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崇輝居士:佛教徒應持有的修養

佛教徒應持有的修養

樂崇輝  

修持所講的是出世之法,修養所說的是入世之道。修行人若沒有修養,進一步修持佛法,怎能有成就?此以修出世之果,推論其入世之因,因施不正,果招迂曲;如果沒有良好的修養,也必沒有虔誠修持,如果沒有修養以為根基,則所有修持盡若空中之樓閣。以是因緣,自當深究修養之法,以便有所遵循效行。 

(一)修養意義目的 

修就是指修身(物質的),養是指養心(精神的);修身之舉止行為。儀態禮節,養心之端直正念、浩然正氣。實在說;就是指吾人內在的涵養(內涵)德性。其目的在平衡我們的身心,達到德性修為涵養,引導走向修持出世法的第一步。 

(二)為什麼要修養  

我們生活在人際關系社會裡,常因心態狹隘,引起利害沖突,產生種種煩惱,究其因?不外乎以自我為中心和出發點,由自我的個體為自私引發分別心與相對立的侵他性,更因主觀和行為,否定客觀環境的存在,於是封閉心理,造成了短視人生、漠視宇宙,將心態陷入不 平衡中,導致人類和紛爭與社會的紛擾,造成人際彼此間的不和諧,由焉發生。如果人人在修養上著手下工夫,相信人類各個體的心態,皆趨向平衡,人際能處於和諧,互助之下 ,可以促臻世界大同的畛域。 

因此之故,在人類學的倡導之下,我們必須攜手合作,朝向此一理想所產生的事業邁進。人人有良好的修養,對社會有安定力,對人性安全感,對法律而言,只 不過是個形式的產物,對學佛行者來說,獲益尤深,是打穩了成就無上善德的基礎。 

再說,佛教修養工夫是從學戒乃至持戒而得,先天的是宿植德本、善根發露;後天的是觀察反省、揣摩學習。依佛教三無漏學---戒、定、慧等程序而言,戒能生定,定能發慧,大抵定慧不能均等,皆因戒律不凈,可以說戒律為一切修學佛法的先導。出世法說持戒律,入世法則說做人處事的修養,此中有不約而同的關聯。當然,上述所說定慧不均等問題,末法當中到處都是,那也可說是內在的涵養不到家。像許多高僧,垂眉慈目、和顏悅色、談吐雅音、渾然一體,真正是慈悲 極了。這樣的大德,若沒有長久修養工夫,是不可能自然流露出來這種慈悲的呢! 

儒家專在治世之法上談的修養論道,就是堂堂正正做人,規規矩矩處事。看起來做人處事很簡單,實在講起來,有多少人能夠達到儒家修養標準呢?眾生浪跡生死苦海中,由於心態不平衡,都是多生多劫以前,廣造惡業,當今生今世惡緣興起,業力發威,障礙現前,不但心不由已,身也不由已,都被我們自己所造成就的那些染業給罩住了!不要小看業力到時候就被業力牽著鼻子走,絲毫掙脫不得;因此就產生了種種煩惱,這些煩惱是由心裡和種種不凈業產生的。就因為這樣,許多人就會做出了侵害他人的事業,重大的像做出傷天害理的勾當,所以說修養工夫,不是人人一蹴可成,但卻是必須要慢慢去學習的。 

總而言之,佛教徒要是有良好的修養,那無疑地,他在修持佛法上踏上了成功的一大步。若要觀察修持法門是否到了家,那他一定有良好的修養行為,一望就知,瞞不得人,這其中是互為因果的。那麼一個有道德的人,受眾人欽敬,那他一定是曾用過 儒家修養工夫,才能表彰出他德行的宏偉。 

(三)目看眾生相 

眾生根性千差萬別,所造染凈諸業也有不同,故所顯現的也真是千奇百態。大部眾生缺乏修養,從小的發脾氣到大的胡作非為,引起社會上彼此困擾紛爭,弄得秩序不安,表面上損人利己,實際上自他二利皆失,這就是人們自我作崇,今舉些例子,就可分曉。 

(1)不論公私團體,彼此共事,首先發生的是自尊自大,或是自卑自小。前者以為我都對,天不怕,地不怕,閻王老也不怕,以為世界上只有他才成,除了他之外,別人誰也不成。這種人是有才華的,不是孤獨成性,就是被別人遠離而孤立;後者自卑自小心理,乃是感覺處處不如人,傾向自暴自棄,不能高瞻遠矚,不能開闊心胸,是主要原因。以上二者皆是以自我為出發點的兩個極端。 

(2)搞小圈圈,排擠他人:人與人應彼此尊重的,是互助的,不是對立的。只要他看不順眼的,就要排擠;不能同流合污的也要排擠;他比我能幹,更要排擠 ,這種心理是抗拒性的、排他性的。 

(3)勾心鬥角,陰謀暗算:這就是說,凡不能順他的心,就產生了對立性的爭執;不是表面化的,而是暗中算計,若是心橫陰狠,就會不擇手段,以遂其目的。這種類型的心理,是黑暗業遮蔽光明作業。 

(4)貢高我慢:這是眾生常態,天下的人都不如我的心理旺盛,慢心過於自尊自大所造成的心理,如稍有一點學識,一點成就,最易促使慢心生長。一般我慢者,常是目中無人,驕傲睨視,瞧不起人,冷言冷語,誑言諷刺。其實他忽略了「能人背後有能人」和「傲者必敗」的座右銘。 

(5)嫉妒成性:人類天生的註定了這些煩惱,像嫉妒心可以說眾生中十之八九難免,俗語說:「男人妒才,女人妒貌。」前者又生出了傲慢心,後者又生出了愛心老實說:心態不平衡,會產生種種心理病態和惡性循環。 

(6)是非口舌:眾生於五趣雜居當中,各由因緣所生善惡緣分互見,恩怨難免,口舌迭起,是非相爭,曲直難平,佛弟子應遠離於此,像晉朝慧遠大師結蓮社於廬山,共修念佛,求生凈土那是莊嚴道場。今天真是走到了末法當中,跑道場是非,這又是佛法相背遙遠了。不論佛陀出家與在家的四眾弟子,皆不可念他人之過失,如若知己,可當面婉勸則可,背後雜說則犯口業。在家眾應恭敬供養三寶出家眾專修凈業,更當恭敬供養三寶,所謂「要叫佛法興,除非僧贊僧」。廣言之,如無在家居士護持,出家眾則難續佛慧命,如無出家僧尼,以其沒有皈依之所,也無有在家居士;所以在家眾對出家眾理應恭敬、護持、供養,然出家眾對在家眾也應示法、砥礪、策勉、愛護,而不宜無故呵斥,此乃依法不依人故。所以是非口舌之爭實乃無益之語平時辦道尚須禁語,何況於諸莊嚴道場修法會時,自宜自我約束,以佛法為增上緣,多好?! 

眾生於彼此交往中,由於利害沖突,常由辯論得失而有所爭執,此種皆因修養不夠,動輒傾斗,於事無補。 

(7)疑神疑鬼,患得患失:一個有人有了疑心的毛病,是很痛苦的。俗語說「疑心生暗鬼」,常常懷疑別人,那這種心中籠罩的一層陰影,造成了嚴重的心病。其實他並不能了解一句古語「天下無事,庸人自擾之」的道理。由疑病而將自己弄得神經兮兮,「患得患失」就是從這里生出來的,由得失之影響而使整個心態忐忑不安,甚至杞人憂天,好像即將大禍臨頭似的,逐漸地不能適應了當前和環境,失落了人群,抹煞了人間成了萬念俱灰、百事廢舉的活著的死屍。 

(8)此外如尖酸刻薄、鬥氣爭欲、現實計較、欺壓諂媚、陰謀詭計乃至為非作歹,作姦犯科,都是眾生心態有了嚴重缺陷,不知時刻反省觀察,去身養性來改善心態,而一意孤行,一誤再誤,終於抱憾終身,隨業墮落而去。 

(四)煩惱修養 

如在「百法明門論」中刻畫了五十一心所,也就是五十一種心理現象,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此處專說這五十一心所中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單就六個根本煩惱--貪、嗔、痴、慢、疑、惡見等。其中貪嗔痴為眾生墮落的根本因素也就是所謂的三毒自無始劫來,就各個根深蒂固,而不自覺,故流浪三途,不知所以。此毒可障戒定慧三德(無漏學),然此三德也可對治三毒,若此三毒妄執堅固,雖修三德,終不成就。今將此六根本煩惱,簡扼闡明:貪者以我執自私自利心理,廣為 搜羅,越多越好,慾壑難填,百求無厭;嗔者無明火起,焚毀功德所求不遂,對境難堪,嗔怒無息;痴者無明障蔽。迷失自性不求覺悟,指鹿為馬。撥無因果,顛倒夢想;慢者以自我之知見氣勢凌人,自以為是。以偏概全;疑者心神鬼祟,故有疑他,猶豫不決,果斷流失;惡者偏執己見,以身以諸不正當的見解,認為如是。其中又略分為身見,以身為實有「我」的邪見,執身為我;邊見,極高偏執看法,不是偏於斷見,就是偏於常見,認為人死如燈滅,不認為有後世為斷,認為人死後為人,牛羊豬馬死後也如是為常;邪見,謗無因果知見偏激,以盲引盲之異端邪說;見取,以主觀之見為是,而否定客觀的存在,執於非理之見;戒取,自作聰明,妄執邪戒以為正戒。以上六種為根本煩惱,所謂根本者,堅固不拔,蓋一念無明,眾生人人即有所染,而不能自製、轉化、卻染,豈不是可憐之至! 

二十個隨煩惱,常隨轉於眾生之中,廣造諸業,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驕等為小隨煩惱。無慚、無愧等為中隨煩惱。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等為大隨煩惱。今分別解說如下:於逆境憤怒為忿;忿後結怨,懷念不舍為恨;掩飾過失,不肯發露為覆;諸境困擾,無由解釋為惱;見他人榮顯己不樂為嫉;吝嗇財法,不肯布施為慳;為獲利益,用語欺為誑;卑躬屈下,諂媚奉承為諂;損惱有情,心無慈愍為害;以自為是,驕凌傲慢為 驕;不知缺陷,對上拒善為無慚;不顧世法,對下暴惡為無愧;令心神不寧坐立不安,障止及行舍為掉舉;令心神昏者,不堪負荷,障觀及輕安為昏沉;於真理不能感受,為不信;於懶惰退心,斷恆不進為懈怠;隨波逐流,混過時日,為放逸;反應遲鈍,憶念散失為失念;心念遷流,不令系止為散亂;於所觀境,起錯謬解,為不正知。以上略微釋說二十煩惱內容所具,以明其個別之意。 

總括以上,就百法中之二十六種諸般煩惱,皆心理遷流變態所作眾生受此困惑,障蔽自性,終不自覺若不修養之法以對治,自也無由修持佛法經凈化。吾等眾生恆常處此種不正常心態當中,或多或少,或輕或重,於諸苦中,患得患失,強顏歡樂,內苦不堪。當我們往觀精神病患者的悲歌時,他們面目毫無表情,或哭笑無常、或兇悍打罵、或似瘋似傻、或語無論次、或獃痴翹首、或幻視幻聽,諸如此類,皆繫心態失常,魔業所障,如今吾等,看似正常,若依百法所觀,或缺或陷、或寡或眾,皆將心態驅策往無明深淵,無知措止。若就佛菩薩妙觀所察 ,與上述精神病患並無二樣,只有重與不重的不同而已,可憫眾生,自以為高尚文明,人們的內里--心中妄念的污穢,又豈是凡夫肉眼所知?但一舉一動中,都可體察出人們彼此間的忠誠善良與詐偽、勾斗、利用、陰險、謀害等,怎能衣冠的外表所能掩蓋呢?我們不從人格教育的修養做起,那恐怕一失人身就萬劫不復了,因他已喪失了做人的條件,所以必須由修養上著手打下成佛做祖和基礎,才能將種種的習氣煩惱、凈化為烏有。 

我們都是心態不平衡,患得患失、妄起分別的凡夫俗子,佛陀所有的教化,都是對我不正常心理病根,搭救我們在生死苦海中漂流的寶筏。我們反省檢討,不斷地改進我們的修養工夫,才能進一步修持佛法使我身心同獲解脫。 

(五)怎樣去修養 

如果人類各個都能自我約束,不侵害他人,反而能施惠於他人,在修養工夫上去著手,那麼,人類彼此的紛爭,必然是不會發生的。和平共處、互助合作、同心協力、創造大同,那這個世界上的人間凈土自然可以呈現出來。問題是人生存在人道中,又是把原有永恆的生命業力分割開來,成為分生死的有形無常在此生彼死、彼生此死之下,人們的心理越趨越於狹隘,而形成了封閉,把生活方式成了自私自利現實主義。當然我們是凡夫,不可能十全十美。而必有所缺陷,但過錯難免,能常存懺悔之心並勤於懺悔,如能多多去修養,久而久之,過錯悉不成就。因此,修養對於學佛行者來說。的確重要得很。既然我們已知道修養的重要性,那要怎樣去修養呢?簡單的說修養就是自律,也就是鼓舞向善、約束向惡的功夫;把自己的心性向著善、向著凈、向著光明去,不讓自己和心性向那惡的、染的、黑暗去。但一切眾生習性是易墮落的,所造成的染業多,凈業少,因此自律就是鞭策自己向上爬;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明白知道許多不可為的事,還是做了,還是被拖下水了,但不能諉之於業力,一推了事,那是不負責任做法,如果我們有了堅定信念,去琢磨自己,天下的事還有什麼不通的。修養工夫那豈不是輕而易舉嗎?我們已知修養是自律,那如何去自律?用什麼方法自律呢? 

第一、我們要了解向善是凈化的第一步,善的范圍包括很廣,修養身心是一個步驟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第二、確認修養自我修持基礎修持修養的發軔。了解修養學佛上的重要性。 

第三、使個人的自我觀念減低,乃至破除,而促使心量擴大。 

第四、常思我執之害,從而忘我、破我達到無我。 

第五、訓練自己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偉大精神,常去協助別人,本身不要被孤獨所牽制。 

第六、研究待人接物方式,如何文質彬彬、和藹可親、溫文慈祥、雅而不俗、不亢不卑、不驕不諂。

第七、做人處事之分層疊次,依序不紊、心平氣和、容人大量。 

第八、於痛苦中磨練,化痛苦為甘味;於疲憊中磨練,化疲憊為安逸;於艱難中磨練,化艱難為易行;於毀謗中磨練,化毀謗為贊嘆;於煩惱中磨練,化煩惱菩提。 

第九、對面不起念,對事莫動心,凡見諸有相,幻化皆非真。總論諸心,皆系幻化所作,若常觀行,為上智人不化自化,化而無化。 

第十、生氣(嗔怒)為修行人之大敵!「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又雲「一念嗔怒起,火燒功德林。」世上有種人,凡根的人,若是鬥氣,彼此紛爭,互傷和氣,二人皆失利,此是凡夫俗子必然現象,不足為奇。若有修養者,復分三種:如遇彼此爭執時,下根人,生氣而忍住不發;中根人,則如吃東西,已入腹中,隨即消化掉;上根人,心如止水,若無其事,連 看也不看了。 

第十一、常多看格言,座右銘,因果錄、菜根譚修養身心之書,對行為當有許多潛移默化之功能。 

第十二、我們在生死苦海飄泊之中,絕對不可隨波逐流,應啟發自己的心智,堅決做中流砥柱。也就是說:雖然我們降生這個世間,我們順俗而不流俗。譬如別人做不正確、不規矩的事、我們也跟著做,就是流俗了。 

第十三、隨遇而安,就是對因緣生法了解的極致,到哪裡都有一種定力,都有一種不被沖擊的氣概。 

第十四、忍辱負重是本身能擔當度眾生大願,職責所在,必須堪受毀謗、批評、謾罵,而不動聲色。 

第十五、虛懷若谷,大智若愚,是我慢化盡的表徵。凡具大思想者,多有慢心,如能伏慢而化,自是氣質非凡。 

第十六、心如止水,不拒不迎,這是修養修持兩者達到了至高無上的妙境,至此一切習氣盡化無遺,甚為難得。 

須知,天下的事微妙的很,其實聖人所察所覺是對的,凡夫一定否認,凡夫所看是對的(迷惑的),聖人智慧觀察,自然看得清清楚楚,凡夫所為偏差多多,按此論斷,我們若依此修養,自可遠離顛倒夢想,絕對不會排擠別人、攻訐別人,甚至表裡不一致的作風。聖人所告示警覺我們的謙受益、滿招損、失者得、得者失,就是這樣子的呀! 

以上不過所舉犖犖大端,若能舉一反三,依此類推,自應在修養工夫上的著力處,有所領會貫通,但願學佛同修大家齊在修養上學習,相信佛教圈內該看到的是一團和氣,慈悲極了的菩薩們,於焉形成。

[本文摘自樂崇輝居士所著《慈雲橋》一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