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談談出世間法意義上的成就

談談出世間意義上的成就

◎陳亦新:「無二無別」是一種作意觀想,還是一種證量?什麼狀態下才能達到「無二無別」?

●雪漠:但是因為發心的不同,人們把阿羅漢稱為小乘大乘者,多了一種功德事業成就小乘者,只有身口意成就他在功德事業上的發心不夠,不能普度眾生,所以沒有那麼大的心量。

一定要功德成就事業也要成就事業成就要在那個本元心的狀態下,去做許多你想做和應該做的事情,讓這個世界為你的存在而多了許多非常有益東西,多了許多有用的東西,多了許多對人類好處的營養。所以,要多發願,多發心,但不要讓這個願和心把你的本元心破壞掉。要知道,任何破壞本元心的東西都不是好東西,甚至包括你見到的本尊。所以說,佛來也殺,魔來也殺,見到本尊的時候也不執著相。你如果執著本尊的話仍然流於了二元對立,因為在真心狀態你和本尊是無二無別的,你契入的明空和本尊證得的那個明空是同一種明空。因此,你和本尊無二無別,你這滴水流進了佛菩薩智慧大海,你們是無二無別的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你漸漸地經常安住於這種狀態,觀察這個世界、體會這個世界,體會這種覺受,不要丟了,不要迷亂,「做而無做,無做而做」。正是在這種狀態下,釋迦牟尼佛才說我在四十九年裡沒說一個字趙州和尚吃了無數的米卻未嚼一粒,我說寫了無數的文章,但沒寫下過一字。到這種狀態也就達到了凈土所說的「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進入念佛三昧和定境,你的心一片光明這就叫本元心,也叫平常心,還叫直心,正是達摩師說的那種「心如牆壁,可以入道」的「直心」。

有些老太很容易相應,容易產生一種宗教體驗,原因是因為她們是直心,沒有任何宗教名相。因為人有了一定的人生體驗之後,不會在乎一些浮躁東西,他們會從文字中間感受到一種精神,並且發現這種精神也不自性。像一些年輕女孩子容易被許多外相迷惑,當她到一定年齡的時候,就不在乎那些東西了,她就會有一種直觀的智慧。因此,父母觀點一般是對的,當女兒到若干年以後,有了父母那樣的智慧的時候,才會漸漸地明白父母說的話是對的。

你現在是從裡向外滲透著一種內在的喜悅,哪怕這時會有一些外相上的東西影響你的情緒,但那種情緒仍然是一種表面的東西喜悅很快就會把它沖淡。那諾巴對此有一個非常好的比喻:輪回的樹根被砍斷後,樹雖然仍然會活一段時間,但慢慢就會枯萎,也許這個枯萎的過程會很漫長,但樹仍然在不斷地走向死亡。實際上,這個枯萎的過程就是清除習氣過程。有時這個過程時間很長,八十四個大成就師中,有很多人是用功十二年之後才徹底證悟的。道家也有這樣的說法,所謂「百日築基」、「三年還丹」、「九年面壁」。

開悟的時候需要閉關,這樣會快一些,但單純的閉關還是不夠的,因為真正的妙用要在動中修的。閉關當然非常重要,閉關可以穩定你的所悟,但僅僅是穩定還是不夠的,必須要生活中去修,去磨煉心性如果你不到生活中去修鍊,那麼,成就就不會究竟。比如,慧能在聽到「應無所而生其心」後去找五祖,在聽五祖講《金剛經》時,五祖為他進一步開示心性。然後,慧能逃跑後,在獵人堆里待了十多年,這也是保任的過程。後來,他的覺悟已經非常穩定了,才出來弘法。這時候,任何的外相已經動搖不了他本有的明空智慧

有些東西是發自心底的,比如開悟後的內在喜悅,它不是造作的東西,而是本有的東西

◎陳亦新:什麼才是成就

●雪漠:成就有兩種,一種是世間法的成就,一種是出世間成就當你見到空性後,明白了怎樣修行就是成就當你證得了空性就是大成就。明心見性就好你看到了一個完美的人,你一步步走向他的境界時,就是修的過程。最後你達到了那個境界,跟那個人一樣了,就是證道。從大手印的角度看,生起次第不是究竟成就,而是世間成就。因為這時候人心中還牽掛著修成的本尊,總覺得不要丟了,還有一執著。如果把它歸攝於空性,破除執著,就達到了出世間成就。所以,我說:「掃除物與悟,便是大手印。」「物」:物質精神世界宇宙;「悟」:證悟大手印的名相、真理這兩個都被掃除時,才是究竟。那時,你不僅不會牽掛這個世界,而且連心中真理也不牽掛了。當你得到了自在卻不再執著自在時,就達到了大手印要求的證量。

我在《大手印實修心髓》中寫到:「真正的信仰是無條件的,它僅僅是對某種精神敬畏和嚮往,它甚至不是謀求福報手段信仰本身就是目的。」的確,修鍊大手印本身就是目的,達到了一種了無牽掛、什麼都不求的地步時,就能契入大手印當你有牽掛的時候肯定是解脫不了的。修行是把心中的好多東西扔掉,只剩下一片朗然光明。牽掛福報解脫不了,牽掛佛國也解脫不了——佛國僅僅是個中轉站。牽掛本尊也不解脫,仍然屬於往生。大手印的朗然光明虛空一樣,一切都是圓融無礙的。成就之後,我就佛陀佛陀就是我我和法界為一體,卻沒有任何執著,最後連解脫的名相都不要了

--選自《光明手印:實修心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