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凈土欣厭行

  略論凈土欣厭行

  智者大師,示現陳隋之際,開創中國天台宗,提倡歸向凈土。撰著《凈土十疑論》,駁斥當時諸家對凈土之問難,層層遞進,功德甚偉。

  大師指出,若人慾修凈土法門,決定生西方者,須具兩種行。一者厭離行,詳述此身之不凈,迫切厭離;二者欣願行,勸勉往生。此中又分二,一先了解為何往生,二觀察凈土庄嚴歡喜願往。

  凡夫自無始來,纏縛於五欲,長劫輪回,備受眾苦。若不起心厭離,未有出期。所以大師特就四念處中觀不凈法,引諸經典,詳加論證。廣舉七種不凈觀,令人於欲樂享受,漸漸生厭,直至斷除。在此基礎上發願求離三界,求生西方,此為厭離行。眾生幻軀乃四大、五蘊假合而有,無常無我,註定了苦是本質,其通常的表現即為生老病死,心念的生住異滅等。所以佛成道後,於鹿野苑,度憍陳如五比丘,初轉法輪所說即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世間真相是“苦”性,導致痛苦產生的根源便是“集”,而通過修行佛道即“道”,最終才能獲得痛苦解脫即“滅”。

  世間多憂苦,流轉起還沒,無物可依怙。人生在世,追求種種圓滿,諸如生命的永恆,自心的適逸,家庭幸福,事業的成功等等。然而總是事與願違,縱然挖空心思,絞盡腦汁,收獲卻難如人願。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故而佛陀名此世間娑婆”,即堪忍之意。又名五濁惡世,並詳縷五惡、五痛、五燒的恐怖,直指諸苦根源在於人類錯誤思想。具體表現如下:

  一、人類妄求生命的永恆

  早在秦始皇時代,便有了徐福率童男童女遠赴蓬萊訪仙之記載,所為即是求長生不死。然而有生必有死,有情誕生的那一時,便已註定了終歸於死亡的必然。死期的不確定性,自然引發出人類恐懼和無奈,並發出了“死生亦大矣”的感嘆。

  二、人類妄求感情美滿

  人有七情六慾,感情是永恆的主題。無論是婚姻愛情親情、友情,都是被美化的毒藥。人生在世,如缺少了感情,生命質量似乎就大打折扣。所以,海枯石爛、地老天荒式的海誓山盟被人們津津樂道,相愛的人希望感情牢固,永不變更。可是變幻不停的世間又註定了這種想法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戰爭疾病自然災害等毫不留情地把人類夢想擊破,加上現代人的淺薄、無知、不負責任,面對無情現實,除了唉聲嘆氣,別無他法。

  三、人類妄求財富的永久

  人每日的生活需要貨幣來維持,所以合理合法地獲取與使用金錢本屬正當。可是一旦錯誤地認為金錢即是一切的時候,心態就必然會扭曲----不擇手段地掠奪與守護財富,之後便是壁壘森嚴的保險庫、荷槍恃彈的警衛、國外的銀行帳戶……有錢原是福報,花錢要靠智慧佛法認為,財富乃是五家共有:即水、火、盜賊、惡王和不肖子孫。一場洪水能漂去幾十年的積蓄,一場大火可將萬貫家產燒個凈光,盜賊在一夜間將你的錢財盡數席捲,一個荒唐的政府,無絲毫理由便可將你的家財沒收充公。即便僥辛逃得上述種種難緣,孰料家賊難防,敗家子能在轉瞬間令人傾家盪產……將財富視做生命的唯一趨向,實在是可望而不可及。

  四、人類追求世界的永恆美好

  從儒家的大同思想到陶淵明的桃花源,從空想的烏托邦到巴黎公社,無一不體現出人類對於美好世界的憧憬。我們都希望遠離戰爭動亂,遠離疾病瘟疫,期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渴望親情,渴望和諧相處。然而,人類幾千年的文明進程中,更多的是摧人淚下的場景。我們不否認歷史上曾有過短期局部的太平盛世,可永恆美好世界始終只能存在於理想當中。

  五、人類追求大自然和諧平衡

  從戒殺放生生態保護,從素食文化到創建森林公園。人類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創造和建設好共同的家園。然而光用嘴說徒為表面文章,浪費資源因貪心而起,台上天花亂墜,台下即是生猛海鮮,這難道不是人類的悲哀嗎?環保、凈化人心道德水準的提高、人類素質的提升是要靠腳踏實地做出來的。缺乏危機感和憂患意識,並非人們生活得已經很美滿幸福了,也並非人類真的沒有危機,而是大多數人被貪瞋痴所蒙蔽。這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以上我們僅從人類自身和居住環境等角度,來認證世間的一切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不僅色法無常,我們的心念----受想行識也是無常,最終導致五蘊假合的人類必定是無常的。無常世間真相,佛陀說,無常故苦,無常因、無常緣和合的一切也終歸無常眾生長久以來,以我為中心,執我為實有,錯誤認為世間一切真實常住,所以牢固地貪著於自我以及我所依存的生活空間,產生了堅實的身體受、境界受以及後有受。生命十二因緣的鉤鎖連環之中,無始無終永無盡頭。如能深刻了解世間本源----苦、無常無我、空,並以其作為觀察世間的工具,可使我們如實把握世間真相,遠離對五蘊色身及世間的貪受,脫離貪慾煩惱的系縛,斬斷生死根本,導向清凈解脫

  身為苦本。所以智者大師在勸人對業報色身厭離的同時,也勸免行人發願獲得凈土法性生身,由此引出欣慕極樂之行持。

  首先,指示求願往生意義大師認為,求生凈土是為欲救拔一切眾生苦。因此世惡濁,煩惱增強,自顧尚且不暇,何時能救苦難眾生。故求生凈土,親近諸佛,證無生忍,乘願度生。又引《往生論》,“生佛國心”,即是菩提心。強調願生須具二行,一者遠離三種菩提門法,即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和遠離孝敬供養自身等;二者須得三種菩提門法,即在遠離前邊三種菩提門法的同時獲得無染清凈心、安清凈心與樂清凈心。

  其次,點明了欣心願求的方法。包括觀想彌陀佛法身、報身,或者觀凈土七寶莊嚴妙樂、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一切善行等,並將此功德回施一切眾生同生極樂,那麼此人決定往生。理亦有二:

  一者只為度生始往生。阿彌陀佛因地經過累劫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修持,以無上大悲成就極樂世界,目的是為了平等救度十方有緣眾生圓滿菩提,顯發眾生本來與佛不二的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一切有情無量劫來,漂泊生死苦海,互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愛恨了無盡期,分離之淚盈滿四大海水;累生枯骨,積遍須彌。一切眾生我有大恩德,縱粉身碎骨,亦無法報答。父母養我肉身,師長成就慧命,國家施我無憂,眾生無不是我修道良伴。我與眾生今同處生死煩惱大海,報恩無門,回饋無路。今日慶幸得聞佛說凈土妙法,故發願往生,求教於佛,諸菩薩等以為同參伴侶,唯期煩惱鏈斷,無明即除,乘本願船,駕彌陀舟,還來此界他方,以智慧福德方便度脫有緣眾生。而我此身暫住娑婆,尚未端坐七寶蓮台,業果等流,雜染頻仍,我執我慢,煩惱眾生;二六時中心口不一,障礙凈行,與往生本願南轅北轍,無法交感,自設菩提覺靜之障。故勸我等同倫當隨順大師言,轉變心行,以不求自樂無染心替代貪求自樂之心,即智慧心;以安清凈心轉換無安眾生心,拔一切眾生苦,具足慈悲心;以樂清凈心除滅恭敬供養身心,憐憫一切眾生,獲方便心。常當作願與眾生同生佛國,俱聞法音,如是方為往生正確動機

  二者心心相印蓮花開。諸佛菩薩隨願度生,遊戲六趣。諸凡夫循業流轉,沉淪正道。縱使對此世間生出離之念, 若無聖者指一歸趣,依舊求出無路。若心無一所緣凈境,二六時中,欲令變心一意,亦如隔靴搔癢。是故釋迦世尊凈土諸經中,處處勸勉,時時提斯,示彼安養蓮邦種種依正庄嚴,娑婆穢土諸般劇苦濁惡,欲令行人於較量分別之際,對彼國土深生嚮往、追慕之心,起就路還鄉之念。

  行路之人須識方向,歸鄉之路也須諳熟於胸。所以於凈土諸經,諸大德著作,須詳加閱讀,仔細思考,於彼國無量清凈庄嚴功德長時憶念,恆不間斷:

  常思彼土黃金為地,一平如掌,此土泥濘滿道,凹凸不平,故心嚮往之;

  常思彼土無諸身心苦惱,安樂調柔,此土四大常違,心火炎炎,故心嚮往之;

  常思彼土蓮花化生,此土一入胎胞,十月牢獄,故心往之;

  常思彼土童顏永駐,相貌常青,此土雞皮鶴發,老態龍鍾,故心嚮往之;

  常思彼土無諸病痛,四大和適,此土百八種病,故心嚮往之;

  常思彼土壽命無量,此土縱活百歲,難免黃泉,故心嚮往之;

  常思彼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此土怨親債主,不得躲避,故心嚮往之;

  常思彼土,故友親朋,隨憶即見,此土愛人常分,親人常離,故心嚮往之;

  常思彼土,欲有所需,動念即至,此土若求一物,難上加難,故嚮往之;

  常思彼土,五蘊皆空,隨緣顯識,此土五蘊熾盛,引眾煩惱,故嚮往之;

  常思我身雖困娑婆,而心已居凈土,七寶池水芬陀利上已標吾名,臨終勢至金台,必安我足;

  常思彌陀慈父常憶兒歸,觀音悲母恆想子還,我苦欣願具足,今生定還家鄉

  南無彌陀佛!(摘自《凈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