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交友要懂知恩報恩,否則天尊護法神都會拋棄他

  :交朋友如何避免喜新厭舊?

  :在世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有規律的。麥彭仁波切在教言中講:剛開始非常親密,相當執著,最後關系卻非常一般,這是不穩重的朋友;起初很難交往,慢慢關系越來越好,而且很長時間有什麼改變,這是穩重的朋友

  因此,無論尋找什麼樣的朋友都要先觀察。若沒有觀察,就把對方當作最知心朋友,最後恐怕自己心中所想的這個人,與其本質就會有很大的差別。比如:以前你把他刻畫或塑造得特別美好,認為這個人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賴的,他不會引誘、欺騙我,自己所有希望和一切的一切都交付於他,後來卻發現他並不是這樣。

  其實,這是我們的分別念在作怪,也就是說,是分別念中的朋友,並非實際的朋友,因為實際的朋友對你並沒有這么知心忠誠就像把陽焰誤認為水一樣,雖然自己心中認為這個人很好,一旦錯覺消失,就會發現他的本來面目。但現在社會很多人都沒有觀察,就認為對方很好,當不符合自己心態時,又互相排斥,產生痛苦,這非常不合理!

  在歷史上,有很多君子之交。唐朝貞觀年間,薛仁貴落難,全靠王茂生夫婦接濟。後來,薛仁貴在平遼過程中,戰功顯赫、功勛卓著,受到唐王李世民重用,御封為「平遼王」。一登龍門,身價百倍,很多人都前來祝賀。但薛仁貴一概拒收賀禮,只收下了王茂生送來的兩壇美酒。啟封的執事官打開一看,沒有美酒只有清水,他生氣地說:此人以清水冒充美酒,戲弄王爺,應該重重懲罰!薛仁貴說:我貧窮落魄時,若沒有王茂生的幫助,就不能有今天的榮華富貴。他貧寒,送清水也是一番美意,這叫君子之交淡如水」!後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話,就一直廣為流傳。所以,交友貴在德行,重在知心!

  喜新厭舊的根源是我執分別念,因此需要學習交友之道。尤其是在自己貧窮時,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永遠也不能忘記。古人雲:「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以前我講《弟子規》時,也講過東漢宋弘的公案,相信大家都記得清楚。但現在世間很多人,在自己稍微有一能力時,就隨意拋棄以前沒有發達時所交的好友,甚至親人這是沒有良心的表現。人若沒有良心,就與動物沒有差別

  作為佛教徒,也應經常回憶學佛之前、學佛之後、乃至現在,哪些人對自己有恩德。若能報答,則盡量報恩;若實在不能報答,也要有感恩之心。當然,因為前世因緣不同,有些人美好的前程,各方面都超越親朋好友,有些則不一定。但不管怎麼樣,在自己的人生途中,凡是對自己有恩德的人都要關注、關心,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有些佛教徒自認為有很高的境界,口中經常吐出一切都不執著、全部放下、唯一希求解脫自在灑脫等特別美好的詞句,而世間關系感情卻一概放棄。當然,為了受持清凈戒律,該放時也應該放下。但所有人情是不是都要放棄呢?作為修行人,這是不一定的。否則,就像《二規教言論》中所講的一樣 ,不懂知恩、報恩的人就像屍體一樣,所有天尊、護法都會拋棄他。所以,也沒有必要這樣!

  ——《修心利刃輪講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