十信(十善)位,所以共有五十一位。《仁王般若經》中對三賢十地思想的論述使得它在後來人在討論菩薩修行果位時總是加以關注、探索,窺基就是在無法確定《仁王般若經》真假時,仍是採用其中的思想他在所撰《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中說:「如仁王經說有差別,地前有三心……西方尋訪彼經,未聞有本,雖爾今且會之。」[100]這是說玄奘西行取經時,沒有見到此經,但經中講地前三心,即十住十行十迴向時,仍是引用此經中的義理
  《仁王般若經》是一部出現較晚的般若經典,它闡述了其它般若經中較少講述的內容,如對般若護國功德的講述,對文字般若修法的講述以及修行般若的觀行層次等等,這些都顯出後期經典的翻譯越來越成熟,在思想上也越來越接近當時的佛教思想,《仁王般若經》的思想價值使得後來的佛學也多註疏和研究。它對般若護國利民的功德做了闡述,使國家重視該經,以此來護國利民,因而它的思想影響和社會意義還是較大的。 
  
  
(責任校對:通賢) 

--------------------------------------------------------------------------------

  [1] 《大正藏》第8冊,第834頁上。
  [2] 參與翻譯的還有義學沙門良賁、釋飛錫、翰林學士柳抗等十六人。《續高僧傳》中說:「釋飛錫……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十五日,奉詔於大明宮內道場義學沙門良賁等十六人,參譯仁王護國般若經並密嚴經,……不空與錫等及翰林學士柳抗,重更詳定,錫充證義,正員辭筆,不愧斯職也。」(《大正藏》第50冊,第721頁下)
  [3] 《大正藏》第33冊,第254頁中。智者大師疏中引《歷代三寶記》說有三譯本:「一者晉時永嘉年,月支三藏曇摩羅察,晉雲法護,翻出二卷,名仁王般若。二是偽秦弘始三年,鳩摩羅什,於長安逍遙園別館翻二卷,名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三者梁時真諦,大同年於豫章實因寺翻出一卷,名仁王般若經,疏有六卷。雖有三本,秦為周悉。依費長房入藏目錄雲耳。」(《大正藏》第33冊,第254頁中)
  [4] 《大正藏》第33冊,第254頁中。
  [5] 《大正藏》第33冊,第254頁。
  [6] 這兩卷寫本,都是與羅什所譯的《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有關的。《仁王般若實相論》中引用了羅什所譯經本的內容,說「爾時十六大國王佛說十萬億偈般若波羅蜜。」(《大正藏》第85冊,第160頁中)《仁王經疏》解說了佛說仁王護國波若波羅蜜這一經題。(《大正藏》第85冊,第167頁中)[7] 《續藏經》第40冊,第83頁。
  [8] 《續藏經》第40冊,第726頁。
  [9] 《三寶感應要略錄》卷下記載一個故事說到時人同時持誦譯本,說:「德宗皇帝貞元十九年,有一沙門,不知名及住處,宿太山府君廟堂,誦新譯經四無常偈,府君夢示雲:吾昔在佛前,親聞此經,什公翻譯詞質義味泯合,聞讀誦聲,身心清涼。新經又詞甚美,義味淡薄,汝持本又毘沙門經卷副。沙門夢覺,兼持舊本矣。」(《大正藏》第51冊,第846頁中)
  [10]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湯用彤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7年9月第一版,第213頁
  [11] 般若經典中國,人們又對般若經進行了分類,有三部、四部、五部、八部般若說法
  三部般若:三部般若說法出自《大智度論》卷六七,說般若經有上、中下品三種般若波羅蜜經卷,有多有少,有上中下──光贊、放光道行。(《大正藏》第25冊,第529頁中)
  四部般若:隨著般若經的傳入和翻譯,又有四部般若說法。就是說在三部外,加一部六百偈本。即三部以外加《金剛般若》,合成四部,但《金剛經》只有三百多偈。
  五部般若:《仁王護國經》中說五時般若五時般若少有人提,吉藏對此評論時,引用《大智度論》一百卷中說:諸龍天宮有千億萬偈般若經。所以他認為般若「豈局在五時,限於八部耶?」 (《大正藏》第33冊,第86頁)
  八部般若北魏永平元年(公元508年),菩提留支到中國來,譯出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三卷,這部論是世親所造的,菩提留支又依據世親的論釋,造《金剛仙論》十卷。《金剛仙論》說有「八部般若」,論中卷一說:八部般若,以十種義釋對治十。其第一部十萬偈(大品是);第二部二萬五千偈(放光是);第三部一萬八千偈(光贊是);第四部八千偈(道行是);第五部四千偈(小品是);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天王問是);第七部六百偈(文殊是);第八部三百偈(即此金剛般若是)。(《大正藏》第25冊,第798頁。括弧內為後人的小字註解。又見於《續藏經》第二冊,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民國83年第一版,第391頁)
  [12] 《大正藏》第43冊,第129頁中。
  [13] 《大正藏》第8冊,第835頁上。
  [14] 《大正藏》第8冊,第825頁中。
  [15] 副島正光《般若經典基礎研究》,春秋社,第22頁。
  [16] 《大正藏》第8冊,第834頁中。
  [17]《大正藏》第55冊,第126頁中。
  [18]《大正藏》第33冊,第254頁。
  [19]《嘉興藏》(新文豐版)第35冊,第347頁中。《佛教各宗大意》中認為此經可以增加信眾佛法信心,因而天台宗重視此經。說天台「以《妙法蓮華經》為正依經典,以《大智度論》為指南,以《涅般經》為扶疏,以《大品經》為觀法,引《維摩》、《仁王》等經以增信,引《佛性》、《寶性》等論以助成。」(《佛教各宗大意》,黃懺華著,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八十一年印,第392頁。)
  [20] 《續藏經》第40冊,第83頁。
  [21]唐遇良的《仁王經疏法衡鈔》中說到般若有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眷屬般若以及境界般若,其中文字般若可泛指三藏十二部,眷屬般若中包括六度萬行,這樣則經中講到如何護佛果,護十地之行,也是般若之學范疇了。
  [22] 《續藏經》第40冊,第726頁。羅什所譯《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中說:「大王,是般若波羅蜜,是諸佛菩薩一切眾生心識之神本也,一切國王之父母也。亦名神符,亦名辟鬼珠,亦名如意珠,亦名護國珠,亦名天地鏡,亦名龍寶神王。」 (《大正藏》第8冊,第832頁下)又說:「一切國土安立,萬姓快樂,皆由般若波羅蜜。」(《大正藏》第8冊,第832頁中)
  [23] 本文所引《仁王般若經》經文多是引自不空三藏譯本
  [24] 《大正藏》第8冊,第835頁下。
  [25] 《大正藏》第8冊,第836頁上。
  [26] 《大正藏》第8冊,第835頁下。
  [27] 《大正藏》第8冊,第835頁下。
  [28] 《大正藏》第8冊,第835頁下。
  [29] 《大正藏》第8冊,第836頁上。
  [30] 《大正藏》第8冊,第838頁上。
  [31] 《大正藏》第8冊,第838頁中-下。
  [32] 《大正藏》第8冊,第838頁下。
  [33] 《大正藏》第8冊,第838頁下。
  [34] 《大正藏》第8冊,第838頁中。
  [35] 《大正藏》第8冊,第828頁中。
  [36] 釋智旭《閱藏知津》第23卷中也說此經:「文更順暢,最宜流通。」(《嘉興藏》(新文豐版)第 32 冊,第93頁中)
  [37] 羅什譯本作四天王,說一地菩薩做閻浮四天王
  [38] 《大正藏》第8冊,第837頁中。
  [39] 《大正藏》第8冊,第835頁中。
  [40] 《大正藏》第8冊,第835頁下。
  [41] 《大正藏》第8冊,第836頁上。
  [42] 《大正藏》第8冊,第835頁下。
  [43] 《大正藏》第8冊,第839頁上。
  [44] 《大正藏》第8冊,第835頁下。
  [45] 《大正藏》第8冊,第835頁下。
  [46] 《大正藏》第8冊,第839頁下。
  [47] 《大正藏》第8冊,第838頁下。
  [48] 《大正藏》第8冊,第838頁下。

[49] 《大正藏》第8冊,第835頁下。
  [50] 《大正藏》第8冊,第839頁中。
  [51] 《大正藏》第8冊,第837頁中。
  [52] 《大正藏》第8冊,第837頁下。

[53] 《大正藏》第8冊,第829頁中。 
  [54] 羅什譯本菩薩教化品》中說:忍心無二三諦中,出有入無變化生……勝慧三諦自達明,化樂天王百億國。空空諦觀無二相, 變化六道入無間。法現開士自在王,無二無照達理空。三諦現前大智光,照千億土教一切……入百恆土化一切,圓照三世恆劫事。返照樂虛無盡原,於第三諦常寂然。(《大正藏》第8冊,第827頁下)
  [55] 《大正藏》第8冊,第836頁下—837頁上。
  [56] 《大正藏》第8冊,第838頁上。
  [57] 《大正藏》第8冊,第836頁上-中。
  [58] 《大正藏》第8冊,第836頁下。
  [59] 《大正藏》第8冊,第839頁中。

[60] 《大正藏》第8冊,第839頁中。對於不離文字又不文字地修文字般若,此經《二諦品》中也有一段話與此內容相應。經中說:「解心見無二,求二不可得。非謂二諦一,一亦不可得。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了達此一二,真入勝義諦。」( 《大正藏》第8冊,第839頁上)《慈悲梁皇寶懺》中也有一段較相應的解釋,說:「至德渺漠,本無言說,然言者德之詮,道之徑;說者理之階,聖之導。所以籍言以顯理,顯理故非言,理由言彰,言不越理。雖言理兩乖,善惡殊絕,然影響相符,未曾差濫。在於初學,要因言以會道,至於無學,以合理而言。《慈悲梁皇寶懺》(下冊)卷7,福建莆田廣化寺印,第46頁。

[61] 經中闡述了本覺思想印度佛教重視本寂,中國佛教重視本覺,經中說自性清凈即是本來的覺性。中國佛教多講本性自凈本性覺悟,無有縛解,這在禪宗中多有體現,如初祖達磨對二祖慧可即是說本來無心,何來解縛。經中說:「自性清凈,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由此得為眾生之本,亦是諸佛菩薩行本,是為菩薩本所修行。」(《大正藏》第8冊,第837頁上)羅什譯本作:「自性清凈名覺薩婆若性,眾生本業是諸佛菩薩本年修行。「(《大正藏》第8冊,827頁上)這是說這種本自覺悟自性是一切修學的根本。經中還說:「一切眾生自性清凈所作諸行,無縛無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大正藏》第8冊,第838頁上)這是說眾生本覺,因而一切所作無縛無解,非因果非不因果

[62] 不即不離思想在此中有講說,經中說:「是以般若,非即五蘊,非離五蘊。非即眾生,非離眾生。非即境界,非離境界。非即行解,非離行解。如是等相,不可思量。」(《大正藏》第8冊,第838頁中)這里說不即不離中道,對後來禪宗運用般若思想,講不即不離,非有非無,即有即無的思想方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價值般若經里講中道時,採用不即不離,非有非無,即有即無的說法講得如此直截了當的,還是不多的。

[63] 經中多提到萬法性空,一切法是不二,不即不離,則世間萬法是什麼樣的呢?經中說到一切法皆如的思想。經中說:「法同法性猶如虛空,一切法皆如也。」(《大正藏》第8冊,第835頁下)又說:「一切諸法皆空故,若於諸法而得不動不生不滅無相無相不應起見。何以故?一切法皆如也,諸佛法僧亦如也。」(《大正藏》第8冊,第835頁下)「諸佛如來與一切法悉皆如故。」(《大正藏》第8冊,第839頁中)「如」在其它般若經典也有講解,這種如其所是的思想佛教世界本相的闡述,這在《仁王般若經》中也有體現。
  [64] 《大正藏》第8冊,第843頁上。
  [65] 《大正藏》第8冊,第843頁上-中。
  [66] 《大正藏》第8冊,第843頁上。
  [67] 《大正藏》第8冊,第840頁中-下。
  [68] 《大正藏》第8冊,第840頁下。這里記載了普明王所誦持的一偈,這一偈在羅什譯本中,與《賢愚經》《無惱指鬘品》中的偈文基本相似。
  [69] 《大正藏》第8冊,第840頁下。
  [70] 《大正藏》第8冊,第840頁上。
  [71] 《大正藏》第8冊,第840頁上。
  [72] 《大正藏》第8冊,第843頁。
  [73] 《大正藏》第8冊,第843頁中。
  [74] 《大正藏》第8冊,第844頁下 。
  [75] 《大正藏》第8冊,第836頁上。
  [76] 《大正藏》第8冊,第843頁中。
  [77] 《大正藏》第8冊,第843頁中-下。
  [78] 《大正藏》第8冊,第843頁下。
  [79]《解惑篇》中記載說:「上問帝師雲:修寺建塔,有何功德?答雲:福蔭大千。由是建仁王護國寺。」 (《嘉興藏》(新文豐版)第 35 冊,第463頁中)
  [80] 《大正藏》第49冊,第182頁下。陳朝正殿名為太極
  [81] 《大正藏》第49冊,第247頁下。
  [82] 《大正藏》第49冊,第363頁中。
  [83] 《大正藏》第50冊,第214頁下。
  [84] 在日本,自齊明天皇天皇年元年(660年)修仁王法會後,每到新天皇即位之時,都於全國百處修仁王會,稱為一代一度仁王會。高麗(韓國)於文宗(1041-1082年)以來,亦數次設立百座仁王會。
  [85] 《大正藏》第49冊,第456頁上。《佛祖統紀》中記載說:「永泰元年……十月吐蕃寇逼京師,命內出仁王經二輦送西明諸寺,詔不空三藏置百高座講經,帝臨御行香禮敬,已而寇平。」(《大正藏》第49冊,第377頁下)
  [86] 《大正藏》第51冊,第846頁中。
  [87] 《宋高僧傳》,中華書局 ,1987年8月第一版,第11-12頁。
  [88] 宋清源撰的《仁王經疏》中說不空三藏曾誦此咒解羌胡之圍,在天寶元年西番、大石、康等五國來侵犯安西,唐玄宗本想發兵,但距安西一萬餘里,要一個月能到。於是就詔不空進宮做法會,不空誦此經陀羅二十七遍,帝見神人不空說是沙門二子獨健領兵來救。二個月後安西來報說,二月十一日(不空做法會的那天)從早上巳到下午酉時有神兵相助,又經過兩天後,來犯軍隊潰敗逃走。那時來犯軍隊營里有金毛鼠咬斷弓弦及器仗,都不用了又有光明天王出現在安西城樓上。
  [89]《大正藏》第50冊,第436頁中-下。
  [90]《大正藏》第50冊,第440頁下-441頁下
  [91]《大正藏》第50冊,第488頁上-489頁下。
  [92]《大正藏》第50冊,第495頁中-497頁下。
  [93]《大正藏》第50冊,第607頁中-608頁上。
  [94]《大正藏》第50冊,第319頁上。
  [95] 《大正藏》第8冊,第840頁上。
  [96] 《大正藏》第8冊,第840頁上。
  [97] (宋)普濟《五燈會元》,中華書局,1984年10月第一版,第50頁。
  [98] 《大正藏》第8冊,第835頁上。
  [99] 《大正藏》第38冊,第538頁下。
  [100] 《大正藏》第43冊,第129頁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