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萬緣放下與美滿生活之間,是否可以並行而不悖?

這位郭居士他有四個問題。第一個:「師父在講凈土經論的時候,一再強調『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凈土』。而在講《金剛經》的時候又說,應將《金剛經》的理論運用在穿衣吃飯日常生活當中,以達到美滿生活。講《華嚴經》裡面也曾經提到『圓滿生活』。在家同修難免有事業家事之累,萬緣放下美滿生活之間,究竟如何拿捏,是否可以並行而不悖?」

凈土法門法師答:可以,是可以並行。佛所說的一切經都可以互相參考,互相來運用。「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凈土」,是我們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目標。所謂「放下」不是將事放下,是把那個念頭放下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白。也就是說,事我們要認真去做,做完了,不要把這些事放在心上;把這些事放在心上你就錯了放在心上你的心就不清凈。「心凈則土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條件心地清凈,與西方極樂世界才有感應道交。無論做什麼事情,做完了之後不要放在心上心上一定要有阿彌陀佛,這就對了。你心裡頭不生煩惱,沒有妄念事情來了照做,不是說事情不做,那麼你在生活上才真正達到圓滿理事圓滿。《金剛經》裡面所講的是觀慧,真實智慧

  最近我從美國回來,經過夏威夷(我是除夕從夏威夷回到台北來),在夏威夷大學做了兩次講演、一次座談會,參與的差不多有三、四百人。座談會里,有一位同修提出一個問題。他們那邊也念《無量壽經》。他問我:「能不能在《無量壽經》上節錄幾句經文,做為自己在生活修持的依據?」這個問題得很好。我就告訴他,《無量壽經上有句話很重要,我們現代人修學從哪裡下手?第一句就是「善護三業」,經文上講「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我們要真做,人與在一起就張家長、李家短,這就糟了,所以佛第一句話教我們善護口業。身、口、意三業,他不先說身業,而把口業放在第一,因為造口業最容易,我們要特別留意,要從這裡下手。「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凈無染。」這三句話,實際上就是教給我們十善業道,我們修行從這裡下手。

  第二句,經上講的「觀法如化,三昧常寂」。法是一切萬法,我們怎樣看一切萬法?這個「觀」,就是我們一般人說的人生觀、宇宙觀,我們對人生宇宙看法佛教給我們「觀法如化」,這一句話就是《金剛經》、《般若經》上告訴我們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就是如化,別當真!世間法、出世間法、六道、十法界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要是把這些東西當真,你就大錯特錯,無論修學什麼法門,你都是障礙重重。所以,佛門裡面講「作觀」,這也是修行的一個總原則、總綱領,就是修正我們的觀念

  「三昧常寂」是講享受。「三昧」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正受」,正受是心裡面沒有憂喜,身沒有苦樂。「常寂」,寂是清凈寂滅。滅是滅煩惱,滅知見;滅煩惱是斷煩惱障,滅知見是斷所知障。諸佛如來他們日常生活清凈寂滅,這是過佛的生活這是真樂!西方極樂世界是這個樂,不是苦樂之樂苦樂之樂那個樂還是苦,叫壞苦,它不是真樂。苦樂兩邊都沒有了,才是真樂。

  第三句是經上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無量壽經》上這三句話最重要!「善護三業」是戒律,「觀法如化」是般若、是禪,「三昧常寂」是密,「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凈,這三句話里頭,禪、凈、密、教、律統統包括在裡面,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都修了,這哪裡有障礙

  所以這一部經是無上的法寶你要是念通了,我所講的,一切經裡面所說的,你都能圓融過來,你都能夠得到受用。《金剛經》上,理論用在穿衣吃飯日常生活當中,就是叫你上有、體上沒有。在相上,我們為什麼要認真努力去做,是要做一個好榜樣給那些沒有覺悟眾生去看。凡夫生活是迷惑顛倒,天天在造業,造業受報。等到你覺悟了,你那個生活就是做給別人看的。覺悟了以後,他不為自己,為眾生,所以在事相上,會做得圓滿做得更認真,像舞台表演一樣,能令一切眾生見聞覺知,叫他開悟!所以你明白之後,你過的生活就是佛菩薩生活,遊戲神通。「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他怎麼不圓滿、怎麼不自在、怎麼不快樂這是悟入跟一般凡夫人生活不相同的所在,我們要細心去體會。

檔名:21-052-01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