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潘宗光
有些人聽到佛教講「空」,就以為它是虛無飄渺,什麼都沒有的意思。其實並非如此!當我們看到一件事物,不能硬說它不存在。我們是認同它的實質存在。但是我們知道事物是基於因緣所生法而存在,是變化無常,而不是恆久固定的。所以簡單來說,「空」即是指事物的變化無常現象。而相對於我們的思想來說,就是明白沒有什麼事物是固定不變的。
譬如明白身體是「空」,就是說,我們知道身體是不停地在壞滅和生長的,樣貌和體格在一段時間後必定有所變化,故此,我們不執著一時的樣貌和體格作為恆久的價值。然而,更重要的是明白心也是「空」,就是說,要明白人的思想亦不停在變。在不同階段,新的思想會出現,而舊的思想會遭放棄。即使在同一階段,人的內涵無論多好亦會有壞的一刻,無論多壞亦總有好的一刻。所以,不要由於人過往的形象而對他的評價固執不變,否則只會產生很多人際關系的煩惱。
我們既然不執著事物的一時現象為永恆不變,同時更了解到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也不斷在變,故此亦不執著一時的認識是永遠正確。肯定與否定並不存在截然分離的界線,而是互相滲透和影響的,好像磁石上的南北兩極一樣,既是相反,也是相承,基於因緣所生法,事物呈現出變化無常的表面現象,由好到壞,由愛到憎,看似兩邊對立,其實是互動依存的。佛教稱之為「空」。
我們嘗試以夫妻的例子來說明兩邊分別的表面所掩蓋著的互動依存特性。表面看來,丈夫與妻子是兩個不同的人,但從名分來看,兩者是缺一不可的。為什麼呢?因為未婚的男士不可稱為丈夫,直空至娶妻後,丈夫之名分才出現,所以無妻子就無丈夫。同理,未婚女士亦不可稱為妻子。所以夫妻名分是互相依賴並存的。從夫妻關系來看,夫妻應要互相愛護、互相忍讓,婚姻才能維持長久和諧。單方面的愛及忍讓是無法令關系持久的。很多人往往都不理解「空」的互動性,而執著於自己一方,單向對方提出要求和指責,令關系變得更糟。如果了解「空」,我們便不會執著語言的爭拗,反而主動地先作出改變,從而帶動對方亦有所改善,通過互動作用,使關系改善而更臻完美。
由於了解到這種兩邊對立卻又依存的特性,所以我們不從事物的表面現象作出取捨判別,而是深入認識現象背後的因緣條件,明白它們的相同性,並將之統一。
讓我們回到夫妻爭拗的例子,表面上夫婦兩人雖然各據一方,但其實大家都可能同樣是為了家庭的和諧或子女的教育等著想。假如分析出問題背後的因緣條件,從而認識到它的統一性,向著主要成因來對症下葯,我們就不難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消解雙方的對立。所以說,不執著表面現象的任何一邊,深入認識其中的因緣,並統一兩邊的分別,這就是與「空」相應。
「空」作為佛教用語很具超越性的意義,我們不容易用語言固定它的含義。但為了方便闡明和討論,這里較強調將「空」作三方面的理解:事物呈現出變化無常的現象;兩邊相互依存而互動的關系;以及分別對立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