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丹居士:佛法就是快樂法,學佛就是學快樂

佛法就是快樂法,學佛就是學快樂
——節選自 盧志丹居士快樂佛:不煩惱菩提》之序言

  有一首流行歌唱道:「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確實,當今人們的煩惱無時不有,無處不在。
  有工作煩惱找不到工作,無職無業,很是煩惱;有了工作競爭壓力大,業績上不去,隨時被炒魷魚,也煩惱
  有家庭煩惱家中無錢,要為「柴米油鹽醬醋」瑣事煩惱,為如何贍養老人煩惱,為子女上學、就業、成家立業煩惱;普通家庭,為買房買車煩惱;有錢人家也煩惱,住的兩居想四居,有了四居想別墅,坐的有了富康想雅閣,有了雅閣想皇冠,有了皇冠想寶馬……
  有情感煩惱。當代社會流行「煽情、濫情、閃情」,真情日益稀薄,出軌日益泛濫,艷遇成為美談,於是,有失戀的煩惱、多戀的煩惱、亂戀的煩惱;男的想娶老總家的美女,女的想嫁有錢有權的帥哥,求之不得當然更煩惱
  到社會上走走,更煩惱。貧富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詐騙、拐賣、偷盜、搶劫、綁架愈演愈烈。工資不漲,物價老漲,油價變戲法地漲;超市物品琳琅滿目,一想到三聚氫氨又害怕;菜市場青青綠綠,一想到農葯不敢吃。生活富裕了,煩惱更多了。
  禽流感、地震、海嘯、洪水、沙塵暴、海嘯、泥石流、空難……天災人禍如此之多,生命如此脆弱,想想就讓人痛苦煩惱
  古往今來,眾生煩惱多如地球上的塵沙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間,就是為了度脫眾生煩惱苦海。可以說,釋迦牟尼是為了對治眾生的無量煩惱而創立佛教和弘傳佛法的。
  釋迦牟尼佛當日,因見生老病死的大苦,深受煩惱的煎熬逼迫,才生降服煩惱之心,才立「不斷八苦不回王宮、不成正覺不轉*輪」之宏願。其後更歷五年訪道、六年雪山、一麻一麥之苦,方得圓證菩提。而眾生煩惱苦海之中,執迷不悟,在煩惱中造煩惱,如此流浪生死,沒有解脫自在快樂之日。
  在古今的一切學問中,再沒有比佛教人類煩惱的研究更細密和透徹的了。
  一般的,佛教煩惱分為根本煩惱和隨煩惱兩大類。隨煩惱,就是「隨」根本煩惱而產生的煩惱。隨煩惱又可分成小隨煩惱、中隨煩惱、大隨煩惱
  根本煩惱包括貪、嗔、痴、慢、疑、不正見等。
  大隨煩惱包括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散亂、失正念不正知等。
  中隨煩惱包括無慚、無愧等。
  小隨煩惱包括忿、恨、覆、惱、誑、謅、憍、害、嫉、慳等。
  佛教煩惱的概括和分類,涵蓋了現代人的眾多不良心理負面情緒佛經佛法就是對治這些煩惱的。現代人的一切煩惱,在古老的佛教智慧中,都可以尋找到救治的靈丹妙葯
  釋迦牟尼佛認為,眾生之所以有無煩惱,皆源於生老病死的流轉和輪回。眾生有「老死」,是因為有「生」;有「生」,是因為「業有」,即過去世所造的善惡諸業,決定今世出生到相應的世界;「業有」是因為「取」,即眾生對外物的執著和貪取,為得種種境界,周遍馳求;「取」是因為「愛」,即眾生異性、外物和境界的愛戀和迷惑;「愛」是因為有「受」,即六根對外界事物的領納和感受,生起苦、樂、不苦不樂的分別;「受」是因為心依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外境產生「觸」,即人體器官對外境的感知;「觸」是因為有六根生起「六入」;「六入」的形成是因為生命在母胎里有「名色」的活動,即胎兒存在身體心理兩方面的成長;「名色」的產生是因為「識」,即投胎生靈的根本意識;「識」來自「行」,即前世身、語、意三方面的善惡諸業;「行」是因為無明」,就是眾生迷惑無知,不明善惡因果,不明生死因緣不懂佛法,不能覺悟
  因此,人生痛苦煩惱,根源在於內心無明。所以在佛經上,常常說「無明煩惱」。
  佛經中有時把煩惱稱為 「惑」、「漏」、「垢」、「纏」、「縛」、「結」、「雜染」、「塵勞」等。佛陀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可見煩惱數量之多,歸根於「貪、瞋、痴」三毒,也可以歸根於一個「痴」字。貪,就是貪欲,包括對食物的貪求,對異性的貪占,對生活用品、玩物器具的貪愛、嗜好,到貪財、貪名、貪權位等等。瞋,就是仇恨、憤怒、毒害等不良心理。痴,就是無明邪見,不明善惡因果生滅緣起,缺乏智慧。由貪、瞋、痴的心理,人就會通過身、口、意造作種種的業,由業招感種種的苦果;然後生起更重的貪、瞋、痴之心,在生死苦海中輪回不已。
  心存無明愚痴眾生,如同在黑暗生活,雖有眼睛,卻目光短淺;雖有心靈,卻心量狹小。左碰右撞,苦不堪言。只有佛法明燈,可以驅散心靈的暗鈍。
  佛陀教導眾生,要徹底滅除煩惱痛苦,就應該從源頭上滅盡無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以佛法大智慧觀照,其實煩惱菩提之因,煩惱即是菩提
  在《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中,釋迦牟尼佛說:「菩薩成佛時,以菩提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菩提。何以故?以第一義不二故。」中國禪宗認為:「煩惱菩提皆是一心,本無自生,能轉煩惱菩提即是轉識成智義。」禪宗六祖慧能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悟了是菩提,迷中是煩惱煩惱菩提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自心作用。如果自心中有分別、執著、計較的念頭,就是煩惱;反之,雖然心仍然照常活動,照樣起作用,但是沒有自私自利的分別、執著與計較的念頭,就是智慧,就是菩提
  俗話說:「山不轉水轉,水不轉入轉,人不轉心轉。」若會用煩惱就是菩提;若是不會用菩提變成煩惱菩提如水,煩惱如冰;水就是冰,冰就是水,水冰同體,沒有什麼兩樣。寒時,水結成冰;熱時,冰化為水。換言之,有煩惱時,水結為冰;無煩惱時,冰化為水。正如《維摩詰所說經》所言:「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要滅盡心中無明,轉識成智,轉煩惱菩提,必須通過堅持佛法修行
  凡眾的心,體性上,本來是清凈無染的,好比一面鏡子,心起了無明煩惱就像飛揚的灰塵,落在鏡面上一樣,覆蓋了鏡子光明修行,就是把障蔽性靈的客塵煩惱滅除掉。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佛要度的是什麼心呢?就是眾生煩惱心。可以說,眾生有多少煩惱佛陀就告訴你多少種對治的方法
  釋迦牟尼佛教導給眾生的的滅盡無明煩惱、進入涅槃極樂修持之道,可以總括為「三學、六度、四攝」。
  「三學」,是指「戒、定、慧」,由此推演為「三十七道品」。
  「六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種到達涅槃彼岸的途徑。
  「四攝」,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種攝化眾生的善巧方便。
  「三十七道品」,就是修證無上佛道圓滿菩提佛果的三十七項法門,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四念處,又作四念住:一、身念處,即觀此色身,皆是不凈;二、受念處,觀苦樂等感受,悉皆是苦;三、心念處,觀此識心,念念生滅,更無常住;四、法念處,觀諸法因緣生,無自主自在之性,諸法無我
  四正勤,又作四正斷:一、已生惡令永斷;二、未生惡令不生;三、未生善令生起;四、已生善令增長。
  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一、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願滿足;二、精進如意足,於所修之法,專註一心,無有間雜,能如願滿足;三念如意足,於所修之法,記憶不忘,如願滿足;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願滿足。
  五根:一、信根,篤信正道及助道法則能生出一切無漏禪定解脫;二、精進根,修於正法,無間無雜;三、念根,於佛正法記憶不忘;四、定根,攝心不散,一心寂定;五、慧根對於諸法,觀照明了。
  五力:一、信力,信根增長,能破諸疑惑;二、精進力,精進根增長,能破身心懈怠;三、念力,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四、定力,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發諸禪定;五、慧力,慧根增長,能遮止三界見思之惑。
  七覺分,又作七覺支、七覺意:一、擇法覺分,能揀擇諸法之真偽。二、精進覺分,修諸道法,無有間雜;三、喜覺分,契悟真法,心得歡喜;四、除覺分,能斷除諸見煩惱;五、舍覺分,能舍離所見念著之境;六、定覺分,能覺了所發之禪;七、念覺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八正道,又作八聖道、八道諦:一、正見,能見真理;二、正思惟,心無邪念;三、正語,言無虛妄;四、正業,住於清凈善業;五、正命,以正當方式生活;六、正精進,修諸道行,能無間雜;七、正念,能專心憶念善法;八、正定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
  如果眾生通過有效的修行途徑,開發自心中佛性光明,豁破無明覺悟菩提實相,斷除迷惑和邪見,不再造生死流轉之業,就不會招感來世的苦報。現前的煩惱痛苦就會像無根之樹,不久就會枯萎消散,進入清涼、安適、寂靜涅槃快樂境界
  《快樂佛:不煩惱菩提本書以大量生動雋永的佛教故事,照亮芸芸眾生的被客塵煩惱覆蔽的心靈;以契理契機的扼要分析,給在痛苦中掙扎的讀者以醍醐灌頂般的點化。在雋永靈動的故事裡,處處散射著佛陀戒、定、慧「三學」的熠熠光輝;在片言居要的論述中,蘊藏著大乘佛教六度」「四攝」的魅力;在全書的字裡行間,滲透著佛教修行「三十七道品」的精髓。
  佛法就是快樂法,學佛就是學快樂。相信在輕松愉悅的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您一定能尋找到應對各種煩惱痛苦智慧,化煩惱菩提,化痛苦能量,從而做一個解脫的人自在的人快樂生活快樂工作,快快樂樂地度過一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