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時,五百位大比丘跟隨佛陀修行。一天,一位比丘來到阿難尊者的住處,徐徐道出心中的疑惑:『聽說,佛陀公開懲誡提婆達多離開僧團,不得與我們共住、共修,還說他會受業報罪苦一大劫,無可救拔!尊者,這個消息是真的嗎?』阿難尊者頷首默然。
『有什麼因緣,作出這么嚴重的懲處呢?尊者,佛陀真的清楚提婆達多的修為嗎?他真的是罪不可赦,深重惡極到被逐出僧團的地步了嗎?難道沒有轉寰的餘地?』比丘問道。
阿難尊者語重心長地說:『雖然我的修行、智慧遠不及世尊,但是在他身邊長久以來,深切體會到佛陀從來不打妄語,身教、言教始終如一。所以一旦佛陀對提婆達多提出懲誡,我相信,必然有其道理。』
這一番懇切的開導,似乎還是無法解開比丘的疑惑。望著他悵然離去的背影,阿難尊者一路思索著、來到了佛陀的住所,並將剛剛發生的事情娓娓道來。佛陀告訴阿難尊者:『去把這位比丘請到這兒來吧!他一定才出家不久,薰修不深,所以不能相信如來的教導。帶他來解開心中的疑惑吧,否則會成為修行的障礙!』不久,兩人相偕來到佛陀住處,至誠頂禮後,佛陀問比丘:『是什麼原因使你懷疑我的教導或處置不當、誑惑眾人呢?』比丘回答:『很多人都親眼見過提婆達多顯大神通,非常敬仰他的修行,為什麼佛陀反而說他會墮落、受一劫重罪呢?』
『無知的人啊,要善護口業,否則將如長夜受無量苦。』佛陀深切地告誡弟子:『如果提婆達多心中還有毫釐善法,終不致墮落受苦一大劫!提婆達多雖然修行上有些成就,但因貪著世人恭敬利養,犯下出佛身血、壞和合僧等五逆惡業,所以命終將墮地獄受苦。這也提醒我們,利養心重,壞人善本,行者應當引以為鑒。』
比丘聽了幡然醒悟,原來自己也同樣迷失在名利的追求上,所以起了執著煩惱。他立刻向佛懺悔,從此拔除疑根,歡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一阿含經·卷五》
省思:
俗諺雲:『以管窺天,以厘測海。』眾生的愛執深重,往往見相著相,還不自覺,伴之而起稱、譏、毀、譽、利、衰、苦、樂,作繭自縛種種苦受,所以凈土不得現前。薰修,就是常常聽經聞法,學習佛的知見,放下我執、法執,才能真正體證『因無所住而生其心』,如經雲:『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禪定,如須彌柱;視佛道,如眼前花』,這念心窮遍十方、涵融無盡,豈是名聞利養所能迷惑。所謂『信為道德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有了正知正見,滋長信根,才有力量拔除邪疑等煩惱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