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佛很用功,但其他人卻說我越來越沒人情味了,這是為什麼

問:我學佛用功,但其他人卻說我越來越沒人情味了,這是為什麼?

答:這大概是因為你只顧自己「修行」,而忘記了身邊的人
修行是什麼?就是修正錯誤努力行善。通過修行,提升心性,得智慧,具大慈悲心、博愛心。如果越修越冷漠,則是偏離了方向
佛教徒除了自身用功修行外,應該學會關愛身邊的人,不能因自我修行,而淡漠了他人。
修行成就,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智慧資糧,一個是福德資糧。
智慧資糧而言,我們可以通過定、慧的修持來積累,而福德資糧的積累,卻必須以眾生為助緣而獲得。佛經中說兩種資糧,如同車的兩個輪子一樣,缺一不可,所以修行不是將自己封閉在黑屋子裡,就可以完成的。在菩薩行的六度中,要求我們通過對他人行布施,自身持戒清凈,能在人群中修忍辱,來培植我們的福德資糧
對此,大乘佛教特別強調修行人與眾生關係成就佛果利益眾生關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雲:「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花果。」本著這一理念修行絕不是無視身邊眾生的存在,它必須是以利益眾生,作為自己修行的前提,這才是大乘佛子正確修行宗旨
事實上,佛菩薩都是悲心深重,度眾心切,最有人情味的博愛者,絕不是薄情寡義,只求自我解脫的自了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