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言以善,慈悲待人

    古人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由此可見,任何一個人隨意說過的話,都將產生不同的後果。激勵他人的良言會為說話的人積德,傷害他人的惡語則會使說話的人得到惡報。造謠中傷他人的壞人自以為得計,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必有更大報應等待著他。孫子也說過:「贈人以言,重如珠玉;傷人以言,甚於劍戟。」「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也是做人的基本修養語言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也是認知外在世界的重要媒介,要想說得清楚、說得風趣,令聞者心開意解、清心悅耳,就必須出言以善、心懷慈悲,才能造福於眾生,廣結善緣。

    人的口,就像銳利的刀劍,用它既能修行也能積德。但是,口舌往往又是最容易造業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這樣的人:長著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可惜用錯了地方說話尖酸刻薄,不給他人留絲毫餘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誰得罪了他,他可要鼓起如簧之舌,喋喋不休,不遺餘力地對人極盡冷嘲熱諷、惡毒攻擊。他會把別人幾十年前的秘密或者隱私都抖落出來,讓他人無一絲顏面,自尊心受傷,狼狽不堪。

    釋迦牟尼佛曾率領五百僧侶前往民風未化的迦師那國弘揚佛法。為引導有緣人,目犍連第一個來到了該國城中。當他目睹到迦國人某些荒誕不經的行為時,開口便以因果道理直指民眾愚痴行為必然遭報受苦,迦國人聽後難以接受,就怒氣沖沖地將目犍連攆出了城外,致使他的迦國之行無功而返。後來佛陀派遣文殊師利菩薩前去迦師那國,文殊師利菩薩進入該國之後,並沒有馬上宣揚佛法,而先以稱贊迦國人民是如何的勤奮、純朴善良。溫馨的勸善話語令迦國人歡欣喜悅。眾人最後手持香花、佳餚、珍寶至誠供養文殊師利菩薩乃率領該國人民前往佛所,向釋迦牟尼佛恭敬頂禮,並聆聽佛陀心法

 

    博大的胸懷才能展現出寬容的風范,無私的心地才能發射出真誠善良的光芒,覺者永恆的狀態就是慈悲。因此,應該以慈悲之心勸善,出言以善才能廣結善緣。看到別人的技能、知識品德善行,以真誠之心稱贊、學習,可以去除自己的嫉妒、傲慢之心也可以擴大自己的心量。人人出言以善,則能使社會真正回歸到安定祥和的狀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