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們知道皈依是皈依內在的覺正凈,因為內在的三寶無法覺察和時刻觀照,於是佛陀慈悲為我們樹立外在三寶的形象:佛陀、經書和僧人,分別領代覺、正、凈三項。
外在的皈依我們叫形式上的皈依,內在的皈依是本質性的皈依。當然內在的皈依自然不需要皈依證去做證明,真正的皈依應該是內外皈依的集合,外在的皈依三寶是以佛為師,以法為師,以僧為師;而內在的皈依三寶卻沒有這種非常剛性和直觀的表象可被觀察。
內在的皈依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皈依什麼?皈依於本性的三種性德,分別是本性中的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這其實代表了本性的基本狀態。我們知道本性外一點點的地方就是無明,無明是什麼?無明就是迷惑顛倒,就是認假為真,就是染污。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無為法就是至高心法。你以什麼樣的心在驅馳行走?以什麼樣的狀態出現並面對大眾?這裡就分出對內在自己的真實和對外在大眾的方便兩個方向。
一,對內在的真實。比如我們說「心裡有佛」,是否真的時時刻刻都有佛,都在想著佛,都在以佛的教誨在用心?這個事情外人不能評判,所以你必須真實地面對自己,答案是於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真誠面對自己。如果你能真誠,不去矯揉造作,這是內在的性德。所以當佛問彌勒菩薩是否除去了對世間享樂的貪愛,彌勒菩薩說:很抱歉,佛陀,我還沒有做好。這個時候的彌勒就是真誠的,是真正的皈依自性的。如果這樣的對話是和阿難說,答案肯定是另外的樣子,因為在《楞嚴經》中我們看到阿難的習氣,說話就算自己沒道理也會把一大堆人拉來當墊背,越這樣越說明內在的皈依沒有做好。
所以問「真正的皈依應該是什麼狀態?」這確實是非常非常嚴肅的話題,如果內在的皈依做得到了,此人雖然行於惡世,卻心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處污穢卻不損其香;此人雖行於邪見稠林,卻能清晰瞭然,不被假象迷惑,能行於百花片葉不沾;此人雖然有不凈肉身,以不凈食療養色身軀命,卻能心志高遠,不為世間染污蒙蔽,不戀世事,一切世間纏縛無法羈絆,成就灑脫自在。這種內在的皈依是我們學佛人當追求的,是我們學佛當思維的。作為佛弟子應該是真正的心的皈依,而非是形式上去拿一個證明。
二,對外在大眾的方便。若人行持戒律越高,他人越無法看到他戒行的痕跡,這就是一種隱忍了。為什麼要這樣?古語雲「物以群分,人以類聚」,佛教中說共業招感,若人能持心戒,確實在世間可獲大自在,於生死大自在。但是一切聖賢,皆以救度眾生為本懷,若要救度眾生,就要和眾生有一個交集圈子,不能曲高和寡,所以行持越高,境界越高,也就越要放下身段,與眾生的接觸是以方便為根本指導,以救度為根本目標。如果阻礙救度,保持行持的高,保持境界的高,這都是和大乘精神背離的。所以戒行走到高處後,經過嚴格的持守後,為了方便救度,就要涉及到開和遮。
所以皈依的方便性,也是為救度大眾,為和大眾結緣而做的。當面對一些眾生了,他們很苦,或者我們沒有辦法救度他們,為他們做一個形式上的皈依,這個行為,雖嚴格說不妥,可卻是在和眾生接一個法緣,乃至很可能憑借看上去不起眼的皈依,在某個時間,就能促成他緣分成熟。
就算你知道他可能對皈依是什麼都不理解,但是只要他能獲得皈依的點滴利益,也可以做。如佛陀在臨涅槃前,接受了一個人的不凈食供養,為什麼佛陀欣然接受?雖然那食物里有肉,可佛陀還是慈悲他,受用了。這是以慈悲為根基的方便,佛陀知道能至心供養三寶是有巨大的福德利益的,而能供養佛陀的機會隨涅槃就消失了,這種世間大福田的事情,佛陀就算忍著臨終的4大敗壞,也要欣然接受,為的就是給他人種福田的利益。
所以這種方便性,若脫離了慈悲的大框,丟失了智慧的約束,方便會行成很混亂的局面。皈依這種形式也如此,所以我們當以內在的皈依為主要,當行持夠好了,才能探討開遮;若行持不夠好,就做開遮,這無異於給自己找放縱的理由和借口。一如很多人說我心有佛,是不修行借口的成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