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康菲爾德:踏上心靈幽靜 第12章 靈性生活的周期 以自覺接受每一階段的任務

  以自覺接受每一階段的任務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靈性成長的種子當我們能有自覺地接受適合自己的人生任務時,靈性生命就會成熟。可惜在許多靈性團體中,有些人會逃避這些任務,他們可能從二十五歲就開始耗費多年光陰,試圖忽視自己的身體和創造力,直到四十幾歲才痛苦發現自己其實想擁有家庭事業。他們也可能加入某個靈性團體想像自己終生像佛陀一樣生活,有如與世隔絕的流浪隱士,卻忘記佛陀流浪一段時間後,仍在一寺院安頓下來,成為一個團體領導者,並花費二十五年教導別人。即使是投入寺院生活的人也會經歷必然的周期,從一開始的訓練和孤獨時期,到後來負起教學、領導、管理的重責大任。

  不論是在寺院工作場合還是家庭生活中,我們都要為心的發展傾聽各個周期的需要,並接受各個周期靈性任務。與成長有關的自然周期(如發展正當的生計、搬遷至新居、小孩出生、進入靈性團體),都會帶來靈性的任務,這些任務要求我們的心在承諾、無懼、耐心和專註中成長,與結束有關的周期(如子女離家、父母年老與死亡、事業失敗、離開婚姻團體),則會帶來不同的靈性任務:悲傷、優雅地放下、放棄控制、在失落時找到平等心與全然的慈悲

  我們有時會面臨周期的選擇,比如選擇婚姻或開始新的事業,這時最好能深思哪個方向使我們更接近心的道路,為這段人生帶來適時的靈性功課

  更常見的情形是我們無法選擇,巨大的生命周期沖擊著我們,向我們展現困難的人階段與挑戰,遠超過我們能想像程度。如中年危機、離婚的威脅、自己或子女疾病錢財問題,也可能只是再度冒出不安全感或未實現的雄心壯志。人生中這些困難世俗的部分, 看似需要加以克服才能得到平靜,以從事靈性修行,可是當我們抱持注意和尊重的態度就會發現每件事都包含了靈性功課。也許是在極大的混亂中仍能集中注意力的功課;或是寬容功課,對製造痛苦的人培養出寬恕的心;也可能是接納和勇氣的功課,需要尋找心的力量以站穩立場,活出最深層的價值

  即使是靈性老師上師也要面對這些無法預料的周期,比如心中生起自己未曾實現的渴望,或是整個團體面臨艱難的處境。有位極受敬重的印度上師發現學生充滿嫉妒和競爭時,被迫全面評估自己的教導是否適當。還有位靈性老師極度渴望到山林中隱修數年,卻在自己的上師過世時,被指派為著名寺院住持。有些老師修行的某些周期, 可能要面對所創立的團體過於依賴自己,或是自己過於依賴教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