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方田教授:無得正觀與佛教倫理

無得正觀與佛教倫理

華方田

佛教因主張「萬法皆空」而又被稱作「空門」。在般若經典基礎上產生的大乘中觀學派中國佛教三論宗等,更被視為「空門」的典型代表

般若經典的出現標誌著大乘佛教的興起。般若經典的中心義理是「緣起性空」和對緣起法的態度——「無得正觀」。緣起法是佛教的理論基礎,《般若經》主張,一切事物(法)皆因緣而起,是沒有自性的,也就是「空」。既然萬法都是自性空寂的;因此對任何事物都不執著,要做到「無得」、「無住」,這就是如其緣起而觀之的正確觀法——「無得正觀」。

三論宗創始人嘉祥大師吉藏的師傅經常說:「言以不住為端,心以無得為主。故深經高匠啟悟群生,令心無所著。」認為三世諸佛講經說論,都是為了眾生去掉執著之心,而歸於無所得。吉藏更是以「無得正觀」作為三論宗佛學思想的基本精神。他認為「無得正觀」是一切佛法之精義所在,於無所得之外,別無佛法。在吉藏看來,一切佛教經典是在申明無所得之旨:「得與無得,蓋是眾經之旨歸,聖觀之淵府。」

「無所得」也是區別佛法外道邪說的重要標准佛陀雖然宣講五蘊、十二處、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但這皆是為了對治眾生所得病的方便教說,而不是如外道之執持「實相」。只有「一無所依」、「一無所住」,既不執著「得」,亦不執著「無得」,才是真正的無所得之境

「無得正觀」的義理佛教倫理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佛教所要解決的主要是人生問題。人們之所以會產生痛苦憂慮、困惑、悲傷乃至恐懼,是因為不能正確認識事物本來面目,不能體認我法二空的道理,就必然產生對外物的執著,心有所得,有所執著,就會患得患失,急功近利,以至於或因求之不得而苦惱焦慮,或為達到目的而不手段,個人及社會不幸災難由是而生

吉藏認為,心有所得、有所執著是一切有情煩惱痛苦的總根源。「若有所著,便有所縛,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悲苦惱。……故有依有得為生死之本,無依無著為經論大宗。」只要破除有所得之心,體悟「無得正觀」之精義,即可於一切法不取不舍,任運自在,通達無礙。

《法句經》卷下有一著名偈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將「止惡揚善」視為佛教教義的全部。該偈頌含有世間、出世間兩個層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世間倫理,奉勸世人多行善事,遠離惡行;「自凈其意」是出世間倫理,指去除分別與執著,超越善惡而顯現真如佛性佛教所說善惡又可分為三個層次:其一,順益為善,違損為惡。根據佛教因果律,善行惡行會導致善業惡業,並招來善惡不同的果報。其二,順理為善,違理為惡。符合佛教所說道理,體認諸法性空才是真正的善。其三,體順為善,體違為惡。「體」是佛自體,即佛性,這是佛教理想境界的至善,與此相對,一切世間的分別、染污皆是惡。

實際上無論世間層面還是出世間層面,均可以用「無得」與「得」作為衡量善惡標准世俗意義上,有所得即有所執著,有所執著即有分別之心,有分別則生煩惱,煩惱因緣便生惡行惡業,業因緣故,則有生老病死等諸苦惱。反之若以「無得正觀」觀照一切,一無所著,一無所依,即能應物而不累於物、人世而不拘於世。從出世間意義上說,顯現真如實相,體悟究極真理就是善,反之是惡。中觀學派和三論宗認為,昭示佛法正確方法是「唯破不立」、「破邪顯正」,在破斥邪見中顯現正理。而區別「正」與「邪」的唯一標准就是「無得」與「有得」,「有得」是邪須破,「無得」是正應申。最高真理是「未曾邪正」的,「諸佛所行之道未曾邪正,為對內外二邪,故立為正。」真理本來無所謂「邪」、「正」,說「邪」說「正」是為了破除有所得邪見。說「正」是為了破「邪」,「邪」既破除,「正」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為見於邪,強名為正;在邪既息,則正亦不留,故心無所著。」所以無論說邪還是說正、說破還是說立,只有達到「心無所著」的「無得」境界,才能真正體悟究竟實相,圓成理想之至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