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在噶舉傳承中,我們與根本上師的關係非常重要。但傳承中有許多上師,我們如何看待這許多不同的上師呢?
卡塔仁波切堪布答:在噶舉傳承的祖師中有一個例子,就是傳承持有者之大師以及成就者的瑪爾巴,他也常被尊為一位偉大的噶舉法父。瑪爾巴說他有十三位證悟成就、功德圓滿的上師,每位均堪成為大家真正成就的上師。在十三位中,有兩位尤其不凡,他們是那洛巴和梅紀巴。瑪爾巴說在這兩位中間,有一位更是無可比擬的,那就是那洛巴。
諸位要記住在同一傳承裡面,我們有機會與許多大師結緣,並贊嘆他們的成就。而同時在心無分別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位最能啟發我們心性的上師。那洛巴事實上常將瑪爾巴送到其他大師那裡,要他跟這些上師學這個法或那個法,而這些法那洛巴本身都懂。在瑪爾巴歷經千辛萬苦尋得名師求法歸來後,那洛巴才再更詳細清楚的把同樣的法門教一遍。瑪爾巴問道:「若您自己就能教我,為何還讓我吃盡苦頭?」那洛巴回答他,由於過去生他即曾與這些上師結過緣,因此必須重續前緣,以種日後再獲加持之因。
瑪爾巴由那洛巴以及其他上師所學的讓他對那洛巴生起極大的虔誠、贊嘆和感激之情。同樣的情形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噶舉傳承的行者身上。我們還有許多極為成就的上師,他們也許在處事和教風上有些不同,但其化現的本質和宏揚教法的結果則是一樣的。我們若能對某些精髓教法有真正的了解,則任何事物便都能助我們拓展智慧。
當我們的了解或智慧不足時,便常會感覺大家正在討論中的事情有諸多歧異之處。然而這些歧異事實上有時是僅就指細節上而言的,並非是一種真正的矛盾衝突。
我要說的重點是,倘若我們有某位師父是自己最尊崇或最親近的根本上師,然而,我們也有可能從其他的傳承上師那兒學法。這其中或有不同之處,但應都讓我們更進一步獲得智慧和啟發才是。我們能對這些上師生出虔信之心是很好的事,但真正的情形應該是,當我們對這些上師升起虔誠和尊敬的同時,它應該能幫助我們對自己的根本上師更生出強烈的信心才對。若能這樣,事情可能便會發展得很好。
反之,若我們對一百位上師生起虔誠的心,但由於這樣,反對自己上師的誠信之心日易減少。在此情形下,我們對一百位上師的虔誠便無多大意義,因為我們損害了對自己根本上師的三昧耶,而它可能影響到我們真正的證悟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