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長篇傳記《無死的金剛心》中專門講過對治分別心的辦法,下面選錄一些內容:
第一種是暗示法。
你要暗示自己,這是分別心,分別心是修道最大的障礙,是不可以生起的。你就安住在湛然之境中,觀察那生起的分別心。當你觀察它、思維它,並暗示自己不該生起它的時候,那分別心便會像艷陽下的霜花兒那樣消失了。因為,無論什麼樣的分別心,它的本質仍然是無常的,仍然是歸於空性的。當你用智慧觀照它時,就會發現它是了不可得的。
你就在這樣的定境之中,不要動搖。身不動搖,心也別動搖。你要不思過去,不念未來,安住於當下,不要患得患失,不要將世俗的痕跡存留在心中。對任何事物,也不要起分別之想,不要有任何希望,也不要有任何懷疑,更不要有任何慾望。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非常奇怪,為什麼不要有任何希望,沒有希望的人生不是消極的嗎?不是這樣的。希望代表了對未來的某種慾望,代表了你對結果的執著。為什麼有的人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正是因為希望的程度越高就越是執著於結果,一旦結果與預想不符,就會產生巨大的失落。
但要記住,我所說的這種狀態不是昏沉,也不是無記,不是什麼都沒有。你不要墮入頑空,那種冷水泡石頭似的頑空是沒有意義的。真正的正定不是昏迷,不是冬眠,不是無記無念的頑空。你繫念於此,不動不搖,但同時,你又要生起另一種智慧,來觀察你自己是否如法,是否昏沉,是否散亂,是不是有了雜念,你的心是不是開始搖動。你的觀察之心要像空中發現獵物的鷹隼一樣,心的每一個變化都不要放過。你要跟蹤它,監督它,觀照它。
不過,你要注意那觀察的度,就是說,你的觀察之眼不要過於強勢,不要傷害你那止寂的心。當你的觀察之眼過於強勢時,你的止寂之心就可能動搖。二者的關系很是微妙,過猶不及。就像我們之前說過的,它很像弦樂器上的那根弦,太緊了,有可能斷;過鬆了,卻彈不出音。你要時時提起那智慧觀照的正念。什麼正念?便是明白世上一切都如夢幻泡影,虛幻無常,分分秒秒地改變著,你無須執著。
當然,相對於止,那觀也是分別心的一種,它們是兩個對立的概念,但剛開始禪修時,不能沒有這個分別心,就像你在真正證悟之前不能不給自己樹立一個善惡的標准一樣。因為這便是人們所說的正念,它像看家護院的鏢師一樣,為的是防止盜賊的進入。你要善於動用這個正念,用它來消滅其他的不速之客,出現一個,消滅一個,久久成習,那些紛紛而至的細分別心就漸漸少了。跟咆哮的大海終究會平息一樣,你的妄念會越來越少,最後,你的自心以及它對外部世界的觀照就融為一體,達到了止觀雙運,你就會觀中有止,止中有觀,亦觀亦止,亦止亦觀。最後,你就連那正念也不再執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