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答中西隨功教授提問(第二集)

仁愛和平講堂-答中西隨功教授提問  (第二集)  2004/9/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8-04-02 

  諸位同學,這次我們在日本訪問,中西隨功法師一直都是陪同我們。在日本我們跟華藏電視台的負責人陳彩瓊居士建議,衛星電視台開一個節目「仁愛和平講堂」,在日本我們錄過幾個小時,好像有六個多小時將來製作出來之後,每個星期播兩次。這個節目我們可以邀請學者、專家、各個宗教的傳教師,給我們談談怎樣化解沖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同時也接受訪問,用訪問的方式也很受大眾的歡迎。中西隨功教授他也來到這個節目,提出兩個問題,他的說話我們在日本把他錄下來了,當時我沒有解答,因為沒有時間,所以我們在此再來解答,把他的提問跟我們的解答可以經過後續的製作連接起來,在電視台播放。 

  他說的話說得很多,說了大概有十分鐘,很多都是客氣話,也有不少贊嘆的話,我想這些不要重複了,我們就直接提他的問題。他的問題大意是說,這些年來我們一直都在宗教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一切宗教都主張仁愛和平,所以關於人類追求和平,他說我想請教法師第一個問題是生存方式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心的問題,心理問題。這兩個問題實在說,就像他自己所講的很尖銳。 

  生存方式的問題,人類地球上已經生存幾十萬年了,這是從考古學家告訴我們的;從發明了文字到現在,差不多也有一萬多年,在這個世界上;從文字演變成文明,至少也有五千年的歷史了。中國的歷史是世界上所有國家民族,其中保存得最完整的,那就中國人很重視歷史。在古時候並沒有「歷史」這個名詞,也沒有歷史這個觀念。歷史這個觀念跟名詞,如果講到最早,那應該起源於《春秋》。現在儒家五經裡面的《書經》是歷史,《春秋》是歷史,《春秋》是孔子做的。傳《春秋》的有三家,現在諸位曉得《左傳》左丘明的、《公羊傳》、《穀梁傳》。孔子記載只記一個綱目,詳細內容沒有記載,而這三家依照孔子所說的綱目,把裡面內容補充進去了。所以在中國的史書,第一個是《書經》,第二個就是春秋三傳,接著那真正是歷史時代確定,司馬遷的《史記》開端,《史記》是通史。往後《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這綿延下來之後,稱為中國的斷代史,那就有很詳細的記載,這是世界其他國家地區所沒有的。 

  所以,從中國史書裡面記載,至少可靠的記載有四千五百年人類經過這么長的歷史,今天我們還要問生存方式的問題,這不是一樁怪事嗎?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那我們就想這個原因,大概是我們現在生存方式出了問題,你才會提出這個問題。要不然,我們就以中國來說,就是走向文明的生活,至少記載也有四千五百多年歷史了。這四千五百年是怎麼樣活下來的,而且活得非常美好,真正是多彩多姿,跟西方人相比有過而無不及,只是近代這二百多年來,真的出了問題了。中西隨功先生是日本人,日本韓國(南北韓)、越南這些地區是直接接受中國傳統文化國家地區,到今天確實經歷西方文明的沖擊,出現問題了。 

  在過去,堯舜禹湯他教我們怎麼生活?他教導我們不外乎倫理道德,所謂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就是生存的方式。堯舜距離我們現在四千五百年了,是孔子心目當中的聖人,這個教訓一直到前清的末年中國人都遵守,遵守就沒有問題,我們生存方式非常美好,這個教育就是倫常道德。中西先生今天提出這個問題,我並不感覺得奇怪,為什麼?現前的社會倫理道德不講了,倫理道德已經不存在我生活中了,於是社會出了問題。這個問題古書裡頭講得很清楚,倫理道德如果廢棄了、疏忽了,這個社會必然是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整個社會動亂了。今天社會動亂到極處,天災人禍層出不窮。所以我們要問,這生存方式在現前這個社會我們怎麼活下去?用什麼方式活下去?於是我們會想到這個問題提出是正常的。 

  在亂世,我們如何能夠得到一個平安幸福美滿的一生?我相信這是大多數人心目當中所希求的、所嚮往的,答案還是要遵守古聖先賢教誨。中國諺語說得很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誰是老人孔子老人孟子老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老人,這些老人給我們這些教訓、這些典籍,那就老人言。你不相信,你不去理會、不去學習,那麼眼前的這些動亂災禍就得承受,這就是吃虧在眼前。 

  現在問題出現了,古聖先賢的教誨有這么重要嗎?現在這世間這個問題疑惑的人有多少?我們常常聽到,這個東西是舊東西,不合時代了,你學這個幹什麼,學這個有什麼用處?這些疑問我聽得太多太多。我走過世界許許多多國家地區,接觸各個階層的人物,十之八、九都是這樣的心態,這樣的看法。而對我們學習宗教學佛,讀古人東西,研究古人東西,效法古人,他們都感覺得奇怪,好像認為我們這些人反常,真的,跟他們日用平常不一樣。然而他看看我們,我們的形象在此地,他看到我們生活很快樂無憂無慮,無有牽掛,煩惱少,憂慮少,牽掛少,他很羨慕。所以他雖然排斥,雖然懷疑,他也歡喜來接近。 

  大多數人接近,大概頭一個問題問我的:法師你是怎樣保養身體?都問這個話。由此可知,他對於健康長壽之道,他很關心,他看到我這樣子他很想學。他們知道我年歲很大了,再過兩年八十歲了,許多人比我年輕很多,小我十幾歲,站在我旁邊看起來都比我衰老,無論在形象、在體力、在各個方面,他不如我。從形象上他們自自然然就提出來不少問題,來問我怎樣能夠得到健康長壽?我的回答:心地清凈慈悲,回歸自然古人所講的返璞歸真,那你就得到了。回歸自然、返璞歸真要怎麼落實?還是落實到古人的教誨,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這個倫常就是自然,這個倫常就是璞、就是真。返璞歸真,那你就曉得五倫、五常是璞是真,我們今天違背了。 

  今天的社會,父子有親成了問題,報章、媒體常常報導家庭的變故,兒女父母父母兒女兄弟相殺,夫妻相殺,這個事情現在不是新聞了,是很平常事情。這個事情這就是反常。這個常就是倫常,跟倫常完全相反,倫常是一家人相親相愛,這是正常的,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君臣有義,這個君臣就是今天講的領導與被領導,被領導領導不忠,領導對被領導不仁,這個事也很平常,所以叛逆事情現在也是司空見慣。這都是眼前的社會問題。所以我們要肯定古人的教誨,不是他的發明,不是他的創見,是什麼?是自然。 

  古人懂得大自然法則,懂得自然的運行,所謂是隨順自然。諸位想想,夫妻結合自自然然就生子,就會產生父子關系這是誰發明的?不但從自有人類就有這個,那個時候人類沒有文明,還沒有文字;我們再仔細觀察所有一動物都是這樣的嗎?看現前的動物你仔細觀察,跟太初有什麼兩樣?在這地方我們體現到自然大道自然法則自然的運作。所以,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自然之道;親、義、別、序、信,這是隨順自然之德,這就是東方人所講的道德。所以你要曉得什麼是道,什麼是德。你能夠明了大自然這是道,明道隨順自然這是德,行德。明道行德,宇宙和諧的,地球和諧的。 

  中國易經》裡面講的「太和」,太和就是宇宙和諧,沒有沖突,沒有矛盾,沒有對立地球和睦的,本來和睦地球所生的一切生物,這個生物動物、有植物,實在講礦物還是生物,只要生在這地球上,在地球上出現,都有它的道與德,或者我們講道理,大家好懂,講道德深一層了。都有道,都有德。它是自然生態裡面一個環節,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這個生態不平衡,少了也不平衡,這個道理能體會的人不多。 

  所以,我常常跟一些朋友們討論這個問題我用這個身體比喻大家容易明了,父母生了我們這個身體,這身體外面看,眼耳鼻舌身五官,裡面五臟六腑,從外表一般人所忽略的毛髮,這是我們身體生態,它都是均衡的,它都是和睦的,決定不會有沖突,決定不會有對立,我們這個身體健康、才快樂。如果我們這個生態失掉平衡,問題就來了。五官,眼、耳、鼻、舌、身,這是道,我這樣的說法諸位容易懂,這自然的,自然生態。眼能見,耳能聽,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觸,這是什麼?這是德。我從這上講什麼叫道、什麼叫德,大家就容易懂。然後你再把它擴大,地球就像一個人身宇宙就像一個人身你就容易體會到什麼叫道,什麼叫德。 

  所以道德不是哪個人發明的,不是哪個人創造的,自然而然。佛家有一句術語叫「法爾如是」,就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沒有理由的,天然的。你能隨順,眼能見,你隨順它你就得受用,你要想改變它,那麻煩來了。眼它能見,耳能聽,現在我要改變,我要眼能聽,耳能見,你麻煩來了你怎麼改變?用外科手術把視神經移到耳朵上去,把聽的神經移到眼睛裡面去,動外科手術,那你什麼?你違背了自然,你破壞了自然,到最後怎麼樣?眼也瞎了,耳也聾了,這就叫不聽老人吃虧在眼前。以為你很聰明你能夠所謂是人定勝天,天就是自然你能夠勝過自然你可以改造自然。 

  今天很多人對於自己的生理真的用外科手術來改造,最明顯的、最普遍的,整容,那是破壞你身體自然生態平衡。你今天用機械移山倒海,改變自然環境,雖然得一時之利,招來怎麼樣?招來的是災難!我們身體不遵守父母生下來這個身體要想任意改變自己,你得來的是災難、是人禍。我把天災人禍樣子來說,你不難懂。任意破壞身體,不知道保養身體,你得來的禍害;任意破壞我們居住的環境,那你得到的是災害,災害是什麼?所謂是地震、水災風災、火災,自古以來還加上個戰爭天災人禍。怎麼發生的?都是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發生的,因此,縱然許許多多人說古時候這種生活方式不適合時宜了,那我自從讀書明理之後,我覺得古人生活方式很好我很喜歡,所以我依然健朗。 

  我們穿的這個衣服,這個衣服明朝的服裝,中國出家人沒有改變服裝,穿的是古裝。這個衣服穿得很舒服,寬袍大領,給一般人一個感觸是沒有壓迫感。你看現在人穿的衣服緊身,把一身包得緊緊的,一看好大的壓力,不自在禮服古人禮服是海青,古時候這個衣服上都綉花紋,紋章,紋是綉刺,章是花紋表示他的身分地位,現在所講的階級。我們這次在日本曾經到過一家中國的餐館,進到他那個小客室裡面,傢俱大概還是清朝可能是宮廷裡面這些古老的傢俱,太師椅一套,我坐上去,都是的是龍,扶手是龍,後面撐的也是龍。我就叫人看一看,你看看這個龍有幾個爪?這個大家都沒有注意到,我提醒大家細細去觀察,每個龍都是四個爪,四個,四個爪表示他的身分地位,親王,這套傢俱從前是親王府的。如果是皇宮裡面,這個帝王是五個爪,這龍是五個爪,在滿清時候三個爪是貝勒。 

  所以這就是,他們穿的衣服也是一樣,都是龍袍,但是那個龍的爪多少不一樣,皇帝是五個爪,親王是四個爪,貝勒是三個爪,你在這里就區別了。文武百官他的章服都表示他的身分地位,便於行禮。長幼有序延伸就是尊卑有序,地位有尊卑,地位卑的向地位高的要尊敬,便於行禮。現在除了軍隊軍官還有這個階級,文官就沒有了,在一也不知道誰大誰小,沒有法子分別,古時候清清楚楚。民間士農工商衣著都不一樣,一看你這個社會是從事於哪個行業的、哪個身分這叫文化。所以,古人這個生活方式好,我們很羨慕,我這一生還是過古人生活,很自在。你說我落伍,我想想我沒落伍,為什麼沒落伍?我沒有參加你的隊伍,我怎麼會落伍?我入了伍我才會落伍,我沒有入伍。 

  所以這個生存的方式也就生活方式我覺得還是要依靠古聖先賢的教誨,基本的教誨《弟子規》,非常簡單,非常扼要,生活標準,我們依照這個過生活,你一生幸福美滿。在佛法裡面講持戒持戒就是儒家講的守禮。聖賢人教導我們不能做的,我們決定不要違犯,教我們可以做的,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做。所以戒律有止持、有作持,作是你應當要做,對自對他有利益的,於人於己沒有利益的應當禁止,你從這里下手,《弟子規》是基本的戒律出家基本的戒律是《沙彌律儀》,你不不做到,你不做到你就不行,這是生活方式。在家人依三皈五戒十善非常圓滿中國東西好,《弟子規》比三皈五戒十善講得還要明白、還要清楚。 

  第二個問題,我就想中西先生問的是心理問題,大概就是存心,我們今天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要用什麼心?這個問得好。儒家這是倫常道德心,你這生就很圓滿了,在大乘教裡面叫菩提心菩提心很難懂,我最近這十幾年講經把菩提心講成五條,大家好懂。真誠心這是菩提心之體,在經裡面講是至誠心,在論裡面講的是直心,《起信論》講直心,經論合起來就是真誠。一定要記住,別人對我不真誠我對人要真誠。為什麼?因為他隨順煩惱日子我要隨順聖賢教誨過日子,那我們兩個不一樣。不能說他對我不誠實我對他何必要誠實,那你就跟他走了錯了,他跟我走是對的,我們跟他走,錯了。 

  我們用一味真誠心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用清凈心,清凈心不染污平等心沒有貢高我慢,決定沒有歧視,用正覺心決定不迷,覺而不迷,用慈悲心,大慈大悲,決定沒有自私自利。心的問題你掌握到這個,你就把自己本性、把自己的真心找回來了。我們如是存心,如是生活,決定不會錯,決定是幸福的、是美滿的,前途呈現是一片金色光明。所以,他提出這個關於人類追求和平安定,離不開聖賢教誨,離不開倫理道德。由此可知,倫理道德是永恆的、是超越時空的,我們應當要遵守,應當要學習。現在時間到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