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content/2022/may/552fc6dc53429c8cd50116ca1a54afed.jpg" />
故事一:有甲乙兩人去跟師傅修禪,兩個人都很刻苦,但是兩個人都覺得很辛苦,因為這兩個人有煙癮。
因為師父很嚴格,所以兩個人一直熬著,終於有一天兩個人都熬不住了,就約定分別向師父請求准許吸煙。
甲覺得奇怪,為什麼師父會偏向乙?
乙就問甲,你是怎樣問師父的,甲說:“我問師父,修禪的時候,是否可以吸煙?”乙說“你這樣問師父當然要打你了。”
乙說“我問師父,吸煙的時候,是否可以修禪?”師父說“當然可以!”
這就是溝通的奧妙,溝通的時候,一定不要以自己的目的為目的,一定要以對方的目的為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夠達成你的目的。
這個故事告訴大我們溝通是為了達成共識,不是為了證明你想做什麼。當你基於共同的目的去做溝通時,這個溝通是會達成共識的。但是如果你只是想溝通你想做的事情的話,雖然你的目的可能是對的,你得不到共識,這件事就做不成了。
故事二:相傳宋朝年間,有個年輕人進京趕考,在街上碰見一人在擺攤賣畫。年輕人對書畫很感興趣,就上前觀看,可惜畫作實在有失水準,他只看了一眼就准備離去。正當轉身之際,賣畫人叫住了他,並問:“你看我這幅畫值多少錢啊?”他直言不諱:“恕我直言,你這畫只值一兩銀子。”說完,繼續上路了。
之後,年輕人在科舉考試中高中,到朝廷面聖,他吃驚地發現,當朝皇帝就是那個擺攤賣畫的人,他有所不知,皇帝賣畫只是裝樣子,真實目的是在微服私訪。
皇帝也認出了他,想再考驗考驗他,遂又拿出擺攤時賣的那幅畫問他:“你認為這幅畫值多少錢?”
這的確給年輕人出了一個難題,仍然說只值一兩銀子,似有大逆不道之嫌。但他又不想違背自己的價值觀,為討好皇帝出爾反爾,於是機智地說:“如果這幅畫是聖上送給臣的,它就是無價之寶,可如果拿去賣,它就值一兩銀子。”
皇帝聽了不但沒惱,反而很高興,高興的是自己得到了一個智慧過人的忠誠之士,從此,年輕人得到了皇帝的重用。
謹記:不讓真心話變形走樣,如何表達,常常需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