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放生等於殺生

uploads/content/2022/may/5976eb0a8a0b1ac8a26b407a2bc9589a.jpg" />

  前些日子,凍得鼻涕直流的張靜初一幅聖母樣放生泥鰍:今天我們讓1萬5千多斤泥鰍重獲新生了

  張靜初在微博發在簡陽三岔湖放生泥鰍照片說:“小泥鰍活蹦亂跳,我們凍的鼻涕直流,今天1萬5千多斤泥鰍將近47萬條生命放生頂禮希阿榮博堪布也迴向給大家,祝大家平安喜樂。”

  其實我們這些愚蠢的人類啊,這根本不是放生,是殺生,好不好

  你們知道這次泥鰍兄弟是有多慘嗎?簡陽三岔湖是水庫,十分不適合泥鰍生存,被放生泥鰍中只有少數能游到淺灘或者支流存活下來,餘下大部分則掙扎在“遁入湖底冬眠——缺氧回到湖面或者上層呼吸——遁入湖底冬眠——缺氧回到湖面或者上層呼吸”的循環中直至力盡而亡。

  泥鰍屬於底棲雜食性魚類平時喜歡趴在淺水的底層,它們個體較小,無法長途劇烈運動。日常生活中,池塘、小型湖泊、濕地甚至水田都很容易看到它們的身影,而在水庫以及大江大河的幹流中則數量稀少。

  泥鰍確實是極其耐缺氧的魚類,除了普通魚類的鰓呼吸,它還有獨特的腸呼吸。腸呼吸的特點是從水面攝取氧氣,通過腸道進行呼吸,由肛門排出廢氣。在悶熱缺氧的季節尤其下雨前,泥鰍常常會集體游到水面甚至竄出水面呼吸,以應對水體中溶氧量的急劇下降。由於深水氧氣不足,且深水中泥鰍的卵無法孵化,因此泥鰍不會選擇在深水中過日子

  放生時一定要認清被放生的是不是野生動物,是不是經過捕捉和運輸已經疲乏而不能逃脫天敵的捕捉,是什麼物種,應該生活在什麼環境,是山林還是草甸、淡水還是海水、溫帶還是熱帶、高山還是平原……要是隨隨便便一放,結果99%會是悲劇。

  2009年6月在廣東省第二屆休漁放生節上,有“愛心人士”將許多小魚小蝦“小海龜放生大海一隻不願下水的“小海龜”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放了幾次不成功,放生人拿起它用力扔向更遠處的海里。這一次,這隻海龜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這“溫馨的”一幕被記者拍下,引起了網民的憤怒照片那隻人類“戀戀不捨”的“小海龜”,其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緬甸陸龜,別說是大海,即便是在淡水裡也它無法生存。

  如何區分陸龜海龜他們的生活習性有什麼區別等等生物習性

  比如說我查到的資料說,烏龜是靠肺呼吸的。潛入水中時,可用泄殖肛腔兩側的肛門囊(其內壁富於血管)在水中行氣體交換,但隔一陣子一定要浮出水面呼一下。如果長時間不出水面,烏龜就有淹死的可能,尤其是陸龜。對嗎?

  大概是由於綠毛龜、巴西龜寵物市場的常客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許多人認為“龜”就該會游泳。可事實上,不管是陸龜還是水龜,都是爬行動物,是用肺呼吸的。即使是水龜,雖然口腔和泄殖腔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能進行氣體交換來輔助呼吸,但主要的呼吸功能仍然是依靠肺來完成的,每隔一段時間必須把鼻孔露出水面來換氣,只是由於新陳代謝速度較慢所以憋氣時間特別長罷了。至於陸龜假如被扔進海里,面臨著的就是一命嗚呼的下場。

  不都是“硬殼房子隨身帶,四條小腿慢慢邁”?其實陸龜和水龜還是能從外表區分的。最顯著的區別就是它們的爪子,就好像水鳥的爪子在趾之間有蹼,劃水的時候才能使上勁兒,水龜的爪子也有蹼。除此之外,水龜為了減少游泳的阻力,龜殼一般較為平坦,陸龜的背殼則高高拱起,以更好地承受壓力。這裡要順便說一句,“烏龜殼很硬,上面能壓重物還能站人”的說法對於大多數烏龜來說可不成立,幾十斤的重量足以讓它們內傷,可不要隨便“站站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