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相斥何時休

  我看了北京青年報"上載的一篇文章"情書寄給了父親",心有所觸.這樣的父子關係在我國比比皆是.幾千年來,我國民情受孔孟之道的影響,對子女是嚴父、慈母代代相傳.慈母相對好把握些,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即可.但是,嚴父,何謂嚴?嚴到什麼度?沒有一定之規。自古以來,我們的父輩們大多都是自學成材.很多父親孩子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往往是棍棒向加,惡語相斥.父子之間缺少思想溝通,很少有心靈上的交流.而孩子是在怨恨中長大.心中與"嚴父"的扣結也許終生不解.
  "情書寄給父親"的作者是一個村長大的男孩子,他父親辛辛苦苦供他上了大學,但他卻是黃鶴一去不復返.幾年來從不回家,僅有的家信就是"要錢"兩個字,既沒有稱呼,也沒有署名.他恨透了父親的專橫,也忘不了昔日棍棒相加的情景.他已把家看成了地獄."但是父親卻變得寬容起來,或許是我不在家的原因,讓他有時間反省自己以前對我的苛責吧,他變得善良了,嘮叨了,很希望我能常常回家.母親也勸我,說他畢竟是你的父親,他以前這樣做是望子成材心切,做兒女不應記恨.我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心裡的陰影卻一時無法消散".後來小夥子上學到大三,暗戀上了一個女同學,就給她寫了一封信:"你好!真不知該怎樣稱呼你才能準確表達我的心意.天氣寒冷了,外面正飄著雪,好想送你一條圍巾,或者一件厚厚的羽絨衣,只是又覺得冒昧.我希望這個周末能夠見到你,我們好好談談行嗎?"
  但是他沒有勇氣寄出此信.第二天他給家中寫信要錢,匆忙中就把求愛信誤寄回了家中
  周末,父親冒著寒冷的天氣,從三百公里外的家中趕來.幾年不見,父親顯得衰老了許多.但是兒子卻仍很漠然.父親拿出"情書"感激地說:謝謝你惦記我,圍脖、羽絨衣就別買了,等你掙錢了再買吧.你說周末談談.嘿嘿!我趕來了…….
  這封寄錯的信,冰釋了前嫌.後來父子關係好了.但是父親至死也不知道那封信的秘密
  我說,這個小夥子很幸福他在父親有生之年原諒了父親供養父親.一個農民供養一個大學生是萬分吃力的,這是海樣寬闊的父愛呀!但是我們中國人父子之間大多不善言談,父道尊嚴,防礙了血脈的溝通.如果小夥子成了父親後,他養兒方知父母恩時,假如父親已去世,那麼.他將終生遺恨.
  昨天我看電視,一個男演員講述自己的情況他也是農村孩子父親供他上大學而多次賣血,有一次賣血回來滾到了溝里,去世了.男演員很堅強,我卻暗暗流下了熱淚.
  天下父母沒有不疼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採取的方式不一,有的甚至不當.希望做兒女要多理解父母的初衷,千萬不要記恨他們.我知道有許多家庭父子相斥.希望你們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全世界六十億人,只有你們父子血脈相通:人活百年轉眼即逝.讓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中,相親相愛、快快樂樂的相處吧.

         此文獻給父子相斥的家庭
          荷花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