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佛無所求

禮佛無所

  

  黃檗希運在佛殿上禮佛,唐宣宗當時在寺中做沙彌,見此而問黃檗:「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僧)求,長老禮拜為何所求?」黃檗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常禮如是事。」沙彌說:「用禮何為?」黃檗打他一掌。沙彌抗議說:「你好粗魯。」黃檗一邊回說:「這是什麼地方,豈容你在此說粗說細!」一邊又打沙彌一掌,沙彌只好走開。

  

  「夫為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僧)求。」這幾句話是出於《維摩詰經》的〈不思議品〉。唐宣宗當時在黃檗禪師那兒當沙彌,他一定是看過《維摩詰經》了,而且菩提達摩的〈二入四行〉的第三行,名為無所求。一般人禮拜是為了祈求什麼,他乍見長老拜佛,信口就問:「經中說不求三寶便為佛法,那你老人家禮佛是求什麼?」黃檗回答他:「經中的確是這么說的,但我是佛教徒,還是要經常這么拜啊!」沙彌得很奇怪:「既然無所求,為什麼要拜?」黃檗便打了他一巴掌,沙彌並未因此而開悟,反而頂撞他說:「你好粗魯喔!怎麼打人呢?」黃檗又是一掌,叫沙彌在這兒說粗說細,沙彌這才悻悻然走開。

  

  故事很精采,一位王子沙彌,無端挨打。也只有黃檗才敢打他,其實是想幫助他。

  

  禮拜功能至少有五種一是為求感應,二是為求懺悔三是為表感恩,四是為求安心,五是不為什麼。因此,經中只說不著三寶求,並未說不禮拜三寶禮拜三寶不一定要有所求。不過一般人禮拜是有所求的,求感應是為消災免難,增福增壽增智慧;求懺悔,在三寶之前承認錯誤,願意承擔一切責任,希望此後不再犯同樣錯誤,希望三寶幫助他、證明他;表示感恩是因為修學佛法而得了離苦的利益;求安心是為了禮拜方法來使心能安定平靜、統一,得禪定智慧無所禮拜就像黃檗一樣,他已經開悟,已經無所祈求,他不是為了求什麼而拜,只是做一天和尚就該撞一天鐘,做一個佛教徒就該每天要拜佛

  

  當時的唐宣宗,無法了解黃檗境界,所以挨了兩巴掌,尚不知道被打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他也跟著一起拜就沒事了,哪來這么多的妄想雜念、疑問?難怪討打。

THE END