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達居士:止觀禪修的要點

止觀禪修的要點

黃國達

許多人修行都知道「止觀雙運」,但止觀禪修內容深廣,到底詳情如何,不容易明了,這裡就筆者個人的淺見試著作剖析:

中觀為主軸來說明,般若慧的修習可以分為聞、思、修三個階段,聞慧是由聽聞正法而得的「緣起性空」的正見,思慧是由對實際事物的思辨歸納得到性空緣起無礙的義理,因為已經深解空義的內涵,不再為名詞的不同而困惑,這稱為空勝解,研究佛法的了義說而能應用於日常身心的觀察,多能得此受用,並且在解說佛法時,能夠觸類旁通,顯現辯才無礙的智能,有時稱此為「大開圓解」。

但思慧仍以思辨為主,不是定心觀照,所以面對情境還要稍加思索,頂多因為熟練而不假思索,立即呈現空義的理解,就像套公式一樣。要到修慧,也就是止觀雙運,才能觀照空性。

什麼是「止觀雙運」?它與思慧不同之處在於:寧靜穩定而清晰的觀察。什麼是觀察?觀察有別於想像、猜測,它是如實的;它也不同於現量的覺知,僅止於現象的了了分明,而是要去發現它內在無自性的本質。

在思慧的過程中,觀察是較為局限、粗略、不穩定的,而且思考、概念較多是散心的觀察。在止觀雙運中,由於定心專注,呈現開闊、細致、穩定的觀察,而且思考、概念較少,是定心的觀察,稱為般若觀照。

這是動力的觀察,不是給自己一個答案就能滿足的,所以,具有穿透性。止觀過程事實是在探索未知領域心靈活動:心中而不捨地尋找無自性真相

修觀出入息和念佛而定心,在進入止觀時,就要觀察呼吸佛號的無自性。以觀出入息為例,出入息相依於胸腹腔的起伏,空氣的流動,神經系統的指令,這種相依關系是可以現量觀察到的。

將注意力由呼吸轉移到「關系」、「互動」上,仔細地探索,找尋「呼吸」是什麼?由於在認知上,實體性的概念習慣模式根深柢固,總覺得呼吸是實在的,只是不去看它而已。

在觀察而心開始散亂時,即回到專註定心。等心收攝寧靜,繼續觀察體會「只有依存」的狀態,時機成熟,忽然發現呼吸不過是一個「虛擬影像」而已!它是整體身、心、環境的依存因緣中的一個片段,這就是「無自性」——「沒有它自己的實體性」的現觀!

由持名念佛而進入實相念佛也是同樣的方法,在專註定心念佛之時,仔細觀察佛號音聲、佛的意象、能念的心皆是依存關聯的存在,沒有自性實體,在觀察而心開始散亂時,即回到專註定心念佛,等心收攝寧靜,繼續觀察體會念佛的整個因緣的無自性止觀雙運,時機成熟,忽然發現念佛不過是一個「虛擬影像」而已!它是整體身、心、環境的依存因緣中的一個片段,當照見空性。

呼吸的如幻無自性,或念佛的如幻無自性,進一步觀察五蘊和合無我,我們認為客觀實在的人、事、物和整個世界也是如幻無自性,乃至內在的心理活動——情緒思想意念、覺知都是如幻無自性的。

這時,就可以領悟到:任何的存在,包括能知、能覺、能作、能想的主體如幻無自性所知、所覺、所作、所想的也是如幻無自性,能所雙泯。乃至一切差別對立的存在:大小、高低、好壞、美醜、得敗、苦樂、染凈、迷悟、生死都是如幻無自性的。

由現觀呼吸的如幻無自性到一切法的如幻無自性,其實是一貫的,如一堆稻草,從一個角落開始燒,最後把這堆稻草完全燒掉。般若智能的現觀,由少而多也是如此!在持續的「止觀雙運」之下,一切自性見終將完全清除,知見清凈般若慧眼清澈明亮,當下就能照見諸法的空性,一切法當下都如幻影一般,有、無,生、滅,一、異,去、來都是可得的。

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有關般若波羅蜜的修學中有一很重要開示

「    想修學般若,契悟真實,先要對於一切是世俗假名有,自性可得,深細抉擇,而得空有無礙的堅固正見假名有與無性空,是相成不相礙的。所以說:『宛然有而畢竟空,畢竟空而宛然有』。有極「無」自「性」的「正見」,而不世俗緣起有的一切,這就是聞思慧的學習。如定心沒有修成,那還只是散心分別的觀察。如修止而已得到輕安,已經成就正定就可以不礙假有的空性正見,依定修觀,入於修慧階段。那時,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觀察」,名『有分別影像』。觀察久了,就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安住」──定,名為『無分別影像』(這是不加觀察的無分別)。如安住了,再修觀察;這樣的止觀雜修,都是以無性空為所緣的。觀心純熟時,安住,明顯,澄凈,如凈虛空的離一切雲翳一樣。那時,『一切法趣空』,觀一切法相,無一法可當情而住的,都如輕煙一樣。修觀將成就時,應緩功力,等到由觀力而重發輕安,才名修觀成就。以後,就「止觀互相應」,名為止觀雙運。以無分別觀慧,能起無分別住心;無分別住心,能起無分別觀慧。止觀均等,觀力深徹;末了,空相也脫落不現,就「善入於」無生的「寂滅」法性。到此,般若──無分別智現前,如說:『般若波羅蜜,能滅諸邪見煩惱戲論,將至畢竟空中』。又說:『慧眼都無所見』。唯識學也說:無分別的真見道,是離一切相的,從凡入聖的畢竟空慧,為印度大乘學者所公認。這與末世的擬議圓融,不知重點突破的方便,不可並論!」

這當中,有幾個重點: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觀察」,和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安住」。這種觀察如本文所述,是在眼前的實際事物中見到無自性,而「自性見」的消除,就是空性的智能顯現。所以觀察「自性」——實有性、固定性、孤立性不可得也就是發現認知投射於事物上的的凝固、僵化、局限的繆誤,無自性只是還其本然而已。

其次,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安住」──定,就是慧見的保任,散心的觀察由於沒有定力來保任這清澈的慧見,所以容易退失,僅成為理悟,缺乏隨處皆能現前的慧照的穿透力。這點對修行而言是很重要的,功夫深厚,慧悟才能透澈,古代禪宗行者重視功夫是有道理的。

再者,觀察的對象,不能泛泛而觀,須要重點突破,由最切近的身體心理狀態和活動,觀察它的無自性,引生無我智,這是必要的過程,由此再廣觀一切法,才不會失去焦點。觀察一朵花的無自性,只能去除對這朵花的染著,而觀察身心無我,卻可以迅速地達到清涼自在智能空性雖同,而觀察對象的不同,結果也會有所差異

另外,在止觀即將成就時,不必再刻意用功夫放下止觀功夫的取相,不假作意,止觀自然地現前,所謂空亦復空,般若亦不可得,能觀的般若智和所觀的無性空,能所二者俱泯,善入於寂滅,這才發起無漏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