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渡法師:信佛、學佛的人為何要受戒?

居士問:信佛學佛的人為何要受戒?為什麼說不受戒不算真正的佛弟子受戒持戒意義在哪裡?
智渡法師答:    許多人不敢皈依,怕皈依了不能吃肉許多人皈依,卻不敢受戒說是受戒後做不到......    其實,皈依佛法三寶,不要求斷肉食,只是建議不要食用大蒜、蔥、韭菜等葷菜(惡香)之品。依佛教戒律,受五戒也不要求斷肉食,乃至求受比丘比丘尼戒後,尚可食用五凈肉,如南傳的泰國緬甸、藏傳的西藏蒙古等地。或許是因為漢地授比丘比丘尼戒時,同時授予菩薩戒才有人們特別在意食肉問題以及相關誤會。    更何況,不受戒、不學戒又如何知道自己做不到?說到吃肉如果你是關心自己、關心親人將來健康之人,還是真誠建議你不吃或儘可能少吃為好。因為,且不說肉食是否衛生,即使衛生肉食,也已經是人類眾多疾病的主源。    好啦,我們還是來探討一下戒是什麼?然後就會明白為何要受戒、為何要持戒了。    據經典記載,從前印度有個國家有一位大臣國王非常恭敬他。這位大臣想知道:「國王究竟哪一方面恭敬我,且試他一試,究竟是我的學問,還是我的才能,才受到國王恭敬。」    這位大臣利用進到皇宮的機會,偷了一個錢;守宮的人因為國王都尊重他,雖然看到也就睜隻眼閉隻眼而沒捕他。第二天,他又偷二個錢,守宮殿的人還是放過了他;第三天,他偷了五個錢,守宮的人即時捕著他,把綁他到國王面前國王說:「你偷了國家的錢犯了國法要處死。」這位大臣就說出來原意:「國王啊,我現在試出來了,我知道人恭敬我的,不是學問才能,而是道德,現在我知道道德可貴,請國王讓我出家吧!」國王答應他,允許他出家去了。  偷國家錢財,就是犯戒,犯了戒就沒道德,無論我們的學問及才能多麼好,若破了戒,就沒有道德、就傷害了道德就不受人尊重。    因此,戒就是道德,不論你有多大的才能,多大的學問,戒體一破,沒有道德沒人恭敬,別人恭敬我們,是恭敬我們的道德,不是恭敬我們的外表。    首先,戒律道德軌范,人人都持戒世界上最為人尊重者是「道德」這兩個字,離開道德也就無戒可言,離開了戒律也就沒有了道德。我們佛弟子首先要學戒、持戒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佛在世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 毗尼(即戒律)住世,正法久住。  第二,戒律是我們的清凈心。瓔珞經雲:「一切凡聖戒,盡以心為體。」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持戒,心則清凈,在清凈心中建立萬德,建立萬行。心清凈可以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一切功德成就。第三,戒律人類社會的希望。只要持戒者成為社會主流,道德才能振興。無論是家庭企業、黨派或國家,只有尊重道德、護持戒律(即正法住世),家庭風貌、黨團作風、社會風氣、國家風尚,才能正信、正心正行,才能朝氣蓬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