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佛陀來到摩揭陀國王舍城,住在東北方城外的靈鷲山,而尊者二十億耳,正好也在附近的一處墳場精進修學。
尊者二十億耳不分晝夜地勤修,不是禪坐就是經行,日夜不離佛陀教導的三十七道品。尊者經行所到之處,經常看得見因為腳磨破皮而留下來的斑斑血跡,引來鳥兒啄食。
這麼努力的精進修學,卻還老是無法突破,一直不得解脫,尊者最初的修學熱誠與信心,就這樣逐漸逐漸地消耗掉,終於,熱誠冷卻了,信心動搖了。
有一天,他不禁暗自這麼想:「在世尊眾多弟子中,我算得上是精進修學群里的一個了,可是至今還不得解脫,再這樣耗下去有什麼用呢?不如還俗回家,用父母親雄厚財力布施作福,還來得受用些。」
佛陀知道了尊者二十億耳這樣的想法,就來墳場開導他。
佛陀對他說:「二十億耳!未出家時,你會彈琴嗎?」
「會的,出家前我琴彈得還不錯。」
「那好!當你彈琴時,如果琴弦調得太緊,彈出來的聲音好聽嗎?」
「不好聽,世尊!」
「如果琴弦調得太松,彈出來的聲音好聽嗎?」
「不好聽,世尊!」
「如果琴弦調得鬆緊適中,彈出來的聲音好聽嗎?」
「這樣就好聽了,世尊!」
「這就對了,修道人!
修學太精進,就像調得太緊的琴弦,反而引起急躁不安;
精進不足,就像調得太松的琴弦,又令人懶散懈怠,兩者都不能引領你成就。
所以,你應當避開這兩種情況,做適當的調整,就可以修得解脫了。」
尊者二十億耳聽了佛陀這番開導,重新燃起了修學的熱誠與信心,常常念著上面佛陀彈琴譬喻的教導,繼續修學,不久便成就解脫了。
解脫後,尊者二十億耳心想,應當去向佛陀稟報,於是,就前往拜見佛陀,向佛陀報告他的解脫體證:
「世尊!一位真正的解脫者,不是因為相信而能證入無欲;不是為了名聞利養而能安於遠離;不是為了不犯戒而做到無諍,解脫者是因為貪、瞋、痴已盡的緣故,所以能樂於無欲;樂於遠離;樂於無諍;樂於愛盡;樂於取離;樂於心不移動。
一位心正解脫的比丘,不會因為他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嘗到了什麼,觸到了什麼,意識了什麼而退失解脫,解脫者在六根認識境界時,心不會被境界俘虜,始終能維持一貫地清凈不雜、堅住不動,能就其因緣,善觀生滅無常;善觀無常中的寂滅性,就像一座堅固的大石山,任憑哪個方向來的風雨吹打,都不能令其動搖、轉移一樣。」
佛陀聽了尊者二十億耳這番報告後,十分歡喜,隨後對比丘們說:
「比丘們!解脫的人,應當像這樣表白自己的體證。二十億耳的表白,不卑不亢,平順真實,他是真的成就解脫了,不是未證說證、自取減損的增上慢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