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智法師:《在家居士律儀五百答》師父叫我們應該怎麼答?

  91、在寺院中能隨地吐痰嗎?

  答:不能,應該要注意衛生在僻靜的地方,用衛生紙包好棄到垃圾箱。古代有一僧人晚上坐在佛塔,偶爾吐痰,月光下見護法神伸手來接,這個僧人害怕終身注意。

  92、我很好喜歡笑,是不懂規矩嗎?

  答:多笑失正念,大笑失威儀哈欠是疲倦懈怠樣子都是應該戒的。氣有兩種:a上氣;b下氣(放屁)。上氣如果要出時,不要當人張口令出,要迴避無人處。如果下氣要出時,不能在大眾中出,應該作方便外出,到無人處放出,然後才入群,不要擾亂眾念。另外還要注意幾點:a入塔殿時,不能出口氣;b和尚大德上座前,不能放屁出聲;c如果下氣來時,應當忍,萬一不能忍時,應該在下道在下風放之。居士聽到這裡可能感到很奇怪,為什麼佛教會這麼嚴格,俗話說「拉尿放屁,皇帝老子都管不著。」須知殿堂都是神聖地方,稍微有修養的人,都會有所克制的。

  93、供佛用的香、花、燈、燭的遺留物如何處理?

  答:這些遺留物,先用塑料袋裝好,放在乾淨的地方,因這些都是供佛用過的物品,等積聚多了,到野外用土掩埋起來。

  94、師父叫我們應該怎麼答?

  答:師父的呼喚,應該立即答應。但是不能答「哦」或者「呵」,應該答「阿彌陀佛」。為什麼要這樣呢?這個表示不忘本。父母生我色身,如來長我慧命,永出苦海,所以我們應當常念佛恩。

  95、到寺院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一,不要隨便與出家人關係;二,不要穿得妖艷要乾淨莊重;三,不要不洗手就穿海青等衣服;四,凡是上殿要衣裳整潔;五,不要隨便亂走,也不要多言;六,不要坐看大眾勞動而偷懶;七,不要私自拿常住東西;八,不要談論政治居士家的長短好惡;九,不要因為小事情而爭執,如果大事情難以忍受,也應該心平氣和,以理論辯,不可不辭而別,或者打架鬧事。總之,一切聽客堂招呼。

  96、供養師父應該怎樣?

  答:首先應該跪在地上,把紅包用雙手舉過眉頭,說供養師父就行了。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師父並不一定要你的錢財,而是你非要供養師父師父拿了你的錢財,就要給你消災植福,這是「虧本」的買賣。所以一定要恭敬,希望師父給我消災植福。供養並不一定是錢財,只要是出家人辦道所需要的資身用物,都是可以供養的。

  97、隨眾食有哪些好處?

  答:1聽到板聲立即就去——不懈怠;2供養現成——省力;3作平等觀——無人我;4息諸戲論——存正念;5如法觀想——深入理;6不偏眾食——絕疑謗;7甘苦同受——無選擇;8起止威儀——不放逸。故居士入寺,應該隨眾食,感受出家人生活,與大眾師父結同齋供的緣分

  98、居士在家如何出生(出食)?

  答:出食須以飯、面、饅頭等為主,蔬菜瓜果等,鬼神不得食,所以不出。出食,飯不過七粒、面不過一寸饅頭不過指甲許,多了則貪,少了則小氣。出食的東西放在門外乾淨的地方,但是不能放在桃樹或者石榴樹下。念偈:「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如果加念「施無遮」及「普供養真言各七遍,就更好。但是我們不提倡居士家裡出食,為什麼呢?主要有兩點:一是大部居士家裡都不是絕對清凈,另外也不一定能做的到位,鬼神不能得食,就會嗔恨報復;二是想到左右不信佛教鄰居,會對我佛教產生誤會和反感。

  99、為什麼有些寺院齋堂不叫齋堂而叫五觀堂呢?

  答:因為出家人吃飯的時候,要作五種觀想: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思量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如果不好修行,粒米難消;2秤己德行,全缺應供——思量自己的德行,如果不持戒、坐禪、誦經、營三寶事,便不能受此食;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修行人須防三過;上味食起貪心、下味食起嗔心、中味食起痴心,如此的思量預防,受食才沒有過錯;4正事良葯,為療形枯——思量如果不吃飯,就不能生存,也就不能辦道,所以飲食不求美好,只要能養活色身就行了,不必好惡;五,為成道故,方受此食——飲食可以營養身體,資益道業,身體每天消耗熱量,新陳代謝,行住坐卧都需要熱量,如果沒有飲食供給營養,就會飢渴病生,怎麼能辦道,現在為了成就道業,所以飲食,應該作此觀想,生慚愧心。

  100、吃飯時應該怎樣?

  答:吃飯時應該口口作念,第一口默念「願斷一切惡」;第二口默念「願修一切善」;第三口默念「願所修善根迴向眾生,共成佛道。」若能長期堅持這樣做,其功德是很大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