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三隆教授:佛教的人生觀

荊三隆教授系列佛學講座之四在「雁塔論壇」開講
——題目為《佛教人生觀》

中國佛學西安訊 2010年11月7日下午,應西安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的邀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傳統文化研究所所長、著名佛教學者荊三隆教授在「雁塔論壇」繼續他的系列佛學講座的第四講——《佛教人生觀》。西安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博士導師李利安教授主持了本場講座,並在最後的問答討論環節同荊三隆教授一起,與聽眾們就佛教人生觀與中國傳統儒家人生觀的異同、佛教生死觀、佛教的出世與入世等相關佛教文化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近百位佛教文化愛好者以及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部分師生共同聆聽了教授的精彩演講。

教授在本次講座中,首先從人生觀的文化基礎導論談起。他說人生觀就是人生態度尤其是人生目的人生價值人生意義人生的存在狀態等問題的看法人生觀回答了人為什麼活著?怎樣活著有意義?怎樣生活更有價值、更輕鬆、更愉快等一些列問題。在中國文化傳承中,傳統儒家文化是從社會倫理的角度對人生進行定位,而佛教人生觀則是從人的生活本質看人生,它既是歷史的,又是當下的,並且還將引領人們走向未來,直指人生的終極價值所在,故而佛教人生觀是最系統、最完整、最深刻,同時又是極具個性化的人生思想。隨後,荊教授分別從傳統文化中的人生觀、佛教人生觀、實現佛教人生價值的當代楷模等三個方面予以一一闡述。

在講座第一部分,荊教授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釋、道三家思想出發,從各自不同的文化基礎來闡釋各家的人生思想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中華文化的基石,它的思想學說影響了中國社會近兩千年的悠悠歷史。儒家對於人的重視,體現在高度關注人在現實社會中的作用儒家常講「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來形容現實人生的短暫,但同時,在儒家思想中,人是社會的人,是社會倫理主體人就應該在社會中遵循所謂的綱常倫理,並且在現實生活中要積極地參與到社會中去,「立言、立行、立德」是儒家所提倡的人生目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人要達到的社會責任道家追求成仙度脫,長壽無疆,所以在中國歷史上無論是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往往都在道家的影響下,尋求一種生理層面生命延續。近代以來的無產階級的人生思想,包含了更多的階級對立和階級斗爭的觀念。所以,傳統文化基礎中的人生思想更多的是社會倫理、個人追求以及階級矛盾的反映,這樣的人生思想往往是對人生終極意義的迷惑,難以達到普世與恆久的程度

那麼佛教人生到底是什麼?荊教授在講座的第二部分給聽眾做了詳細的解釋。他說佛教雖產生於印度,但自傳入中國之後,便與中國傳統主流思想儒家相互吸收,彼此融合,迅速實現了中國化,並最終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佛教人生觀是普世的人生觀,它關注一切生命而不僅僅局限於人類本身,把世間一切有靈性生命都作為考察和關懷的對象。同時,佛教人生觀既聯通現世,又承接過去,指引未來佛教人生觀所體現出來的顯著特徵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佛教人生觀是文化的,充滿了豐富的人文情懷,稱為人類歷史上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體系;第二,佛教人生觀是歷史的,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演變,不斷豐富不斷發展,日益成熟,並能夠與各個時代社會歷史相適應;第三,佛教人生觀是針對每一個人的,所以堪稱普世性最強的一種人生觀;第四,佛教人生觀既是對每一個生靈的尊重,更是對生命的理解,是建立在對生命的透徹感悟的基礎上的。佛教講,人生在路上,人生在旅途,人生就是遠行,人生就是旅客,所以人生必然會出現無助、孤獨等無奈現象,更會在人生路上處處存有各種各樣的艱難,需要我們克服。

教授行人路上遇虎逃脫的佛教故事寓意人生故事是這樣的:一個旅人走在路上,見到路邊有累累白骨,就在此時,一隻老虎出現,情況十分危急旅人匆忙上樹,並順著一根青藤逃到山崖之下。本以為逃生的旅人剛剛鬆了口氣,可是青藤之上有兩只老鼠在咀嚼,一白一黑,而在旅人腳下又是深海險灘,裡面還有三隻毒龍在翹首期待美味的到來。故事寓意就在於:白骨代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最終歸宿老虎象徵人生的處處無常和不期而遇的災難;青藤比喻有限的人生;黑白老鼠比擬白晝黑夜的時間;深海險灘堪比地獄世界;三條毒龍就是人生「貪嗔痴」的三毒。所以,人要直面人生,感悟人生,在直面和感悟中去認識人生、度脫人生、解放人生,以此達到由此岸世界彼岸世界的過渡。佛陀在世之時,便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思想來教化眾生,而三法對於我們現實人生觀依然有著深刻的教化意義人生苦短,處處的無常苦難困擾著我們,作為人本身要重視當下的自我完善,從當下的自我做起,做到心靈和諧生命的升華,在現實下揚善除惡,用「慈悲喜舍」、「悲智雙運」的大乘佛教思想,充實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教授在講座的最後以實現佛教人生價值的當代楷模——台灣的證嚴法師開示大家如何樹立正確人生觀。荊教授感慨地講道,在台灣的證嚴法師,被當代信眾稱為「現世的觀世音菩薩」。由她所創立的「慈濟功德會」在全球信眾會員數百萬之多,為全球慈善事業奉獻了數百億台幣的善款利益眾生無數。證嚴法師大悲心起,善因緣結,將自己的善行成就為完善行佛教人生觀在其中起著巨大的作用。所以,荊教授倡議大家多行善舉善舉所帶來的幸福既是救自己,又是為他人,願每個人擁有幸福健康正確人生觀。

本次講座中,荊教授患著感冒,依然慷慨激昂,聲情並茂,生動活潑,歡快流暢,情趣盎然,博得聽眾陣陣歡笑,陣陣掌聲。這種感人的情懷和輕鬆活潑、幽默自然的講演風格深深感染了在場的所有聽眾

教授講演結束後,李利安教授對荊三隆教授的精彩講演給予真誠的感謝,並對他天下午的講座給予充分的肯定。李教授說,佛教人生觀,是佛教理論的基礎,在佛教思想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修習佛學、認識佛學、實踐佛學,其最終的目的都是回歸到人生現實中來,對人生進行返觀內照,進而感悟人生,理解人生。李教授還以方立天先生的觀點為例,說明佛教人生觀的基本意趣現實價值。李教授說,從「人」在宇宙中的定位來看,人是宇宙十法界中的一員;從人生的本質來看,一個「苦」字便能概括;從人生的實相來看,堪稱如夢如幻;從人生目標來看,就是清凈解脫自由自在

此後,在李利安教授的主持下,現場進行了熱烈的交流,氣氛熱鬧,歡聲笑語不斷。現就其中三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陳列如下,以期讀者們同參共勉:

1、佛教中國傳統文化儒家人生觀的差異?荊三隆教授解釋道,佛教中國傳統文化儒家人生觀的差異,可以歸納為十點:第一,各自對於生活世界的認識不同。第二,各自對於社會評判不同。儒家認為,人在社會要實行仁政,通過個人的努力社會上達到「立言、立行、立德」的三不朽功德。同時懷有兼濟天下胸懷佛教則認為,人要遠離現世,脫離污濁社會環境,徹底否定利祿功名,通過個人的修行證得佛果,了生脫死。第三,各自對於人生追求的途徑不同。儒家認為,無論人的本性是善還是惡,都要實行教育,通過學業來改變自身,將學業、政績、工作社會視為個人的風采。佛教則具有神秘性、信仰性、不可言說性、不可為人所理解性的特點。第四,各自實現人生價值方式不同。儒家認為,人的價值的實現需要融入社會,在社會實踐中實踐和升華個人的價值佛教則強調對人心性的重視,人通過善心修行心靈心靈之間的交流,以此實現人生價值。第五,各自對人生觀的組織方式不同。儒家主張在社會條件下,通過教育和自我實踐方式相應組織自己的人生觀。佛教則有自己的修道體系和心理構成,以此組織自己的人生觀。第六,各自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儒家思想中,注重現實世界,故而在對人生觀的思考和表達方式上,注重感性理性相結合的方式佛教則更多的是人生抽象思維的思考,通過對人生現象的深層次感悟來反映出來的。第七,各自實現人生觀的主體——人的定位不同。儒家重視人的現實思考,更多的是多生的思考。佛教對於人的思考則顯得更加厚重,不僅僅是生存問題,還有對於終極歸宿的思考和寄託。第八,各自交往的對象不同。第九,各自的行為方式不同,第十,各自實現人生觀的本質不同。儒家通過教育、改造、教化來實現人生觀,是行為和意識的改造。佛教則是更多地對於心性的思考,正如佛教所講的「萬法唯心」。

2、佛教人生觀中包含不包含死亡觀念?荊三隆教授解釋道,佛教人生觀包含了自生到死的全部思考,死亡觀念當然包含在內。佛教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對於人生的終極歸宿的思考,也就是對所謂的死亡觀念的思考。通過佛教人生觀啟示,可以使我們的人生過得更加從容,更加輕鬆,更加圓滿,更加有意義這一方面的知識可以看看李利安教授學生、西北大學西北歷史研究所副教授李海波女士的《佛教生死學》一書。

3、佛教的入世和出世的側重點體現在哪?李利安教授解釋道,傳統佛教對於現實的影響更多的表現在其出世性上,佛陀時期佛教更是出世實相的典範。但是隨著佛教大乘化的發展和演變,佛教的入世色彩也愈加呈現出來,特別是到了近代以來,以太虛大師代表僧人出了人間佛教思想,使得佛教的入世化程度更加加深,這也帶有了明顯的儒家色彩。在當今社會佛教界的「人間佛教」思潮蔚然成風。但必須指出的是,在佛教人間化」發展的同時,要處理好「超人間性」的信仰本質。李教授曾在《哲學研究》中寫過一篇文章,叫做《佛教的超人間性和人間佛教》,便是對這一問題的反思。佛教的本質就在於它的「超人間力量境界」,忽略或排斥這一特性佛教的魅力必然隱去,從而必將影響佛教的整體發展。「人間佛教」得前途也會因此而黯淡無光。

本次講座在歡快的氛圍中結束,誠可謂「因緣和合聚眾會,法喜充滿再相逢」。「雁塔論壇」也期待更多喜好佛教文化聽眾蒞臨聞聽佛法,感悟人生,擁有幸福圓滿人生觀和世界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