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隨法師:念佛時如何想佛?

問:念阿彌陀佛時,要不要想阿彌陀佛?如果想的話,應該想哪個樣子? 

答:很多人能有一個「觀想」的觀念念佛時需不需要去阿彌陀佛呢?如果了解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就知道:凈土宗修行叫持名念佛——持佛的名號。「想」就是屬於觀想——觀想佛的像,那就是屬於觀想念佛,是另一種念佛方式。當然兩者也可以兼顧,但是觀想念佛比持名念佛要難。為什麼凈土宗重在持名念佛呢?就是因為它是易行道。如果還需要觀想的話,又變成難行道了。凡夫眾生觀想是觀不起來的,當然如果是根機比較好,能夠觀得起來的可以觀。從法的角度講,觀想念佛是一種修行方法。《觀經》講的修十三種定觀,就是屬於觀想。為什麼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裡面只講持名念佛不講觀想,不注重其他的修行?就是因為阿彌陀佛要普度一切眾生尤其是我們這些亂想凡夫。善導大師講:「亂想凡夫,識揚神飛,境細心粗,觀難成就。」是指我們凡夫的神識像是在飛揚的灰塵一樣——識揚神飛。這時要把安定下來,把佛像觀想得很清楚,是非常難的,所以「觀難成就」。正因為觀想很難成就,所以我們才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就叫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即得往生這是佛的本願。

當然有些人喜歡想一想,可不可以呢?可以。我們不一定觀得起來,但是可以心中作意去想阿彌陀佛,不一定去想他的形象有些人喜歡想佛的相貌,可以。站在凈土法門講,可以從三個方面去想

第一個是想佛的慈悲,我們在稱念這句佛號的時候,可以想佛的大慈悲。佛以他的慈悲心救度十方眾生,通過六字名號來救度我們。我們一邊念佛就可以一邊去體會佛的慈悲心。佛的慈悲心在《觀經》裡面有講:「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佛是無條件的救度眾生。我們念這句佛號就會想到:我們稱念這一阿彌陀佛就能夠蒙受佛的慈悲救度。

第二個可以想佛的願力,就是四十八願,尤其是第十八願。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可以想佛的四十八願是為我而發,念佛隨順佛的誓願,決定往生西方,念佛時即作決定往生想。

第三個可以想佛的光明。《彌陀經》講:「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觀經》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兩經對照,即知佛的名號就是佛的光明。我們念佛時即可以想:我們只要念佛阿彌陀佛光明就會攝取不舍。

以上三點,我們在念佛時可以適當地想一想,然後一向專念。

至於佛的形象有些人比較喜歡,無妨大致粗略地想一想。你喜歡哪一尊佛像就可以想哪一尊。在世間流傳的阿彌陀佛像很多,主要的都是站立像。對所有的佛像,大家可以去用心觀照對比一下:所有的佛像之中,其他的都是坐著的,只有阿彌陀佛是站著的。為什麼阿彌陀佛是站著的呢?善導大師有個解釋叫:「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我們眾生很苦,業障很重,三惡火坑,臨臨欲入。阿彌陀佛他來不及坐下,馬上就要去救度我們。「立撮即行」即馬上就要去救度眾生,所以阿彌陀佛的相永遠都是站著的,就在於此。一隻手拿蓮花一隻手垂手接引。我們想佛的時候隨你個人的喜歡,覺得哪一尊佛跟你有緣都可以想。但是主要的還是以佛的慈悲、佛的願力、佛的光明來大致觀想、憶念一下阿彌陀佛。然後,還是安住在持名念佛這是凈土宗的根本。凈土宗修行,是以持名念佛為本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