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谷正雄著
依觀譯
(1)一般稱為初期大乘佛教的,必須分成《小品般若》之前及之後。
(2)在《小品般若》中首次出現「大乘」之語,且明顯對部派小乘加以批判,伹在《小品般若》之前,存在有雖是強調志求佛果,應行菩薩道,但並不非難以阿羅漢聖者為理想的部派佛教這一個階段。由於是以作佛為理想的「菩薩」的佛教,從這一點言,是可以稱為「大乘」。但是,像流貫在《小品般若》以及其後大乘經典中的「空」的思想,它們並不明確,對佛塔信仰的批判也不徹底。這一階段的人稱自己的立場為「菩薩道」、「菩薩乘」、「佛乘」等等,伹筆者希望稱之為「原始大乘」,而將《小品般若》開始的大乘佛教稱為「初期大乘l。並不是要隨便創造新名詞,而是為了容易了解時間上的先後,以及表現出思想上的開始及關聯。
(3)關於「原始大乘」的教義將另外再作敘述,亦即他們以作佛為理想,說四無量心及六波羅蜜的實踐,重誓願,說像阿彌陀佛那樣現在他方佛的信仰,重視佛塔供養,說若干三陝,討論到菩薩的階位,乃至指示禮佛懺悔之法等等,極為多樣化。可以說此「原始大乘」比起由《小品般若》開始的「初期大乘」,在年代上來講,至少早五o年,筆者認為「初期大乘」的成立在西元一百年以後,因此,支婁迦讖傳的是還沒有廣泛影響力階段的初期大乘。
(4)從西元二世紀後半至三世紀前半,《大品般若》、《法華經》、《華嚴十地品》等被製作出來,「初期大乘」的內容終於豐富起來。這個時期,因地域的關系,「原始大乘l還能與「初期大乘」並行,聊保余命。例如《大阿彌陀經》及《舍利弗悔過經》等的原本,是從那樣的地區獲得的。
像這樣從古譯大乘經典加以檢討,即能得出不得不與《小品般若》以後的「初期大乘」區分的「原始大乘」,而這從歷史來看,並不是自然的。我們並不是預想有某種程度的前史存在,要說明在西元一百年至二百年的一個世紀之間,具多樣內容的「初期大乘」經典出現的事實並不容易。如同後文所將提及,不非難二乘的「三乘」思想,早在西元一世紀中葉以前即已成立。反映在碑銘上的三乘思想中的菩薩乘或佛乘,到底是只限於揩包含釋尊在內的特定過去諸佛成佛之道,或者任何人都包括在內的成佛之道無法知曉,雖是如此,但是否定「原始大乘」之存的資料也無法發現。確實顯示「原始大乘」存在的積極資料也是沒有,但是,綜合前後的歷史狀況來看,實際上必定有可稱為「原始大乘」的最古的大乘佛教存在。
在出土的碑文中,有明白顯示六世紀初有「大乘派」(maha^ya^nika)教團存在的碑文,法顯也指出五世紀初有「大乘寺」存在。但是在此之前的印度大乘的情形幾乎完全不清楚。從竺法護所譯的「初期大乘」經典的質量皆富看來,可以推知西元二百年前後,印度已有有力的大乘教團存在,但是,就現在所知,當時的碑銘中看不到像「大乘」、「菩薩眾」(bodbisattva-gan!a)、「法師」(dharma-bha^n!aka)等明確顯示大乘派存在的語句。不過,名為f大乘l的佛教,事實上存在著,這從中國的譯經史來看,應是毫無疑問。西元前後到第二世紀末之間的碑銘,有很多是出自於部派教團所屬佛寺,但是也有不少佛寺沒有顯示是特定部派所屬。而在這樣的佛寺之中,或許有些是「原始大乘l或「初期大乘」的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