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居士名家文集:西歸直指卷首—像贊傳圖(周安士)

西歸直指卷首—像贊傳圖

  像贊

  崑山安士先生,所著數種書,爾旦讀而受其益者,誠非淺鮮矣!昔世尊為半偈故,猶捨身供養。若先生之恩,爾旦則茫然不知何以報也。汪子石心,以繪像索題,驚喜瞻禮之餘,敬為四言二十韻,不足道先生之萬一,惟欲推廣著書之意,重為結往生凈域之緣,想先生在紫金台中,當遙為一笑爾。 道光庚子季冬朔後一日 (虞山 )張爾旦(眉叔)

  維大居士,生康熙時。辯才無礙,能以法施。筆舌並用,霆掣電馳。三教典籍,悉誦悉知。雲涌其氣,瀾翻其詞。為如來使,作大導師。嗟嗟末法,眾生愚痴。苟非菩薩,孰吼同獅?沒歸安養我生詎遲。著述萬言,啟發是資。昔聞論說,今瞻逸姿。筇笠西行,飄然雪髭。我於弟子,淑則稱私。稽首涕泣,名同佛持。凡我同志,敬而仰之。此雖圖像,因緣在茲。彼有願力,難可議思。繪形所現,涌蓮花枝。孰能頂禮攝受以慈。億眾咸趨,西方寶池。

  脫屣歸安養,高風說至今。著書同佛偈,愛物寓婆心。身已超塵遠,情還度世深。圖摹遺像在,咳唾有餘音。 (古吳)朱兆庚(吟白)

  性月妙明,人人具足。矢誠積修,憬然先覺。一塵不染,在俗超俗。仰止居士,鹿城尊宿。運大悲心,造無量福。前攝龍舒,後引尺木。巍巍金台,獨標高躅。普願大千,脫離垢濁。善果圓時,同生極樂。 (元和)邱洪業(幼遲)

  愛河流日深,苦海浪日濺。哀哉閻浮提,五濁習難變。維公起鹿城,獨矢菩薩願。手撰四種書,字字寓懲勸。譬如暗室中,光明燭流電。又如墜懸崖,援手垂白練。自度並度人,悲憫婆心現。一朝善果成,蓮台金百煉。後生失準繩,私淑空懷念。賢哉石心翁,公裔訪求遍。驚喜得真容,臨摹妙手倩。餘生亦苦晚,道貌無從見。則效具素心,披書如覿面。況今睹此圖,頂禮生依戀。再拜默致詞,願借津梁便。接引娑婆眾,共登不退轉。 (元和)朱兆杓(薇卿)

  三複先生書,再拜先生像。仁言利以溥,道貌睟而盎。多生菩薩行,一現居士相。出入儒佛間,究竟歸安養。可憐閻浮提,生死苦流浪。遺書滿人間,振若天鼓響。我生恨已晚,未及侍幾杖。卌(*四十)年鹿城道,徒切高山仰。敬爇一瓣香,翹勤禮華藏。娑婆願回入,度眾生無量。 (笠水)邱孫錦(畫堂)

  居士是吾鄉先生,高山在望敬仰止。吾鄉文筆秀玉峰,近代名人接踵起。庄渠理學真傳,柏廬繼之各具體。文章獨數歸震川,考據亭林貫經史。居士更通儒佛關,覷破性命了生死。著書二種戒殺淫,當頭一喝聲震耳。度此眾生出迷津,後舉西方路直指。一心念佛向樂邦,十萬億土近如咫。七寶池內蓮花開,笑語家人佛來矣。我生已後六十年,恨不親見如來使。究竟私淑別無他,出世因緣在乎是。居士自號曰懷西,我之懷兮在居士。 (崑山)方步瀛(小湘)

  現居士身,為法施者,龍舒而後,唯我先生。彼勸凈土,開化初機,以欲鉤牽,令入佛智。先生直指,三根均被,因緣譬喻,乃住其中。汪子深心,繡像供養,為告世人,各各敬信。 (吳縣)周孝垓(心香)

  善知識,大菩薩。冠儒巾,說佛法。扶木叉,戒淫殺。三乘教,意深括。將身心,奉塵剎。宏持名,揚蓮宗。魯陽戈,日再中。讀公書,如見公。拜公像,道氣充。前龍舒,後尺木。公中立,三鼎足。象教衰,公等作。息邪說,振頹俗。我後公,已百年。瞻遺像,撫遺編。心悲喜,涕泗漣。公懷西,我亦然。願加被,公瓣蓮。 (方外)釋祖觀(覺阿)

  一榻茶煙揚鬢絲,幾年故步笑蠅痴;而今了卻周何累?長向寒林禮導師。 (東泖)朱大韻

  曩讀先生集,時懷尚友情;仁言沾庶物,確論醒群盲。像喜今朝睹,心應夙世傾;他年清泰國,翹首望相迎。 (杭州)馮旭升

  一紙傳圖像,欣然見我師。後塵懷景仰,素志願西馳。闡教遺書在,蘇民奏議垂。焚香瞻道範,矍鑠現龐眉。絲綉久成想,真容仔細看。迷津傳寶筏,末劫挽狂瀾。趨步摹猶易,頑廉感獨難。十年酬宿願,弁首付雕刊。(余於十年前,識公之玄孫,少蓉茂才,得此遺稿。又於汪石心丈處,臨摹遺像。未幾,少蓉物故。余擬將此稿付梓,久而不果。今始得汪心持、沉濟之,助貲排印)。 (仁和)胡珽(挺臣)

  果遂懷西願,花開萬劫春。垂慈拯民物,普利到天人。幻夢憐誰覺,迷途許問津。如公山海度,擬議總涓塵。尚有遺文在,刊行敢自怡。辨才雄不礙,潛德耀非遲。筆墨從心寫,煙雲向腕隨。一編三複讀,蓮種定含滋(校印遺文工竣,敬題二律)。  (古吳)汪鳳章(心持)

  悲猛極矣,如從吾佛世尊金口宣揚,而得六種為之震動。   汪大紳

  周安士居士

  周夢顏,一名思仁,字安士,崑山諸生也。博通經藏,深信凈土法門,自號懷西居士。嘗以眾生造無量罪,唯淫殺二業,實居大半,因著戒殺戒淫二書。其戒殺書名《萬善先知》,言多懇切深痛。自言每過一切神祠,必祝願雲:『唯願尊神,發出世心,勿受血食,一心常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思仁自今二十四歲,直至壽盡,中間若殺一小魚蝦,乃至家中眷屬若有一人傷蚊蟻,唯願尊神是糾是殛,迅雷擊碎所著書板;思仁自今二十四歲,直至壽盡,臨河見魚,仰面見鳥,不思救度,反萌殺機,亦同此誓;思仁自今二十四歲,直至壽盡,若夢寐中,見人殺生,不能至心稱佛名號,發救度心,而反歡喜贊成其事,亦同此誓。』其戒淫書,名《慾海回狂》,勸諸淫者,先觀胎獄,了種種苦,是為息淫原始方便;次觀此身,諸蟲蝟集,宛轉遊行,食人腦髓,是為初開不凈方便;次觀男女,膿血涕唾,惡露中滿,猶如溷廁,糞穢所都,是為息淫對治方便;次想死人正值仰卧,寒冰徹骨,黃水流出,臭不可聞,遍體生蟲,處處鑽嚙,皮肉漸盡,骨節縱橫,乃至冢破骨出,人獸踐踏,而我此身,終亦如是;次念《法華所說因緣,生相、滅相、與不生滅,是為斷淫窮原方便;次觀自身,在極樂世界七寶池內蓮花之中,蓮花開敷,見阿彌陀佛,坐寶蓮花,及諸種種莊嚴瑞相,亦見自身,禮拜供養於佛,作是觀時,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永脫淫阱,是為究竟解脫方便。又著《陰騭文廣義》三卷,《西歸直指》四卷。乾隆四年正月,與家人訣,雲將西歸,家人請以香湯沐浴,卻之曰:『我香湯沐浴久矣!』談笑而逝異香郁然滿一室,年八十四。

  西方有十種

  蓮花化生——較之生長胞胎者
  相好端嚴——較之肉軀醜陋
  黃金為地——較之塵沙垢穢者                穢凈有天淵之別
  衣食自然——較之飢寒凍餒者
  宮殿隨意——較之創作艱難者
  飛行自在——較之革囊多病者                苦樂有天淵之別
  善友愛敬——較之怨家會聚者
  壽命無量——較之乍生乍死者
  永不退轉——較之業緣障道者                難易有天淵之別
  受記成佛——較之頻入三途者

  蓮池大師普勸念佛

  若人—

  富貴——受用現成
  貧窮——家累甚小
  有子——宗祀得托
  無子——孤身自由
  子孝——安受供養            —正好念佛
  子逆——免生恩愛
  無病——趁今健康
  有病——切近無常
  孤寡——孑然無礙
  遇難——遭逢如此

  若人—

  年老——光景無多
  年少——精神清利
  處閑——心無事
  處忙——忙裡偷閒
  出家——逍遙物外            —正好念佛
  在家——知是火宅
  聰明——通曉經義
  愚魯——別無所
  學禪——悟得唯心
  修仙——求無量壽

  念佛九種勝

  一、字少易念,不若經咒之難持。
  二、隨地可念,不必定在佛前。
  三、隨時可念,不論早晚閑忙。
  四、隨人可念,不分貴賤智愚。
  五、增長福德
  六、消滅重罪。經雲:至心念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七、天神恭敬
  八、惡鬼遠離。
  九、臨終往生,必定蒙佛授記。

  三界

  —欲界六天    ┌初禪三天
  —色界十八天  ┼二禪三天
  -無色四天  ├三禪三天
  └四禪九天

  四生

  卵、胎、濕、化

  六道

  —天  道
  —人  道
  —阿修羅
  —地獄
  —餓鬼
  —畜生

  七種不凈

  種子不凈———從愛欲而生——┐
  受生不凈———從精血而成  ├在胎不凈
  住處不凈———住臟腑之下  |
  所食不凈———食胎中之血——┘

  初生不凈———宛轉惡露之中—┐
  舉體不凈———腹中皆藏糞穢  ├出胎不凈
  究竟不凈———命盡終歸腐爛—┘

  三種人必定往生

  《十六觀經》雲:修習觀法者,復有三種人,必定得往生

  一者,孝養父母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讀誦大乘,勸進同學

  發五種心決定往生

  厭離心——此界八苦交煎,怨家會聚故。
  欣慕心——西方萬福莊嚴壽命無盡故。
  報恩心——父母師長洪恩,唯佛可報故。
  恐懼心——若不往生,必受三途業果故。
  慈憫心——受苦眾生,吾當發心救度故。

  九想觀

  新死想——正直仰卧,寒氣徹骨。
  青瘀想——三四日後,變作青紫。
  膿血想——青紫發潰,盡化膿血。
  絳汁想——膿血消糜,流為絳汁。
  骨臭想——惡臭熏天,至親掩鼻。
  蟲啖想——千萬蛆蟲,姿意嚙食。
  筋纏想——肉已銷完,惟筋連骨。
  白骨想——筋復化盡,僅存白骨
  枯朽想——枯骨漸朽,轉復消散。
  (吾生將來必定如是,及早覺悟念佛求生。)

  白骨觀

  (此際一思量,件件帶不去。何不早修行,作個西歸計。)

  七可惜

  彌陀有願,竟虛彼國之金台;閻老無情,偏惹他家鐵棒
  盆花野草,百計營求,而永無凋謝之寶林,不求托處。
  現在身受飢寒,卻不思求生於衣食自然之所。
  自古皆有死,卻未曾算到死歸何處。
  一廛一宇,拮據經營,不求生於七寶莊嚴宮殿
  小小疾病,便求醫卜,卻不願生永無疾痛死亡之國。
  涉水登山,猶欲參訪知識彌陀現在說法,反不親近瞻依。

  玉峰周安士先生著述,傳於世者,計有四種。一曰《陰騭文廣義》,二曰《萬善先資集》,三曰《慾海回狂》,四曰《西歸直指》。凡有見者,莫不歡喜信受,以故各處刊板,流通最廣。《西歸直指》一書,經吳門江鐵君刪改,非復周氏原制。江君以為《綱要》一卷,撮舉王龍舒所輯《大彌陀經》及『四十八願』等。今已先將魏譯《無量壽經》及二林居士所著論,合刻流行,則《綱要》可以不列。不知周氏此書,全從各家撰集中摘來,若以他本所有者,概不重出,則此書不至刪除凈盡不止也。今於虞山朱君保之處,得勝蓮居士施刻原本,見者慶喜無量,咸謂周君願力所持,特留此本嘉惠後學也。亟授手民,以復舊觀。周君有雲:『願將東土三千界,盡種西方九品蓮』。惟冀展轉流通,以相傳於無窮耳。

  光緒十二年春正月,仁山楊文會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