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老師您好,小孩子沒有自製力,不自覺的就把時間白白浪費過去了,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指引他珍惜時間呢?感恩您!
---------------------------------------------------------------------------
蔡禮旭老師答:
要善巧方便予以開導
小孩不懂得珍惜時光,我們應該如何去引導?有一個父親發現他的孩子整天遊手好閒,做父親的沒有馬上去制止他。有一天,父親拿了一根八十公分長的棍子,來到孩子的面前對孩子說:「孩子,人的一生就好像這根木棍一樣,八十年左右;前二十年在學習,對家庭、對社會沒有幫助,這段時光沒有貢獻,我們要把它減去,砍掉一節。」說完,他拿起斧頭,把前面二十公分斬斷了。接著又說:「人生六十歲以後身體衰老,也沒有力氣做事情,所以後面二十年也要去掉。」說完,又把木棍砍去了二十公分。父親接著又說:「剩下的這四十公分,又有三分之一都睡掉了,所以還要把它砍去一段。」在砍的過程中,兒子的心裡感覺到了一陣陣的震撼。接著父親又說:「你每天除了吃飯,還有許多無關緊要之事,又浪費了很多時間,所以要再砍一段。」當父親要再砍下去的時候,孩子就跟父親講:「父親,你別砍了,我知道錯了。」父親說:「你不會知道的,你一生不知要生多少場病,要在床上度過,這一段也不能算。」孩子感悟了,就向父親跪了下來。父親就跟他說:「你看,人生只剩下如此之短的時間,能真正做有意義的事,能真正孝順父母,奉獻社會,奉獻國家;既然都這么短了,你還拿來揮霍,太不應該了。」
很多讀經薰習聖賢學問的孩子,你問他為什麼要讀書?他們會說:「我要作聖人,讀書志在聖賢。」老師給孩子們規定每天早上七點要讀誦《弟子規》,所以孩子們都是六點半就起床,從而養成了孩子們早起的好習慣。有個孩子在過年時睡得比較晚,他的母親唯恐他睡眠不足,就把鬧鍾調慢一個小時。結果孩子早上醒過來,一看鬧鍾才五點多,所以又繼續睡。後來覺得有問題,因為人都有生理時鍾,因此他就走出來,一看快八點了,孩子就放聲大哭,說為何都快八點了還不叫我起床讀《弟子規》?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而且這還包含了他對老師的恭敬,他對自己言語的承諾,不敢忘失。雖然孩子少睡一點,但是卻形成了有規律的生活方式,甚至於是對老師恭敬、對學問恭敬的態度。
有一個孩子早上刷牙洗臉的時候,在那裡磨磨蹭蹭耽擱時間,他母親看他這樣繼續下去,一定會遲到,可是還是按兵不動,到學校確實遲到了。由於兒子遲到了,而沒有趕上參加升旗儀式,這位媽媽就想,孩子一定會被老師批評。中午的時候,孩子回到家裡,一看孩子的臉上沒有任何的慚愧,就警覺到老師沒有處罰、沒有批評他。當天下午,母親就打電話給老師,跟老師說到:「我兒子今天遲到了。」老師一聽完,立刻對家長說:「沒關系,沒關系!」母親就回答說:「怎麼會沒關系?很有關系!孩子遲到,假如不馬上跟他講,他就養成壞習慣。」這位老師說:「我還以為你打電話來是要跟老師解釋孩子為什麼遲到。」接著家長就跟老師說:「請你要好好批評、處罰他,讓他有所警覺。」結果老師回答:「這個年代還有家長來討批評、來討處罰的,已經不多見了。」老師一邊笑也答應說:「好好好,我下午一定好好批評他。」
下午放學,這個孩子一進到家裡,立刻去找鬧鍾。為什麼要找鬧鍾?明天不能遲到。孩子把時間調到六點半,心裡才安心。母親一看,就走過來跟孩子講:「你現在調到六點半,等一會兒吃飯的時候,鬧鍾就響了;你要吃完飯,等過了六點半以後再去調整,明天早上就會響,因為鬧鍾是十二個小時,一天有兩個六點半。」孩子不但受到了教育,而且也學到了調鬧鍾的技巧,從此以後他都是自己起床,自己安排時間,再也沒有遲到。而且他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著自己的小鬧鍾。所以,在教育當中,慎於始很重要,他第一次犯錯就能糾正他,他終身受益,我們對於孩子珍惜時間也要掌握機會來教導。
我到海口住了四個多月,有一個很深的體會,人生有一個遺憾,就是當你覺得有很多事很重要必須做,但是卻沒有能力去做,此時你就會非常懊悔與痛苦。當我們有機會推廣中國文化來利益眾人的時候,回過頭看,自己從前的人生沒有好好利用,能力又不足,又幫不上忙,這個時候心中就很難受。好像看到一個人快溺死了,你卻不會游泳,無法救他。當看到孩子必須要好好的教導,這時我們卻沒有學問、沒有智慧,那將是人生最大的遺憾。所以,我們不要讓人生有這樣的遺憾產生,要趕快積極努力提升自己的智慧。只要有了智慧,人生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人生第一要事不是賺錢,而是開智慧,增長智慧。沒有智慧,人生就會錯失良機,光是收拾這些錯誤的抉擇,就消耗自己半載的人生。因此,生涯規劃的第一件要事就是學習,要成長,要長智慧。我們來看看一個人大學畢業以後,是比學生時代用功還是不用功?很多人是大學畢業就跟書本說拜拜了。其實人生很多的本事,出了社會才是真正學習歷煉的時候,可是我們的態度卻是停止學習,難怪人生愈走愈沉重。為什麼如此多的事,都不如我們所想像的,而且又不知道如何解決,每天借酒消愁,愁更愁,醒過來還是要解決。人生要有所取捨,要趕快用更多的時間來跟聖賢人學習。
我們的事業也要有短期、中期、長期的目標,這樣才會知道每一步如何跨過去,如何運用。有個實驗結果表明,人們百分之五十的煩惱是煩惱未來,百分之四十的煩惱是煩惱過去,只有百分之十是為當下。研究人員叫所有參加實驗的人,把他現前所煩惱的事寫下來,然後放進抽屜。一個星期以後,他們又來上課。研究人員說:「來,你們現在把上周煩惱的事拿出來。」他們一看,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認為是不需要煩惱的。研究人員說:「好,再放回去。」又過了兩周,研究人員再叫他們拿出來,他們一看,全部都不需要煩惱了。中國有一句成語叫「杞人憂天」,這就消耗我們很多的時間跟金錢,所以我們應該要努力的是增長智慧,用智慧抉擇,人生才會少走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