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的力量.

釋迦牟尼在世時, 有一位名叫帕雅思的太子苦行者、 婆羅門教徒、旅客、乞丐及貧苦者等布施

他所布施的是碎米, 酸腐了的麥片粥及粗糙的衣物。

有一位名叫烏達拉的年輕婆羅門教徒負責分配這些東西

有一天, 烏達拉在太子背後批評太子

太子就召烏達拉來審問:「 你為何如此批評朋友, 難道那些希望獲得幫助的不期望從我的善行中得到回報嗎? 」

烏達拉回答說:「 大王, 你所布施的碎米, 酸腐了的麥片粥, 你連腳都不想被沾上, 更別說吃了; 你所布施的粗糙衣物, 連腳你都不想踩在上面, 更別提穿了。 」

太子聽後, 就指示烏達拉重新處理, 提供比較好的到食物和衣物。 烏達拉也就遵照指示行事。

太子逝世後, 他出生在一個較天界低的一間空樓里。

而烏達拉卻出生在較高的天界

這是因為太子不甚情願地進行了布施也沒有親手布施, 不甚關心。

佛說當我們布施食物時, 其實我們是正在布施五種東西即是長壽、美麗、力量快樂知識。 如果沒有食物, 我們不能生存, 沒有食物, 也將影響我們的外表和臉色, 食物提供力量, 若是我們飢餓, 就不能享受人生, 得不到快樂。 有了食物我們就能充實自己以證得智慧

同樣的, 布施者將在這世或來世享受他所布施的無種果報長壽、美麗、力量快樂、及知識這是因果定律

了解了布施的益處, 每個人應時常儘力於仁慈和慷慨。 即使是最小的慷慨, 終有一天能產生豐裕的果報就像一顆種子也有機會成為一顆大樹

佛陀曾說過: 甚至在拋棄食物時有意地讓小動物充饑也是聖潔的態度, 總有一天會產生果報

佛陀也在強調布施功德時這麼說:「 僧人, 若眾生理我所知道的布施果報, 他們將不會在與人分享之前, 享受自己所擁有的。 他們的心念也不會受吝嗇所滲入, 甚至是最後一口的食物若有人接受, 他們也將分享。但是, 很可惜的, 因為眾生不理解布施果報, 所以他們沒有與人分享他們所擁有的, 而內心也時時受吝嗇所干擾著。」

其實布施六度修行當中排行第一, 因為透過布施, 人們可以排出吝嗇的心, 逐漸培養起慈悲的心, 當我們能以仁慈心來看待事物就好似仙佛菩薩般能和萬物契合, 自然能和天地感應在一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