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嗔小泥巴

戒嗔小泥巴
戒嗔初到天明寺的時候,曾經煩惱過好一陣子。
那時的戒嗔,忽然之間進入了一個陌生環境,即便從來沒有想要過,但那個本不應該屬於戒嗔生活瞬間便屬於了戒嗔,還將要伴著戒嗔一生。
師父們很和氣,同齡的師弟戒傲性格活躍,但不頑劣。
戒嗔不知道自己來這裡的目的,只是知道師父吩咐念經的時候便去念經,師父吩咐掃地的時候便去掃地。
戒嗔不知道自己有什麼不滿,或許是真的沒有什麼不滿,也不應有什麼不滿。
那時候寺里比現在的香客還要少,沒有事的時候,戒嗔便搬個小凳子,倚在古舊的寺門旁,傻獃獃的望著山裡,看著落葉從樹枝上一片片飄落。
戒嗔會想,生活也許就會這樣茫然而孤獨吧,像那些樹葉一樣不經意的生長,但結局註定是落在腳邊。
人生有很多變數,但這一切彷彿不屬於戒嗔,戒嗔已經望見了自己生命的終點,從剃度的那天起,戒嗔便知道了自己的命運那就在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不知名的小寺里做一輩子和尚
有一生活就像鬧鍾上的時針,每個人都會知道,在下一秒,下下一秒,那個時針會落在何處,戒嗔覺得自己的生活便是這樣。
那時候,戒嗔發呆的光景,智恆師父總會找些事情給戒嗔,有時候讓戒嗔去廚房替他打打下手,有時候讓戒嗔替進香的施主燒點茶水
智恆師父有點胖,可手很巧,他能做很好吃的齋飯也能把隨手摘來的枝葉做成草編玩具給戒嗔與戒傲。
戒嗔想心事的時候,智恆師父會笑話戒嗔,他說戒嗔的樣子似極了他年輕時候的樣子,自以為很瘦就可以有資格光發呆不運動,等最後變成大胖子後,後悔也來不及了。
也有時,智恆師父會搬個凳子坐在戒嗔旁邊,有一搭沒一搭的和戒嗔說話。只是這樣寺里其他人進出很不方便,因為山門很小,而師父很胖。
戒嗔曾把疑問交給智恆師父,為什麼在茅山中,有艷麗的花,有憐人的草,還有數不清鳥獸,可最多的卻是整整一座山的泥土,大部人是不是天生和泥土一樣,註定庸碌而平凡呢?
戒嗔的問題彷彿難住了智恆師父,至少智恆師父聽完後很久沒有說話,然後趁著戒嗔發呆的時候走開了
戒嗔知道,不是智恆師父不知道答案
對於那些註定是不完美的答案,又何必一定要強解呢?
天下山,智恆師父給戒嗔和戒傲帶了兩件禮物,給戒嗔的是一個漂亮的陶瓷小豬,給戒傲的則是一個張牙舞爪的布猴子
小豬放在中觀賞,製作的很精緻,完全不似小鎮的工藝。
看著歡快的戒嗔與戒傲,智恆師父忽然說,戒嗔你知道小豬是什麼做的嗎?
茫然的望著智恆師父
智恆師父說,是泥巴做的。

有的笑容會綻放,僅僅是因為明了。
在我腳下什麼最不受重視呢?當然是泥巴,它們藏在某一處山林中,默默的把昨天生活復制到明天去,誰也不會在意它們,多一點,少一點,有一點,無一點,都一樣。
他們最多最平凡最無用。
只是我們應該知道,若用心去做一塊泥巴,一樣可以做成一塊精彩的泥巴。
不是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