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護法合作不好對眾生產生什麼影響?!

南無阿彌陀佛!摘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十二),編號:21-279-01

    問:許多居士發心弘揚佛法,並積極護持佛法。由於生活區域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在共同合作護持佛法時,如果合作的不好,對眾生會產生什麼影響?對自己修行有什麼影響?

    答:這影響很大,凡是弘法、護法一定要天天聽經,天天念佛念佛你才得到佛的加持,聽經你才明理,知道要怎樣做、怎樣配合才好。最重要的,道場六和,我們講得很多,最近講「菩薩問明品」裡面也說得很多,最重要的是和敬。我們跟人和睦相處,和睦相處第一個條件要自己身份要降低,我們自己姿勢很高,你怎麼能跟人家和睦相處?中國古聖先賢講禮,禮的精神是自卑而尊人,我自己謙虛卑下,尊重別人,這是禮的精神這一點做不到,禮你就很難學了。這不但是中國古聖先賢教,佛家也教,你看佛家普賢行願」裡面教導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要不謙虛、不卑下你怎麼隨喜?所以要懂得尊重別人。

    前幾天有位天主教徒來看我,他也聽過我講《玫瑰經》,《玫瑰經》是天主早晚課誦,非常重要的。它一共十五條,頭一條就是教你學瑪利亞的謙卑都是從這裡學起。謙卑是對治傲慢的,傲慢習氣都有,真的是人皆有之,與生俱來的煩惱。用什麼方法對治?禮敬,對人禮敬,對人謙卑,把自己傲慢煩惱傲慢習氣慢慢把它斷掉,我們自己的性德才能夠顯露出來。人在世間每個人能把自己本位的事情做好,譬如在佛門裡面,我們護法護法工作做好,弘法把弘法的工作做好;自己做好,再能跟別人配合,這個團體就興旺。家庭也是如此,社會國家亦復如是,只要自己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跟大家配合。

    一個國家,一個世界就像我們的身體,所以你仔細常常想身體,每天早晚都會鏡子,照鏡子你想這個身體身體是個宇宙身體是個國家,眼、耳、鼻、舌就是各個不同的族群,裡面五臟六腑就是不同的宗教你看這一身體,眼它管看,耳管聽,眼不幹涉耳,耳也不幹涉鼻,但是它們都能配合,都能互助合作,這就身體健康。如果它們又打架,又不配合,這身體不就毛病就出來了毛病生了之後,損害整個身體健康。由此可知,我們跟族群、跟宗教、跟其他不文化如果要不配合,帶給整個地球災難地球是一個身,你常常從身看你就會智慧

    宇宙是一體,地球也是一體,一切眾生都是家人,所以一定要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衝突矛盾就會化解,安定和平才能夠落實。從我們自己帶頭去做,不要希望別人,希望別人永遠會失望,一定要自己做到跟別人配合,這就對了。別人不跟我們配合,是我們自己做的不好,要認真反省檢討,更加努力做的更好。我們要學舜王,大舜的故事諸位都知道,你看舜王他小時候處的那個環境他自己母親過世了,父親娶了個繼母繼母他不好。繼母生了弟弟這一家人父親繼母的話,一家人都想害他,置他於死命。他很聰明,他非常愛護家裡每個人,總是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讓家裡人不喜歡。天天改,改了三年,把他父親繼母弟弟統統感動了,一家變成和睦家庭

    鄰里鄉黨,鄰居看到這一家,舜這麼好,都跟他學,所以就感化這一個村莊。這個事情被堯王,當時的皇帝堯王知道了,堯王非常贊嘆,他能感化一家,感化這一個村鎮。所以堯王召見他,把兩個女兒給他他有九個兒子,九個兒子他做朋友,觀察他,他的德行、他的能力不是真的?到以後發現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真正修行大德,最後堯王把王位給他這是中國古代禪讓的政治皇帝選擇繼承人一定選擇有德行、有學問,又很能幹,愛護人民,把王位給他,所以這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中國講到倫理道德,頭一個就會想到舜王,中國孔子孟子最佩服的、最敬重的也就是堯舜。堯舜去孔子兩千五百年孔子去我們也兩千五百年,五千年前。中國的教育有文字記載,從堯舜就有文字記載,所教的是倫理道德倫理道德堯王、舜王自己做到。自己做到,教人好教,自己沒有做到,教別人,別人不相信,所以一定從自己本身做起;人家不信,是我做的還不夠好,要努力。這樣對團體、對自己的修行就有正面的幫助。否則的話,我們雖然很熱心,熱心是感情感情往往就失去理智。不聽經,不懂得經教,經教是教導我們開智慧,不聽經你智慧就少,少智慧感情,往往就產生矛盾護法不能夠協調,不能夠和睦,弘法也不和睦,這樣把佛教形象破壞了。破壞佛教形象那個罪在阿鼻地獄,我們不能不知道。

    你看今天的社會,多少人對佛教產生誤會,我們不能怪他,要怪自己,我們自己做的不好,我們自己宣傳的不夠,讓人家產生這麼多誤會。學佛的在家、出家的很多,我們不能幹涉別人,從自己本身做起,我要做好。幾乎全世界的人都把佛教看成宗教,這樁事情我們也不能否認,你看寺院庵堂它確實是宗教佛教寺院庵堂本來是教育,不是宗教佛教變成宗教充其量不超過三百年。我們讀書,乾隆時候還沒變質,還是教育,你看清朝初年這些帝王,都禮請法師道長道教的、有儒家學者,儒釋道三家,幾乎天天都在宮廷裡面上課,我們現在講開班教學。皇帝領著他的皇子皇孫、文武百官,天天來接受儒釋道的教育。所以,它變成宗教時間並不很長。可是今天我們確實在佛教裡面看到教學看到太少了,看到那些宗教儀式形式看得太多。教學是對人的服務,現在這儀式是對死人服務,不是對活人服務。對死人服務,活人沒有受到好的利益,這個東西我們對它興趣自然就降低了,這個一定要知道。

    我們認識的很清楚,佛教是教育,所有的宗教都是宗教教育,你看經典就曉得。所以,學古聖先賢東西一定從經典,從典籍裡面去學習,然後你再看它的形式你就曉得他做如法如法如法如法自己心裡明白,也不要去過問,你要去過問,那你就沒有智慧。過問,人家他裡頭有利害在裡面,你妨礙別人利害,人家就把你當冤家對頭看待,你不是跟人結怨嗎?聖人給我們與一切眾生結善緣,不結惡緣。他自己做的不如法,你勸他他要不回頭,各人因果,各人負責,這就清楚了。善惡都有報,沒有說沒有報應的,報應只是遲與早,決定有報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