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甘霖
「禪與現代管理」連載①
[編者按]充滿東方智慧的禪,正日益應用於管理實踐,並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級培訓師吳甘霖先生,不僅多年來自覺修禪,而且將其體驗和研究,與管理進行結合,曾由北京大學出版《禪:直指人心的管理學》等著作,並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高級總裁班及王老吉、北京住總集團等單位開設「禪宗管理學」有關課程,深受歡迎。我們特請他在本刊開設「禪與現代管理」專欄,供廣大讀者分享。
知止樓中大回頭
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凈慧大師倡導、並在河北柏林寺不斷推廣的 「生活禪」,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包括管理界的高度重視,甚至中歐商學院總裁班的眾多企業家和管理者也紛紛到這里學習,並表示很受啟發。但是,有些管理者當初學習時很「激動」,但過了一段時期,管理中卻是「不動」,甚至開始懷疑這種參禪沒有太多價值。這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呢?
其實,這絕非生活禪缺少價值。正如凈慧大師所指出,任何修禪的人,不僅要有「生活禪」,更要有「禪生活」。也就是說,不要將生活禪的智慧停留在理念的層次,而是要將它們徹底貫徹於自己的整個工作、管理及方方面面的實踐中。這一點,和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的一個著名觀點有驚人相似:「管理在根本上是『行』,而不是『知』。」
幾年前,我曾經在柏林寺進行禪修。所住之處,就是在被稱為「知止樓」的「關房」。在禪修的過程中,我越來越感到:不管是修行還是從事任何其他工作,「知止」—懂得約束自己,是何等的重要!不僅許多高僧都自覺「以戒為師」,而且許多優秀的領導也明白「大智知止,小智為謀」。尤其當我正巧得知著名企業家李嘉誠先生的座右銘就是「知止」之後,我就更加明白:對任何管理者而言,「知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一段修行,我的收獲很大,為此還特別寫了一副對聯:「歸雲庵中小進步,知止樓中大回頭。」橫批是:「當下做主。」由於我不僅是一個研究管理學的專家和培訓師,而且也是一個培訓機構的負責人,所以我也要以「知止」作為座右銘來要求自己。
但是,我真的做到「知止」了嗎?不見得。兩個月後發生的一件事,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北京大學舉辦中國企業家春季論壇,邀請我參加,並讓我負責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在應邀發言的嘉賓演講之後,由我來做五到十分鐘點評。這次與會的嘉賓,有中國入世談判首席代表、博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國資委、財政部的領導,還有一些著名企業家和社會知名人士。應該說,第一次點評,很受嘉賓和與會代表們歡迎,所以主辦方還特別叮囑我可以放開來點評。
會議一共三天,頭兩天效果都很好,眾多代表也習慣了這種方式。但到最後一天下午,在一位嘉賓講完之後,當我照例進行點評時,由於自己感覺到可以更好發揮,所以多點評了一些。但就在我自我感覺很好時,沒有想到,一個學員站起來,很不客氣地對我說:
在幾百人的場合,突然受到這一「待遇」,我不由感到震驚和丟臉,更不得不反思自己到底犯了什麼錯。應該說,出現這一尷尬局面的原因之一,是這位學員頭兩天沒有參加會議,不了解有我點評這一程序;由於採取較為機智的處理,我很快就破解了這一尷尬局面。但那一瞬間,我也立即意識到了:盡管我自己有思想、有口才,但是由於自我感覺過好就不知約束自己,真的有點喧賓奪主了。這就是不「知止」啊。任何事物都有這樣的辯證法,本來很受歡迎的自己,由於「過」了一點,竟也有可能走向反面。
從此以後,我不僅在講課中注意,而且在管理團隊時,也格外提醒自己要「知止」。如安排下級任務時,就不能以自己是領導,就隨便發布命令,而要考慮他們的感受;還有,如果希望哪個下級改正缺點,我以前是「恨鐵不成鋼」,甚至有時還容易發脾氣,而在那以後,我更懂得「快快聽,慢慢講,慢慢生氣」,到後來完全不發脾氣了。這一來,員工們不僅更容易接受我的指導和安排,而且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所以,只有將禪的智慧隨時貫徹到實踐中,其真正效用才能發揮出來啊!
許多管理者對學禪有興趣,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認為在管理工作中會遇到許多問題,並會因此產生很多煩惱,而禪,可以幫助自己從煩惱中解脫出來。但是,他們又往往反映:到寺廟中修行,聽高僧講法,的確能讓自己一時從煩惱中解脫出來,但是,一回到單位,原來存在的問題依然存在,無法躲避,同樣的煩惱又出現了。於是他們便感慨說:看來只有去寺廟中才能找到心靈的安寧。禪的美好,看來是與自己的日常管理無關啊!
我想與大家分享一個修行者的參禪經歷,這一經歷會告訴我們,上述想法是何等的不正確。
第一次認識明清師,就給我留下了一個很難忘的印象。那是在柏林禪寺的齋堂里吃飯,我發現一個人十分特別:他穿著僧袍,卻又系著做菜的圍裙,還戴著一副高度近視的眼鏡,最使人難忘的,是他笑得格外燦爛,彷彿就像中國的「一休」。
經過進一步的了解,才知道他出家前也在單位工作,還是一個研究生,正在柏林禪寺擔任典座和尚(類似廚師長)的職位。在與他交流如何學佛的體驗時,這一段最為打動我:
剛到柏林寺時,他和其他和尚一樣念經打坐。後來他想:不是老強調生活禪嗎?為什麼不能在寺廟裡的生活中修行呢?於是主動提出到廚房工作。開始只是買菜,即使那樣的工作,他也幹得有滋有味,甚至下雪天翻到水溝里,也覺得這正是在修鍊自己。後來,他請求凈慧大師為自己授戒,出乎意料,老和尚不願意為他授戒。他很震驚,問為什麼,老和尚說:「我要磨磨你的心。要把你的心磨圓了,磨得能容下所有人、所有事了,才為你授戒。」
明清師很受觸動,滿口答應接受這種「磨」。凈慧大師便安排了一些磨煉他心性、讓他不舒服的事情去做,其中就包括讓一個嚴厲的師父管他。這一來,他很受不了。要知道,他當初出家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不少煩惱的人與事啊。誰知道到了寺廟裡,還是躲不開這一煩惱呢?再躲避,又能躲避到何處?
他為此苦惱了許多天,參悟了許多天,突然感悟:「我為什麼要躲避,為什麼不能直接面對煩惱呢?我為什麼不能把煩惱當成修行的道場呢?」
這其實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感悟:在人們的印象中,寺廟裡面念經打坐的地方,就是修行的道場。而明清師卻能意識到:我們一直想躲避的煩惱,恰恰是最好修行的道場。事實證明:這一心念上的轉變,帶來的是脫胎換骨般的變化:自己的煩惱越來越少,給人的快樂越來越多,與人的關系也越來越融洽。後來,他不僅由凈慧老和尚授戒,而且還擔任了典座和尚,現在他還是流通處的負責人。
為什麼「把煩惱當成修行的道場」,能產生這樣大的作用呢?很簡單:每個人的心性中既有煩惱這樣的負能量,也有安祥、光明這樣的正能量。在開始的時候,可能負能量較多,但是,每面對煩惱,戰勝煩惱一次,正能量就增加一分。長此以往,正能量就越來越多。與人相處,管理他人,就更容易達到效果了。
明清師的經歷和感悟,格外值得給管理者們借鑒。我曾經為著名的北京住總房地產公司的管理者們講述「禪宗管理學」,並轉述了這一故事。該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姜水深有感觸,說:「單位是幹什麼的?單位就是解決問題的地方。你面對問題的心態越好,就越能解決問題,就越能創造工作和人生的價值。」後來,她也格外用心地參禪學佛,並在提升自己心性的同時,更受到領導器重和員工支持。
柏林寺的明影師常說:「不與萬法為侶,不與諸塵作對。」這個「不與諸塵作對」,就是要勇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柏林寺的明海方丈還有一個極為積極的闡述:
「不如意的東西就是我們的老師,逼我們進步,逼我們覺悟。所以下次你們要遇到很麻煩的人或者是討厭的事,你就把它想成:噢,這是德山禪師,這是臨濟禪師,是來訓練我們、提高我們情商的老師。很多環境都可以變成老師……要以感恩的心去面對。」
那麼,我們如何在管理、工作和生活中去對待問題呢?已故的聖嚴法師有十二個字,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一個學禪的人,如果只懂得道理,卻不落實到行動上去,那就是為人詬病的「口頭禪」。學禪要產生實際效果,就要真正成為「修行人」。什麼是修行?正如一位高僧指出: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行為。這就要求:第一,一切落實到行動上;第二,如果錯了,就一定要讓自己回到正道。
這樣的要求,不僅對管理者有用,對他們管理員工也格外有用。目前職場中的員工,越來越多是80後。眾多管理者都反映有這么一個情況:一些80後員工,有兩大毛病:一是不夠自覺,二是遇到領導的要求與批評,往往是「態度很好,就是不改」。這暴露的,其實也是行動上缺乏足夠的自覺。
我們單位的員工,也主要是80後,也有上述問題。為了提升大家,我曾組織團隊去柏林禪寺參修。明海大和尚、明影師、明清師等都親自為大家開示,大家收獲很大。尤其是得知生活禪就是要「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大家都受到極大觸動。其中有一位員工的男朋友是單位的主管,也一起去禪修,他談了自己的一個深刻體會:以後在工作中要更出色,就必須做到「別人煩惱時我不煩,別人厭倦時我不厭」,贏得大家強烈的共鳴。
我驚喜地發現:自覺將禪的智慧貫徹到實踐中後,大家在工作中抱怨少了,承擔多了;苦臉少了,笑臉多了;計較少了,奉獻多了。為了鞏固這次成果,我在與大家商量之後,提出了一個員工自我管理的「每日五問」方法,其具體做法是,員工都要對自己當日的工作進行總結,並對第二天的工作進行計劃。這五問分別是:「昨天的計劃執行得如何?今天的最大收獲是什麼?今天還有什麼需要改進?我採取什麼有利措施確保改進?明天的計劃如何?」
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講得好,「最好的管理就是自我管理」。我發現,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員工進行自覺的自我管理,並將一切落實到行動上來,這其實也是一種將「生活禪」轉化為「禪生活」的實驗。我可以明顯地看到員工每周、每月甚至每天都在進步。後來,不少單位也學習這種方式,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
凈慧大師指出:「禪是重實踐的,生活禪更是重實踐的。落實在當下,實踐在當下,受用亦在當下。」這給我們管理者很大啟示:真正要修好生活禪,就要明白,「禪與管理零距離」。學禪,一定要「悟」,但還需要「修」。有悟,才能有修的方向與著力點;而悟後起修,就能讓悟對自己的生命起真實受用,並進一步讓自己從小悟到大悟,甚至大徹大悟。這樣,「生活禪」與「禪生活」就能真正融為一體,互相促進,同時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