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拜佛只是形式,心中有佛就行了,這種知見可信嗎?

  問:頂禮上師!我身邊有些自稱信佛朋友是說,「拜佛只是形式,心中有就行了」,「根本不用跑去皈依,因為心中皈依形式上的皈依殊勝多了」。請上師開示解惑。

  答:人對名利慾望似乎永無止境,很少有人願意停下腳步,享受知足之樂。其實,很多人囤積的財富已經夠多了,只是不懂滿足,也不會利用財富為自己累積福報。人們想要活得瀟灑漂亮——房子越來越漂亮,車子越來越漂亮,穿的用的都越來越漂亮。但人與人之間,卻像蓋房子用的鋼筋水泥一樣冷漠,彼此的關系也越來越遠,難尋生動而有溫度的人生。光是外表光鮮亮麗有什麼用?人們彼此間隔產生的冷漠,讓各種不良現象層出不窮,人性本善延伸出來的種種美好被掩蓋甚至消失,這是什麼引起的?只有每個人都向自己內心深處去看,去反省,才能找到答案。而佛陀教義,對人們的反省會非常有用。

  一個人,只要將佛法應用到自己的身口意上,這種反觀自心帶來的改變會是巨大的。世俗上無論你做任何讓自己快樂努力,幾乎都逃不開痛苦的閉環。比如,拚命工作換取更多錢財和更高的地位,卻發現身體越來越差。想通過各種運動與保健品來讓身體健康,通過禪修班來提升自己的心靈,通過國學班讓自己懂得很道理,通過各種藝術形式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等等,實際上都是用一種新的痛苦方式,試圖消除之前短暫的痛苦方式,只不過是快樂假象與幻覺,讓自己陷入連環的痛苦之中。

  身體心靈快樂,根在意識思想上面,而不在於外面的種種復雜形式佛陀教義之所以偉大而又讓人感到受益無窮,是因為不像任何世俗教育的學問知識讓你往外去追求,向外去分析;也不像任何其他宗教讓你命運交給「造物主」。佛教一再強調「眾生皆可成佛」,不斷鼓勵「你可以做到!命運掌握在你自己手上!」並讓你了解萬事萬物規律,重視因果,播種下善因,就會得到善果;播種下惡因,也會得到惡果,告訴一切生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世俗上最靠近靈魂的學科,大概就是心理學,屬於理工科,教給你如何分析別人的行為、語言等等,但人的思想不是靠計算就能算計得出來,所以當然無法解決靈魂的問題。佛陀告訴我們,一定要反觀自己的內心,觀察自己的心動念,這時才能發現負面情緒」的可怕。為什麼將負面情緒稱為「毒」?毒都是甜的,當你慢慢喝下去以後,卻會讓你身心全部腐爛,最後讓你命喪黃泉,深溺於輪迴苦海

  世俗上的良藥多是苦口的,佛法妙藥也是一樣。如果你覺得學佛之後,有點兒「苦」,那說明正在解你中的「毒」,正在治你得的「病」。念經、持咒供佛,作大禮拜等等,學佛似乎有很多事情要做,這些形式上的內容,不是佛菩薩需要,是你需要。

  如果你家裡沒有供佛菩薩像,就算你說自己信佛,也很容易忘記自己是個佛教徒。有些人經常講,「我心中有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有形式,去拜佛。」實際上,這樣說的人,他的心中根本就沒有佛,說信佛是假的,所以他才不願意拜佛。這些人只是講講大話,說說口頭禪罷了。正如在世俗教育中,從不去學校老師上課學習的人一樣,那些人說自己心中有學校、有老師、有知識不過是在自欺欺人。

  現在很多人喜歡佛珠,不論是不是皈依佛弟子佛珠會出現在很多人的手上、脖子上,人們戴著佛珠,覺得歡喜內心也多了一份安寧,這裡面也有期望獲得佛菩薩保佑的心態。就算這個人不皈依佛弟子,只是愛好盤佛珠,他都慢慢會有一些改善。一個手上盤著佛珠的人,跟手上不盤佛珠的人,幹壞事程度是不一樣的。每次他想幹個什麼壞事的時候,想要打人罵人的時候,他會覺察到自己盤著的是佛珠啊,心中會產生一定的約束力;當他想要發作的時候,對方會說:「你這個人,還拿著佛珠……」約束力馬上又來了。如果他沒有拿著佛珠,會隨意胡作非為,因為沒有約束的念頭

  一個手上拿佛珠念經持咒的人,跟一個手上沒拿佛珠念經持咒的人,雖然都被稱為所謂虔誠佛教徒,但這種虔誠程度會有差別。如果一個佛弟子手上沒有佛珠,他很容易忘記自己要念經持咒;如果一個佛弟子手上拿著佛珠很容易就提醒自己,要念經持咒。因為「佛珠」是計數器,也有「提醒」的功能,提醒你要學佛,提醒你要聞思修佛法,提醒你要提起正知正念

  你們在家裡拜佛也是一樣,雖然大家都知道,各種材質做成的佛像,不可能是真正的佛陀就像家裡電視機,不是電視也不是衛星,但是它能接收電視信號,當我們把頻道調好,它就可以播送電視台對應的節目給我們;當然你放台電視在家裡也會提醒你能電視佛像剛好也起到這個作用凡夫俗子們直接聯系佛和菩薩們,不太可能,就像我們不能直接看到電視信號一樣,佛像可以讓信眾將虔誠心集中在那兒,將心的頻道調到佛菩薩那裡,佛菩薩會通過佛像加持信眾;家裡放著佛像也會提醒你作為一個佛教徒,要好好學佛。

  信佛學佛,要不斷反觀自心,提醒自己,紅塵俗世有數不清的誘惑和陷阱,有「提醒」還要有覺醒,將自己的身口意調整到正確方向而不至在輪迴中無助地迷失,無法找到出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