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的意義及由來

uploads/content/2022/may/f1957f717078112ac07b746c9616e781.jpg" />

  放生意義

  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還債;

  放生就是救急,放生就是慈悲

  放生就是覺悟放生就是實踐;

  放生就是積極,放生就是方便;

  放生就是改命,放生就是解冤;

  放生就是消災放生就是治病

  放生就是救親,放生就是延壽

  放生就是福善,放生能助西方。

  放生的由來:

  “放生”一詞出於大乘佛經,盛行於中國,也流行於日本韓國、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動是佛教徙基於眾生平等慈悲精神以及輪迴生死因果觀念,提倡救濟眾生

  放生的根據,佛教徒最熟悉的有兩部佛經一是《梵網菩薩戒經》,其中提到:“若佛子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是故六道眾生皆是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木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見世人畜牲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放生”一詞出於大乘佛經,盛行於中國,也流行於日本韓國、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動是佛教徙基於眾生平等慈悲精神以及輪迴生死因果觀念,提倡救濟眾生

  另一部《金光明經》卷四《流水長者子品》,也提到有關釋迦世尊行昔行菩薩道的一側段記載,當時世尊名叫流水長者子,有一天他經過一個很大的池沼,時逢天旱,而且有人為了捕魚,把上游懸崖處的水源堵塞,使池中水位急速下降。長者子眼見上萬條大小魚類瀕臨死亡邊緣,又無法從其上游決堤引水,於是為了救活魚群,不得已向當時國王請求派二十大象,用皮囊盛水運到池中,直到池水滿,並且飼以食料,方才救活魚群。

  《梵網戒經》是放生的理論根據,《金光明經》則是開設放生池的根據。其他大乘經如《六度集經》卷三,有贖鱉的放生記載;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九,也講到雁塔的故事。可見,放生是從戒殺而衍生的,也可以說,戒殺進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殺僅是止惡,是消極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積極的善行。因此在中國,從北齊蕭梁以來,便提倡斷肉食、不殺生,所以放生的風氣漸漸的展開。梁武帝曾下詔禁止屠殺生命祭祀宗廟;梁代慧集比丘,自燃兩臂游歷諸州,以乞化所得贖生放生。隋天台智者大師發起開築放生池,為被放的魚類講《金光明經》和《法華經》,又購買各類糧食飼予魚鱉。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詔天下放生池八十一所,顏真卿天下放生池碑。宋真宗天禧元年(1016),敕重修天下放生池。天禧三年(1018),遵式奏以杭州西湖放生池。天聖三年(1025),知禮奏以南湖為放生池,於佛誕日為放生會。明代蓮池大師歷代高僧中提倡放生最積極的一位。他在《竹窗二筆》中,寫有《衣帛食肉》、《戒殺延壽》、《放生池》、《因病食肉》等篇;在《竹窗三筆》中,也有殺生人世大惡》、《殺生人所為》、《人不宜食眾生肉》等文,鼓勵戒殺放生

  對於放生儀軌宋代遵式《金園集》中有放生慈濟法門》,知禮《四明教行錄》中有放生儀》及《戒殺放生文》,這些都是放生儀軌。現在通用的《放生儀軌》也是依據《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的大意而編纂的。

  在舉行放生儀式時,行在放生處設香案,準備凈水與楊枝,中間供奉觀世音菩薩像。維那舉腔“楊枝凈水”香贊,主法者拈香禮佛;其次,念三遍“銜藪蟊凼酪羝腥”,主法者舉杯說“菩薩柳頭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膻垢穢盡蠲除,令此壇場悉清凈”後,大眾同念《大悲咒》,給那些動物灑凈灑凈後,大眾念《心經》、《往生咒》,主法者再為動物開示佛法,並且傳授三歸依,大眾同念懺悔偈、三歸依偈、發願偈。然後,主法者再次說法大眾唱“胎卵濕化”贊,念佛生靈處三周,最後迴向。舉行儀軌完畢後,將動物送歸大自然讓它們恢復生命自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