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五戒?

什麼是五戒

在家男女受持五種制戒。即不殺生戒、不偷盜戒、不邪淫戒、不妄語戒、不飲酒戒。

佛制受持三歸五戒之在家眾,方稱優婆塞(或優婆夷)。故《毗尼母經》卷一雲(大正24•802b):『優婆塞者,不止在三歸,更加五戒,始得名為優婆塞也。』

關於五戒的分受與具受,各經持有不同的看法,如《增一阿含經》、《優婆塞戒經》及《大般涅槃經》等提出了分受之說。《薩婆多毗尼毗婆沙》、《雜阿毗曇心論》則認為所謂少分行、多分行、滿分行優婆塞之說,乃欲明持戒功德之多少,並非有如是受戒之法,故不允許分受。

五戒中,前四者屬性戒86,後一者為遮戒。又前三者在防身,第四在防口,最後一種通防身防口,在防護前四者。故《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雲(大正23•506c):『優婆塞五戒,幾是實罪?幾是遮罪?答曰:四是實罪,飲酒一戒是遮罪。飲酒所以得與四罪同類結為五戒者,以飲酒是放逸之本也能犯四戒。』

五戒十善,是修學佛法基礎。如果五戒十善沒有做好,人天資格都沒有,他還能成菩薩嗎?還能羅漢嗎?不可能的事情。五乘87佛法好像是五層樓,菩薩是最高一層,沒有下面四層怎麼會有最高一層?所以我們要重視五戒十善,想學佛,想成菩薩成佛,一定要認真修五戒十善

修持五戒就是我們一般講的人格,做人的資格,在六道里取得人道條件

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這是配合中國傳統倫理而說。中國傳統社會倫常社會,倫是五倫,五倫是講我們社會組織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由一個家庭社會國家,是五倫組織。維系五倫社會的道統就是五常,這是道德基礎,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五條是中國人基本的道德觀念人人都必須遵守。每一個人從小就要接受這個道德教育,所以一般人一生在社會所作所為,有這個道德規范著,不至於越軌太大。所謂以德治國。我們民族在這個世界幾千年來能夠長治久安,一直到今天還沒有被淘汰、沒有滅亡,與此有關。所以我們要發揚光大中國傳統文化,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道德法律互補。

(一)不殺生,跟儒家所講的『仁』意思相通。

仁是會意字,是兩個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一切眾生動物),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有一動物心情被人殺,被殺是沒有抵抗的能力,可是這種怨恨之心不會消失。殺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殺眾生懷恨在心,念念要報復,這就是佛家所謂欠錢的要還債,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為什麼?兩方面都迷。被殺眾生不會想到,過去世我曾經殺他,這是一報還一報;就這樣算了,那這個事就完了,就沒事;若還要殺他報復是迷,這是沒有做還債想。你殺我,我將來有機會再殺你、再報復,報復一次比一次要慘烈。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事情,佛告訴我們殺生招感世間刀兵劫難佛法教我們不殺生,不但是不與一切眾生冤讎,同時更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從殺生上來培養,幫助我們明心見性這條戒律有這麼大的功德殺生業障非常重,障礙明心見性障礙我們得一心不亂。因為一個好殺的人,嗔恨心必定重,嗔恨心重的人念佛怎麼會得一心?修禪怎麼會得禪定?所以佛法把不殺生列為一切戒條里第一條戒,是有道理的。

因此,上至諸佛聖人師僧父母,下至蜎飛蠕動88,微細昆蟲,凡有命者,不得故殺。此不殺生戒五緣成犯:(1)是人,(2)人想,(3)殺心,(4)興方便,(5)前人命斷。雖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然其中有重有輕。若殺父母師僧聖人,是為逆罪,此罪深重。若殺其他人,是犯根本性罪,不容懺悔。若殺諸非人89,是犯中罪;若殺畜生,名犯下罪。此中下之罪,皆可懺悔。故殺生雖同,然應詳細分別。

印光法師答疑:『或曰:鰥寡孤獨貧窮患難,所在皆有,何不周濟。而乃汲汲於不相關涉之異類,其緩急輕重,不亦倒置乎哉。答曰:子未知如來教人戒殺放生之所以也。夫人物雖異,佛性原同。彼以惡業淪於異類,我以善業幸得人身若不加憫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盡,彼罪或畢。難免從頭償還,充彼口腹。須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殺業所感。若無殺業,縱身遇賊寇,當起善心,不加誅戮。又況瘟疫水火諸災橫事,戒殺放生者絕少遭逢。是知護生,原屬護自。戒殺可免天殺、鬼神殺、盜賊殺,未來怨怨相報殺。鰥寡孤獨貧窮患難,亦當隨分隨力以行周濟。豈戒殺放生之人,絕不作此項功德乎。然鰥寡等雖深可矜憫,尚未至於死地。物則不行救贖,立見登鼎俎以充口腹矣。又曰物類無盡,能放幾何。答曰:須知放生一事,實為發起同人,普護物命之最勝善心。企其體貼放之之意,中心惻然,不忍食啖。既不食啖,則捕者便息。庶水陸空行一切物類自在飛走游泳於自所行境。則成不放之普放,非所謂以天下而為池乎。縱不能人各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則無量水陸生命,得免殺戮。況不止一人乎。又為現在未來一切同人,斷鰥寡孤獨貧窮患難之因。作長壽無病、富貴安樂、父子團圞、夫妻偕老之緣。正所以預行周濟,令未來生生世世,永不遭鰥寡等苦,長享受壽富等樂。非所謂罄域中而蒙福乎,何可漠然置之。子審思之,戒殺放生,畢竟是汲汲為人,抑止汲汲為物,而緩急輕重倒置乎。』 (《(正)極樂放生》)

(二)不偷盜,與儒家的『義』相通。

義是公正,以正當手段獲得利益,盡職守則和履行義務。對一切眾生貢獻是盡義務不需要報酬。而『不與取』就是偷盜,不與取是別人沒有同意、沒有答應,你就取來,這就犯偷盜。我們沒有得到別人同意,隨便把別人東西移動,都是偷盜;不一定說據為己有才是偷盜。如我的書放在桌子上,你沒有得到我同意,故意把我的書拿到另外一邊,讓我找不到,就算偷盜。而且戒律訂得非常微細,就是一草一物、一針一線,再微小的東西都不可以偷盜。若常住90物,若信施91物,若僧眾物,若官物,民物,一切物,或奪取,或竊取,或詐取,乃至偷稅、漏稅等,皆為偷盜。此不與取戒,以盜僧物的罪過最重。此戒具六緣成犯:(1)他物,(2)他物想,(3)盜心,(4)興方便取,(5)值五錢,(6)離本處。六緣具足,失無作戒體92,不通懺悔。盜四錢以下,及盜鳥獸等物為輕,可以懺悔這一條戒是幫助我們修學清凈布施,幫助我們放下身心世界使我們恢復自性清凈心。無偷盜之事發生社會既可安寧,個人與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三)不邪淫,相當於儒家講的『禮』。

即舉止文明,通情達理。不邪淫是指家人,居家學佛,未能全斷淫慾,只許於正常夫婦間行之,此外與一切男女不得行淫。即正式結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苟合淫慾,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間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貞良守禮。亦即組織家庭之後,夫婦須相敬如賓,不有其他淫亂行為,便能和睦相處,成為美滿家庭。若在家男女,能進而受持遠離非梵行93等五種學處94,是為受持增上五戒,得名為最勝優婆塞、優婆夷,然非離先所受五戒律儀更別有體。此邪淫戒三緣成犯:(1)淫心,(2)是道,大小便道、口道隨一,(3)事遂,入如胡麻95,即失戒體。

邪淫會危害家庭和諧,損害身心健康,傷及子女及他人,乃至身敗名裂,有害於安定團結。因此,印光法師教導我們:『吾常謂世間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慾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間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慾虧損,受別種感觸而死。此諸死者,無不推之於命。豈知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本乎命者,乃居心清貞,不貪慾之人。彼貪色者,皆自戕其生,何可謂之為命乎。至若依命而生,命盡而死者,不過一二分爾。由是知天下多半皆枉死之人。此禍之烈,世無有二。亦有不費一錢,不勞微力,而能成至高之德行,享至大之安樂,遺子孫以無窮之福蔭,俾來生得貞良之眷屬者,其唯戒淫乎。夫婦正淫,前已略說利害,今且不論。至於邪淫之事,無廉無恥,極穢極惡。乃以人身,行畜生事。是以艷女來奔,妖姬獻媚,君子視為莫大之禍殃而拒之,必致福曜照臨,皇天眷佑。小人視為莫大之幸福而納之,必致災星蒞止,鬼神誅戮。君子則因禍而得福小人則因禍而加禍。故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世人苟於女色關頭,不能徹底看破。則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樂,以及子孫無窮之福蔭,來生貞良之眷屬,斷送於俄頃之歡娛也。哀哉。』 (《(正)慾海回狂序》)

『最易犯者唯色慾。當常懷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舉一動,天地鬼神諸佛菩薩,無不悉知悉見。人前尚不敢為非,況於佛天森嚴處,敢存邪鄙之念,與行邪鄙之事乎。孟子謂: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若不守身,縱能事親,亦只是皮毛儀式而已。實則即是賤視親之遺體,其不孝也大矣。故曾子臨終,方說放心無慮之話雲: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未到此時,尚存戰兢。曾子且然,況吾輩凡庸乎。』 (《(續)復徐書鏞書》)

印光法師教導:『在凡夫地,誰無煩惱。須於平時預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緣,不至卒發。縱發,亦能頓起覺照,令其消滅。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而已。若知無義之財,害甚毒蛇,則無臨財苟得之煩惱與人方便,究竟總歸自己前程,則無窮急患難求救,由惜財而不肯之煩惱。色則縱對如花如玉之貌,常存若姊若妹之心。縱是娼妓,亦作是想,生憐憫心,生度脫心,則無見美色而動欲之煩惱夫婦相敬如賓,視妻室為相濟繼祖之恩人,不敢當作彼此行樂之欲具,則無徇欲滅身,及妻不能育、子不成立之煩惱子女從小教訓,則無忤逆親心、敗壞門風之煩惱。至於橫逆一端,鬚生憐憫心,憫彼無知不與計校。又作自己前生曾惱害過彼,今因此故,遂還一宿債,生歡喜心,則無橫逆報復之煩惱。然上來所說,乃俯順初機;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則無盡煩惱,悉化為大光明藏。』 (《(正)復高邵麟書四》)

(四)不妄語,與儒家的『信』相通。

信是誠實守信。不妄語就是不欺騙他人,凡不如心想而說,皆是妄語妄語有大小:如見、聞、覺、知說不見聞覺知;不見、聞、覺、知說見聞覺知等,是名小妄語;可通懺悔。若未證聖果96,而說我得須陀洹果97等;乃至實未得定98、見好相99等,而說得定、見香、見花、見菩薩聲聞天人、神鬼等,皆大妄語,犯則罪重,是不可悔。此妄語五緣成犯:(1)所對是人,(2)是人想,(3)有欺誑心,(4)說自證聖果及見佛見鬼等,(5)前人領解100。即是失戒。

如能遠離妄語,便能做誠實不欺,則父母兄弟親屬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觸,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實為得樂之道。如果欺騙人,定會失去信任,斷送自己的前程,其實是害自己。

(五)不飲酒,與儒家的『智』相通。

智是明辨是非善惡能力。酒能致醉,令人神志昏迷,故一切酒不得飲。若有重病需酒治療,告眾101或告師長後方許飲服。自己不飲,亦不得教人飲。制酒、酤酒,尤非所應。不飲酒這一條戒是屬於遮戒。前面四條是性戒,不管你有沒有受戒犯了都有罪。遮戒是防止、是預防,它本身沒有罪。譬如喝酒,本身不是罪,但是酒醉之後會做出殺盜淫妄;由此可知,佛制訂不飲酒,是防止犯前面的四條戒。過分飲酒必定誤事,且有害健康社會上許多犯罪與酒幾乎都是關聯的。不飲酒則身心安定平安無事,且能節省一筆開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