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是相信

不要只是相信

有一次,一位名叫跋提的離車族人,到毘舍離城的重閣講堂拜訪佛陀

離車人跋提對佛陀說:

大德!我聽到這樣的傳言:
  
沙門瞿曇會迷惑人的幻術,又通曉拐引術,會誘拐其他教派的門徒。』

大德這是真的嗎?還是有人故意誹謗世尊的呢?我們不願意誹謗世尊,特地來向世尊求證。」

「拔提!


不要只因為那是多數人的主流觀點,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因為那是來自古老口傳的吠陀,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因為那是來自有完整傳承者的教說,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因為那是來自經典,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基於合乎邏輯,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基於合乎推理,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基於合乎理性思惟,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基於合乎深思所成的觀點,就信以為真;

不要只憑著教說者的權威與好口碑,就對他所說信以為真;

不要只因為這位出家沙門是我的老師,就對他所說信以為真。

跋提!

一件事只要做了以後,會有不善的、有罪過的、智慧者所譴責的結果,

或者會有執著,因而引發出無益之苦的,

跋提!那就是應當舍離斷除的。」

接著,佛陀舉了些明確的實例來說明:

「跋提!人的心中如果起了貪,起了瞋,

你們認為是有益呢?還是無益呢?」

大德!是無益的。」

「跋提!

因為心中起了貪念、憤怒的人

會被貪、怒所蒙蔽而起執著

這樣,殺人、搶奪、淫亂、欺誑等惡行

就都做得出來。

不但自己做了,還會教唆別人一起做。

這樣的人,是不是像陷於漫漫黑夜,一直受著無益之苦呢?」

大德!確實是這樣的。」

「跋提!這樣,你們認為貪與瞋,

是善還是不善呢?是有罪過還是無罪過呢?

智慧的人都會譴責還是稱贊呢?」

大德那是不善的;是罪過的;

智慧的人都會譴責的。」跋提答。

「跋提!

心中不起貪、不起瞋的人就不會被貪、怒所蒙蔽,

不起執著,而能遠離殺人、盜奪、邪淫、欺誑等惡行

不但自己遠離,也會勸別人遠離,

這樣的人,是不是常在安樂中受益呢?」

大德!確實是這樣的。」

「跋提!這樣,你們認為無貪、無瞋,是善還是不善呢?是有罪過還是無罪過呢?

智慧的人都會譴責還是稱贊呢?」

大德那是善的;是無罪過的;有智慧的人都會稱贊的。」

「跋提!世界上的寂靜善士,都是這樣教導弟子的:

應當調伏貪、瞋、痴、激憤而安住,

貪、瞋、痴、激憤調伏了,身、語、意就不會因貪、瞋、痴、激憤而造業。」

跋提聽了佛陀這一番教導,大為折伏,

因而對佛陀說,

即日起願意終生歸依佛陀,為在家佛弟子

此時,佛陀再回到最初的話題,反問跋提說:

「跋提!我可曾對你說:『來!跋提!來當我的弟子吧,我是你的老師

大德!不曾。」

「跋提!所以,那些說『沙門瞿曇會迷惑人的幻術,又通曉拐引術,以誘拐其他教派

門徒』的,

只是一些不動腦筋深思的沙門婆羅門對我不實誹謗的話罷了。」

「啊!大德!這真是善巧的引誘,美妙的幻術啊。

我殷切地期盼您也能以這樣善巧的引誘,誘導我親愛的族人,讓我的族人,都能獲得

長遠利益安樂

大德!如果所有的剎帝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都能聽到這樣善巧誘導,

那麼,所有的剎帝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都能獲得長遠利益安樂。」

「跋提!的確是這樣的。跋提!不僅如此,

所有的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民眾也一樣。

即使是講堂外的那些大樹,如果能有思惟

也能經由這樣的誘導而斷除不善法,具足善法,

獲得長遠利益安樂的,更何況是人呢!」

按語

佛陀教導跋提

不能只是單純的相信,不僅對傳言,甚至於對理論、經典師長

乃至於自己的禪思,都不可以據此全然信賴,

一定還要以實際上行為的善惡表現、貪瞋痴苦迫是否獲得徹底的止息來做檢證,

充分表現了佛教理性與務實的性格。

詳文閱: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82.htm

本則故事取材自《增支部第四集第一九三經》。庄春江 編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